无业男子想挣“快钱”,干一票1000元!被抓后自曝:曾意识到不对劲



王祥找到李宇和胡仁时说,他们只要露露脸、签签字,然后用自己的身份证注册空壳公司,办理对公账户,每办理一家公司便可以拿到酬金1000元。
还有这样的好事?虽然王祥说,这些公司和账户是用来“摇车牌号”和“注册网店”的,但李宇和胡仁心里清楚,事情肯定不简单。可失业在家,手头紧的他们还是抵挡不住这诱惑。很快,想挣“快钱”的他们就因此栽了个大跟头……
10月28日上午,浙江省海盐县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涉及此案的8名被告人因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到六个月不等。

10月28日上午,该案在海盐县法院开庭并宣判。(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
“无业游民”注册了一家公司
2020年疫情期间,在广州打工的李宇从老乡王祥处得知了办理对公账户可以赚钱的办法,这让失业在家的李宇很是心动。
3月,王祥教李宇在网上注册了一家“嘉兴市开某贸易有限公司”。紧接着,王祥给李宇订购前往浙江的机票,并告知李宇还有其他人跟他一同前往浙江办理对公账户。
当天晚上,李宇便见到了胡仁。同李宇的境遇差不多,胡仁在广州务工,受疫情影响失业在家。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结伴从广州坐飞机来到了浙江杭州,后辗转到了海盐找了家宾馆住下。当天晚上,王祥便通过手机对二人进行了远程“培训”,传授应对银行核查的经验。
因为事先“演习”过,李宇和胡仁很快就在银行办成了两套对公账户。回去之后,李宇、胡仁将营业执照、公章、对公账户结算卡、U盾等全部交给了王祥,并在王祥那里报销了机票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然后各拿到好处费1000元。
他们以为,这件事到此就结束了,但一个发生在千里之外的诈骗案,却让他们的这次“交易”浮出了水面。
2
异常资金流入相同公司账户
2020年4月,小美在某社交网站上和一个叫小天的网友确认了男女朋友关系。在一次热聊中,小天告诉小美自己破译了一个博彩平台的数据,可以预测平台开奖结果。
一开始,小美每次只往这个账户转了100块,每把都能押中,且都能成功提现。慢慢地,小美对新交的男友越来越信任,往账户里充值的金额也越来越多。
但在一次充值10万元后,提现却失败了。客服告诉小美,游戏账户本金未达20万元无法提现,后又以交易流水未达到提现数额、账户冻结等为由,要求小美再次向账户转账。短短几天时间,小美便充值了50万元。
然后,“提现”依然无法实现。更糟心的是,男友小天也忽然没了动静,打电话不接,发消息不回。小美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远在青海省的小蓝也遭遇了相同的诈骗手法,在网友的推荐下下载一款投资APP,随后被诈骗团伙以缴纳风险管控解除金、账户解冻金等名义骗走120多万元。
警方调取交易流水后发现,小美、小蓝等人充值的资金几经流转都流入两个相同的对公账户:嘉兴市开某贸易有限公司、嘉兴市蔓某贸易有限公司。
2020年9月,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宇、胡仁,以及藏在他们背后的主谋王祥。
3
办卡“工具人”
案发后,李宇向侦查机关交代:“王祥没有告诉我们买这些对公账户的用途,但我们心里知道应该是给违法犯罪分子转钱用的,不然光明正大的钱怎么会需要别人的银行卡转账呢?”
后经查实,李宇、胡仁注册的空壳公司对公账户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交易流水达到995万,其中有全国各地8名被害人总计112万的被骗款项通过上述对公账户进行转移。
2020年10月,海盐县公安局以王祥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向海盐县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检察官审查发现,从王祥出租房里查获了十多份他人的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开户单,同时他手机聊天记录中也有大量买卖营业执照、对公账户的内容,据此初步判断王祥是一名倒卖账户的职业卡商。
为进一步揪出这一庞杂的贩卡链条,检察官将王祥的手机聊天记录和银行卡、支付宝、微信交易流水等数据进行碰撞对比,梳理出已被倒卖的50多家“空壳”公司名单,再结合企业查询APP平台进一步锁定出售人信息及其他可能被倒卖的关联公司,由此该案庞大的倒卖关系网逐渐浮出水面。
经过检警通力协作,截至目前,该案共捣毁职业贩卡团伙3个,抓获涉案人员69名,查明被倒卖的“空壳”公司290余家、对公账户180余个,涉及总资金流水超2个亿。
据王祥供述,该团伙采用“广撒网”的办法,通过专人招工及微信群、QQ群发送兼职信息的方式招募办卡“工具人”。一旦发现“潜在目标”,便以欺骗、利诱等手段,让这些人前往全国各地注册“空壳”公司,并办理对公账户,然后以每套1000至200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再以4000至7000元的价格倒卖给上家,从中赚取差价。
对公账户就这样进入了黑市场,经过层层倒卖,被境内外犯罪分子用于洗钱、赌博等犯罪活动。

今年4月30日,海盐县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就此案进行会商。(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今年10月,海盐县检察院对王祥等43人以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提起公诉。
“由于对公账户具有比个人账户更高的转账额度、用于诈骗可信度高等特点,很多诈骗分子借助对公账户,转移来历不明的‘黑钱’,逃避公安机关的追踪和打击。”
承办检察官柏水英告诉《方圆》记者,很多人对于买卖营业执照、对公账户套件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危害结果认识不清,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铤而走险,殊不知不仅自身可能涉嫌犯罪沦为“阶下囚”,还可能成为信息网络犯罪的“帮凶”,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全国开展的“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猖獗,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作为电信诈骗的下游犯罪,为电信诈骗提供了基础性工作,使得追查电信诈骗犯罪变得更为复杂,社会危害很大。
营业执照属于国家机关证件,随意买卖将给不法分子从事网络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以可乘之机,任何公民和组织切不可因贪图不劳而获而损人害己。(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什么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什么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小编提醒
随着消费风的盛行以及网络上焦虑情绪的酝酿与发酵,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想挣“快钱”。殊不知,越是来得快的钱,背后蕴藏的风险越大,且一不小心就容易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成为其实施违法犯罪的帮凶。
脚踏实地做实事,才是发家致富的黄金法则。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转载时请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并注明来源:方圆(ID:fangyuanmagazine)。

编辑丨肖玲燕  设计丨刘岩
记者丨刘亚
通讯员丨魏洁萍 林婷
点击图片
购买《方圆》杂志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