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0日,北京市高考将如期举行。对于2020届高考考生来说,这是一次推迟一个月的特殊高考,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特殊聚集,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天。而对学校来说,2020年的高考组织工作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7月3日,《方圆》记者探访了北京市丰台区最大高考考点学校北京十二中,详细了解该高考考点的布置情况。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告诉《方圆》记者,今年这个特殊背景下,环境的消杀是重中之重。在考点一层考场,记者看到,保洁员正在对门把手、窗台、地面等环境进行消杀清洁工作。北京十二中后勤部主任王海峰向记者介绍:“7月7日之前,除了每天这样常规的消杀工作之外,根据市教委要求,还要对各个考点进行防疫性的整体消杀,学校会聘请专业的消杀公司对凡是涉及到学生的地方,包括考务、监控、通道、连廊等进行整体消杀工作。不仅如此,考试期间,每考一场还要进行简单消毒,每天考完再进行全面消毒。”
北京十二中门外,学校老师模拟考生进入考点,地上一米间隔标识、测温等井然有序。
《方圆》记者跟随学校举行的高考应急预演练,走了一遍考生的路径。记者注意到,校门口设有体温检测处,且考生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分开,减少人员交叉。如果考生体温超出37.3°,会被引导到二次测温处或医学观察室,校医刘秀敏告诉记者,届时二次测温点会安排专门的心理教师对考生做心理疏导,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
近期北京降雨频繁,学校从校门至考场楼门口,搭建了长长的雨廊,楼门口会放置备用雨伞,方便学生使用。
跟随着校内各处路线指引标识,记者从校门处转到有150米的绿色雨廊中,李奕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高考和北京的雨季重叠,如果出现下雨的情况,雨廊可为考生遮风挡雨,护送考生进入考场楼中,而在雨廊与考场距离三、四米远的地方,考场楼前还贴心地放置备用雨伞,由专门的引导员为考生提供服务。
北京十二中教学处主任郑拴平告诉记者,今年的北京十二中设有考场33个,每个考场的考生人数由往年的30人降至20人,根据教育部要求,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北京十二中设置备用考场3个。
学校的医学观察室内,校医刘秀敏正对防疫物资进行整理。
每个考场外设置专门的消毒作业区域,消毒液、免洗洗手液、口罩、纸巾防疫物品齐全。
跟随专用通道,记者来到位于考区四楼的备用考场,高考当天,在校门口入场时及考试过程中出现体温检测异常考生,将会在备用考场考试。在备用考场门前,记者看到同样为考生配备的含氯消毒液、免洗手消毒凝胶、口罩、纸巾等消毒物品。不同于标准考场桌椅摆放4×5的格局,备用考场桌椅摆放为3×3格局,考生间距2米以上,仅配备9张桌椅。除此之外,备用考场最大的特色是在讲台处配备了2台紫外线杀菌车,这两台仪器就是在考前、考中、考后为考生进行消杀所用。
备用考场将在考生出现发热等突发情况下启用,考场设置为3×3格局,最大限度保证考试顺利。
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区考点共有考生660人,分布在33个考场,每个考场20人。老师们坐在座位上模拟考生进行考试。
每场考试结束,会有专门人员对考场进行消杀作业。
根据卫生部门指定的考试防疫工作预案,安排专业消杀公司,要求考前2-3天对考场教室、楼道、卫生间等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封闭考场,保障安全使用。
备用考场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车。对考生物品、试卷等进行消杀。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北京新高考改革落地后的首考,持续时间更长,且后两天需要考生“转场”,牵涉近5万考生、近3000个考场。种种特殊性叠加,决定了今年的高考既是考生的学业大考、人生大考,更是北京的防疫大考、组织大考。
各考点校的考试工作人员已遴选完毕,由所在单位在考前14天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
今年丰台区将有2600多名考生参加高考。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区校长蒋炎富介绍,今年本部校区高三考生共406人,目前全体考生身体状况稳定。本部校区考点共有考生660人,分布在33个考场,每个考场20人。本部校区本校监考人员33人,外校监考人员33人,配备校医2人,外派防疫副主考1人,心理疏导人员1人,其他考务人员24人,以上工作人员已于7月1日接受丰台区教委组织的核酸检测。
据悉,该考场位于中风险地区,教委和学校对于防疫措施严之又严。丰台区疾控中心和丰台区教委联合其他部门制定高考期间疫情防控联合方案,要求丰台区8个高考考点,将设置8名防疫副考官,主要是负责疫情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为2020年考生“保驾护航”。
编辑丨肖玲燕 设计丨刘岩
记者丨毛亚楠
摄影记者、视频制作丨张哲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