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例行检查


/这是土木小生的第523篇原创文章/

1
安全质量大检查,总监带队,各参建单位安全、质量负责人参加,一家一家走,有问题当场提出当场安排整改。
然而来的基本上就是个安全员,质量负责人基本上就是总工,单位总工那么忙,怎么会来参加监理组织的这种周例会。
总监讲的问题基本上也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材料堆放啦、安全三宝啦、排架搭设啦,等等类似问题,本来这边也是安全员参加的,但是总工让萧遥过来看看,学习下兄弟单位的做法。
这边项目基本上是重复的,就是一个小区分成两个标段,其实建设内容是一样的,所以有很多都是可以直接参考借鉴的。
这一看不要紧,以前萧遥还觉得自己公司干的工程质量很差,跑到这边来一看简直惨不忍睹,算了算了,都是兄弟单位,大哥不说二哥了,让总监一个一个地骂吧!
2
不过,既然来了,还是好好学一学兄弟单位的做法,后面自己可是要实际参与管理的,这些问题可能也会遇到。
其实萧遥觉得,工地现场,只有常识,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无非就是管理者安排,工人执行而已,所以到底要怎么安排,这其实是有点技术含量的。

比如这个管,正常来讲应该先填砂-再下管-再填砂-再填土覆盖,不能直接用原状土。回来后萧遥专门去请教了水电技术员,说是可以用河沙,细沙最好,但是一般用的中粗砂,软土也是可以的。
后来又跟在国外干技术负责人的讨论了一下,貌似埋深多少以上是可以直接用混凝土浇上的?后续再查查规范吧,然而并不知道查哪本规范。

这个桩头的处理,规范要求锚入承台十公分,也就是说凿除桩头的时候要留出二十公分,然后十公分垫层,剩下十公分锚入承台中。
然而工人操作的时候都是用风镐都是斜着向下的,标高并不好控制,哪怕你弹出了二十公分的线,也不好控制,加之基层土并没有那么平整,所以凿出来的桩头高低不平。
看到兄弟单位的做法是直接在二十公分出把桩环切一下,上下明显分界出来,这样工人破桩的时候就相对知道分寸在哪里,做出来还挺好看的。
3
再说管理人员安排任务,工人执行的问题。其实总包项目部的人并不那么多,很多时候工程质量都是掌握在那些大工手里,毕竟绑钢筋、支模板、打灰、抹灰等具体的工作都是工人在执行。
但是工人的文化水平和理论知识并不高,之前就发现一个问题:不会看图纸,或者说,对图纸的理解有误。
一个多跨连续梁,两端有原位标注,中间的几跨没有原位标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理解就是:有原位标注的按原位标注,没有的按集中标注。
但是分包的钢筋翻样员直接把原位标注的钢筋做成了通长钢筋,造成了很大的材料浪费,而且很多人都没有发现问题,工人只是遵照执行,总包和监理只是在钢筋模板搭设完毕混凝土浇筑之前过来看一眼,验收一下,那个卷尺量一下钢筋间距,完事。
钢筋多点其实无所谓,并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但是造成的材料浪费,后期对量核算的时候,谁出钱?
所以对于技术员来说,图纸一定要吃透,尤其是配筋图,要清楚地知道每一根梁、每一块板、每一根柱子的钢筋是怎么样的,记不住没关系,验收的时候带张蓝图并不费事。
4
检查一圈下来,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还有个排架搭设剪刀撑设置的问题,没有拍照,而且自己也不知道,惭愧。
所以为什么要多看图集和规范,甚至为什么要考证?因为你在任何一个工地现场,看到的做法,基本上都是不对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重点工程除外。
你只有在规范、图集、考证教材上,才能看到真正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不要以为现场都这么做就是对的,你知道怎么做是对的,知道别人错在哪里了,基本上现场就没什么问题了。
再往前进一步,你知道怎么做是符合规范要求的,是对的,但是你还知道现场怎么做,它不会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不会出事,技术负责人没跑了。
所以,还得学啊!
加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