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萌发竹笋致富梦
广东省佛冈县迳头镇青竹村地处大山深处,这里山路弯弯、翠竹成海、群山环绕、空气清新。但由于青竹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民收入渠道单一,村中年轻人大部分选择了外出务工,但青竹村的竹笋却“不愿离开”。
青竹村种植笋竹有着10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约2.5万多亩。近年来,因为竹笋的价格太低,青竹村民都不愿意收竹笋去卖,而纷纷改种桉树,成片鲜美的竹笋逐渐埋没在土地里。大面积种植桉树会污染环境,曾经山清水秀的青竹村土壤如今不再肥沃,溪水开始断流。
青竹村竹笋一年中可以收三季,有春笋、麻笋、冬笋等竹笋品种。今年夏季,竹笋又迎来了丰收,个个汁满肉厚、又肥又大。吃着家乡竹笋,陈斌想出了一个竹笋致富梦。
陈斌和弟弟陈锦远都是青竹村的退伍军人,一个是“85后”,一个是“95后”。陈斌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虽然现在已经把家搬到县城,但他时常回家乡走走看看。今年,陈氏兄弟瞄准苗竹、竹笋深加工产业,毅然返乡创业,决心让竹笋走出大山,让村民走上致富路,同时,也为了保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村里第一个竹笋加工厂
近年来,团县委广泛调研,多渠道、多举措帮助农村青年宣传创业项目。为加强资源对接扶持,还联合佛冈农村商业银行、佛冈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贴息贷款。陈斌原本是佛冈农商行的押解员,通过银行的工作,他了解到这项小额贴息贷款。在陈斌的担保下,陈锦远向佛冈农村商业银行申请并获批县级贷款30万元。提交贷款申请一周后,资金便到手了,他们将这笔钱作为发展苗竹、竹笋产业的启动资金。
为长远发展作打算,陈氏兄弟创办了广东清竹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建立起青竹村第一个竹笋加工厂。兄弟俩采取“电商服务站+笋厂+农户”机制,收购村民自种的竹笋,并加工制成笋干。他们计划开发电商销售领域,打通竹笋产销渠道,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将竹笋销往更大的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青竹村竹笋。
目前,竹笋加工厂只有11个员工,他们都是村里的妇女与老人。这些妇女此前以打散工为生,干的都是体力活。如今在竹笋加工厂有固定工作,而且不用在太阳底下曝晒,工作更轻松、收入更高,她们都愿意留在这里工作。村民们看到自家水灵灵的鲜笋有了好去处,以及增强了变现能力,群情高涨,兴高采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7月中旬,陈氏兄弟的公司才正式开始运营。营业没多久,加工厂已收购了竹笋1.2万斤,预计收购工作将持续两个月。未来,兄弟俩还打算进一步推出即食笋和鲜笋加工项目。
调研中,团县委书记吴奕妮表示,农村是广大创业青年未来深耕的前景领域。青竹竹笋的“成长之路”,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小山村里的生动实践,也是广大农村青年创业热血梦想的剪影。希望准备创业的有志青年可以多关注农村的发展,团县委亦将为创业青年提供最大的支持。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