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拾贝】杨玉健:回家乡建起农业公园



在余震中入伍,成为部队标兵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山河破碎,是无数橄榄绿为灾区带来了生的希望。
  出生于1989年、当时正读高三的杨玉健家里的房子倒了,全家人哭成一团。就在这时,部队来了,在什邡抢救生命、清理废墟、搬运物资。杨玉健吃惊地发现,干着这些苦活累活的战士,眉眼间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稚气,但更加沉着坚定。
  当自己睡在救灾帐篷里的时候,那些同龄的青年士兵,有时累得在路边一躺就睡着了。当部队完成任务撤离时,远远近近的乡亲都赶来送别亲人。“感谢解放军!”有的人举着牌子,哭成泪人。
        “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杨玉健发誓。2008年12月,他报名参军,成为解放军驻云南某部战士。
杨玉健是连队里唯一的计算兵。计算兵被称为炮兵的“大脑”,需要对9页纸的公式倒背如流。杨玉健每天坚持在稿纸上刻画计算盘30遍,甚至上厕所都要背诵。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给出数据,他就可以给出炮弹准确的发射角度。
  后来,杨玉健作为全团7名计算专业尖子之一,被团里评为“军事训练标兵”。在部队,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自励中返乡,谋划农业公园
  
       退伍后,杨玉健随父亲在拉萨谋生,他开过客栈,搞过商贸,以军人直爽的性格打开了一番天地,很快就小有成就。然而他心里却总在反问自己:“什么才是自己的?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答案:“只有给予别人的,才永远是自己的。”
  2013年,杨玉健回到了故乡,在老家师古镇大泉坑村担任村支两委委员,他开始深入接触当地深厚的农业文化。
2015年,他开始谋划建设一个农业公园,准备让自己和草木鸟兽休戚与共,让农业和旅游比翼齐飞……

  他拿出军人的雷厉风行,变卖了其他产业,凑了400万元,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德阳自古多文才,加上时代发展,人们对精神世界有更高的追求,传统的‘农家乐’势必被新型农旅所赶超,这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建好一个农业公园,让城乡居民多了休闲选择,更可以成为引流平台,负载乡村咖啡、文艺民宿、网红餐饮……”杨玉健心里早就绘好蓝图。
  他报名参加了什邡市组织的一次创业路演,这个大胆的想法脱颖而出,什邡市政府给予他大力支持。捏紧400万元,他下决心开启一个总投资数千万元的规划。
在苦干中成长,创造农业梦想
  
       钱,是真的缺。
哪里该花?杨玉健认为,基础设施和花卉种植是该花的钱。前者是游客踏足的基础,必须改善闲置土地上脏乱差的环境;后者是寄托情怀的灵魂,必须第一眼就让城乡游客耳目一新。他跑遍各地,多方考察,重金从山东引进了芝樱花苗。
  苗栽下,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浇花都请不起工人。杨玉健干脆带着一家老小搬进了工棚,父母煮饭,他自己干。
 从4月到6月,芝樱花绽放出它的全部灿烂,大地像铺上了花毯,粉红、玫红、紫色……什邡当地人从朋友圈里突然发现了这个奇景,一进公园,整齐的园中道路,树荫下的停车位,笑容可掬的接待,都大大超过了游客们的预期。
  “老板你这怎么收费?”
  “不不不,全免费,要是游玩渴了,来喝茶,只收你茶钱。”
  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涌入杨玉健的芝樱花园,纷纷打卡。一些民间资金开始要求合作,统一经营,五五分账。于是,有了烧烤店,有了咖啡屋,有了柴火鸡、中餐、游泳池、亲子活动、垂钓、民宿、文创……游玩、文旅、消费等业态纷至沓来,农业公园完成了从单纯花卉种植到流量平台的蜕变。
  2018年创新创业选拔赛中,这个农业公园项目连夺县市两级冠军,代表德阳参加四川省选拔赛,获得省级优秀奖。2019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杨玉健发起了什邡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联盟,将当地50多名青年农村创业人集聚在一起,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为乡村振兴发挥党员带头人作用。
他心目中的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人与人更加紧密的联系。“党组织的力量将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我们知识和勇气。”杨玉健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编辑:栗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