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羊胎素”方阵离我们渐行渐远,现在向我们阔步走来的是“我的神”方阵,她们雄赳赳气昂昂,口号嘹亮!
明星尴尬运动会如火如荼,前阵子刚因为斯琴高娃和袁立的羊胎素采访,网友用脚趾头抠出了一间独栋别墅,最近又因为海清10年前在快乐男声总决赛的一段深情告白,直接抠出一座新天鹅堡。
内娱终于换一个老艺术家“糟蹋”了。
明星尴尬名场面,怎么就成了时代流量密码?
有多少尴尬可以重来
多年前围绕羊胎素,斯琴高娃和袁立凭借着三言两语和几个微表情大战八百回合,留下一段名场面。
一个满脸写着“我劝你适可而止”,仿佛漫不经心地和稀泥;另一个则咄咄逼人拿出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气势,话里话外透露着“我劝你别不识好歹”。
凭借着“这是可以说的吗”、“如果你需要的话”、“倒不是因为那个”等名人名言,网友们将尴尬名场面凝练成了一个知识点:羊胎素糊弄学。
斯琴高娃大概万万没想到,自己由内而外地展开10年了,怎么突然就被网友津津乐道起来。
更令老艺术家没想到的是,爆红之后不仅没得到“美容大王”的称号,还落得一个“搞笑女”的虚名。
就在大家以为这些老艺术家们已经稳坐尬林盟主的宝座时,另一位老艺术家破茧而出。
“国民媳妇”海清,在2013年的快乐男声总决赛中担任特邀嘉宾(V神)的角色,为了给自己心仪的选手欧豪拉票,没忍住冲上了舞台,来了一段单人solo。
话说当时可是现场直播,还得是咱们飞天奖视后,面对镜头毫不犹豫,行云流水地大方演绎:面向欧豪,左膝跪地,右手抚胸,抑扬顿挫地喊出:“今天在这个舞台上,你!是!我的神!”
别说是初出茅庐的欧豪,就连久经沙场的主持人何炅、汪涵都一时三分语塞三分慌乱四分尴尬,明明只是一档选秀节目,怎么就有了春晚倒计时的紧张感。
不知是否被海清老师临场演绎的“信念感”所击中,欧豪日后也走上了演员之路。
比起上一任尬林盟主,新盟主显然更坦荡,一下子就抓到了尴尬学的方法论:我要努力变坦荡,然后尴尬所有人。
一句“你是我的神”,浅听一下只觉得抓马,但不出三遍便嗓子痒痒,仿佛有股神秘的力量在召唤,必须即刻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用尽毕生功力喊一嗓子:
你!(停顿)
是!(停顿)
我的神!(升三个调伴随头腔共鸣)
明星尴尬场面能破圈,还真不是单凭“羊胎素”或“我的神”的一梗之力。作为内娱的豪门大派,不少艺术家都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前有杨幂的广告词“你没事吧你没事吧你没事吧”、关晓彤《空姐之歌》MV中的“你叉叉”,后有朱丹主持时错叫嘉宾名字后充满懊悔娇嗔的“Sorry”,古力娜扎颁奖时操地道口音说出的“穷哈”,以及刘浩存在采访时羞涩又自豪的自我称赞“怎么不算呢”。
生活已经寡淡到要消费“老艺术家”了?
毫不夸张地说,有不少当代年轻人都靠明星尴尬名场面来治愈寡淡生活。
你能否笑对生活,就看在日常对话里能不能无缝衔接几句经典尴尬台词了。
当然,信手拈来台词顶多只能说明你不emo,能还原尴尬场景或重新创作演绎才能证明你已经把笑点掰开揉碎吃透了,你已经是个快乐的人了。
B站截图
年轻人究竟怎么了?多少老艺术家人在家中坐,梗从天上来。再这么消费下去,老艺术家怕是不够用了。
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内娱太索然无味了,近几年出道的偶像们,不仅被批量生产了类似的唱跳技能,也被型塑成了同样五讲四美的好孩子。
日韩偶像那一套规则,被原封不动搬到了中国,每个偶像都戴着同样的微笑噤若寒蝉,说出口的每一个字,都要经过经纪团队的层层审核。
所以当人们看到那些制造尴尬名场面的老艺术家们,能面对镜头这么毫不避讳直白坦荡,便久违地意识到,原来明星曾经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尤其是诸如海清、袁立这些女艺术家们,直白到甚至有些“疯癫”。她们在回看自己的尴尬名场面时,依旧毫不介意,那就是某一个维度的她们,大可不必删删减减。
海清曾在谈话节目中坦承,“一旦他们把我放出去,没栅栏的时候,就是一只疯狗”。一下子就坐实了“疯女人”的名号。
“疯女人”,是不是一下子就有某种释放和反抗的意味了?让人不禁联想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所言,女人有天使的一面,同时还有被压抑的疯狂的一面,释放疯狂,挣脱束缚,女人就有了力量。
确实,海清的另一大尴尬名场面便是在颁奖礼中的“女演员自白”,她把台上的中生代大花都点了一遍,姚晨、宋佳、梁静,希望在座的导演制片人们多给女演员一些机会。
真的,每次看到这些“疯女人们”,就觉得内娱还有希望。
除了内娱自身生态原因之外,人们热衷消费老艺术家的尴尬名场面还源于,这些台词足够日常生活化,完全具备了破圈成梗的客观条件。
在得到名副其实的夸奖时来一句“怎么不算呢?”,在应付同事的时候甩上一句“如果你需要的话”,在迫不得已附议别人的时候轻声说“哦,可以可以”。
不仅表了态,还传递出弦外之音,同时又召唤出幽默感消解了原本对话的严肃性,这么好用又好玩的话术,怎么有人忍心拒绝呢?
这也便解释了,为什么“羊胎素”和“我的神”传播力这么强,而无法表意的“穷哈”和使用场景局限的“你叉叉”很快就被梗的大潮冲向了远方。
不过,归根到底,尴尬名场面的魅力在于它是最简单且有分寸感的快乐,就像看恐怖片一样。
人们能欣赏恐怖片是因为,明知它是被创作出来的,有了欣赏的距离,才能安心投入。尴尬名场面也类似,是一种有分寸感的尴尬。明星尴尬场面千千万,但综艺《演员的诞生》贡献了那么多针锋相对的场面、女演员李梦在片场大发脾气,都没能成为破圈的梗,便源于此。
说到底,这些明星八卦带来的快乐确实有科学依据:根据2015年发表在《社会神经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参与进名人八卦的时候,大脑前额叶皮层显示出更多的活动,同时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尾状核”也被激活,快乐便产生了。
在寡淡且常常忧郁的当下,还有机会让大家快乐起来,想必老艺术家们不会介意。
参考资料
The Science Behind Why People Gossip — And When It Can Be a Good Thing
作者:屈博洋
头图设计:李润
值班编辑:屈博洋
「点击即刻拥有我兔摸鱼手办」
▼
点击观看有意思报告视频
推荐阅读
恭喜那个没买筋膜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