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26岁高管:下不了手开除70、80后,公司死了谁负责?



回复“电商”领取《1000份电商运营干货案例》
作者 | 叶子栋(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 | 品牌内参(ID:brand180)
最近,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疯传——《下不了手开除70、80后,公司死了谁负责?》
光是看标题,就惊出不少人一身冷汗。而文章作者,是年仅26岁摩拜单车移动端负责人周喆吾,妥妥的90后。

文章中,他讲了一个故事:

周喆吾讲得虽是人事manager的管理论,但何尝不是反映了许多70、80后越来越尴尬的职场地位。
比上,他们没有大佬、高层、精英的人脉、资源、眼界;
比下,他们没有年轻人的快速学习力、旺盛精力和适应能力;
30多岁,意味着一边要承受成家生子的压力,一边要在职场夹层中挣扎突破,一不小心就会崩溃。
难怪现在的中国,到处充斥着中年危机、焦虑!不论你是否30岁,都应该为自己、保障家庭多做准备!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01
30岁,到底有多惨?
去年,一则“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老员工”的新闻至今还历历在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讲过:“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事实上,在很多人羡慕华为员工高待遇的时候,只有华为人自己知道压力有多大、竞争有多大。
我二姨的小儿子83年的,进入华为快5年了,年收入近100万,已经在省会买了一套房,还在他老婆娘家按揭了一套,还有一辆50万的高配沃尔沃S60,经常全球出差、到处飞……
在普通人眼里,这条件已经算是不错,然而今年过年去他家玩,他聊了聊所谓的“风光”:
“我这收入在老家算可以,但在北京根本不算什么,而且还是暂时的,鬼知道什么时候我就被淘汰了。所以,趁着还在好平台上,抓紧做更多的业务、赚尽可能多的钱;我的朋友圈是晒了在各国的图片,但我会告诉别人那是我们通宵几天拿下项目后的短暂消遣吗?”
讲完,他又抱着笔记本进了房间……
说白了,华为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在工作、在卖命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一旦断了,也就意味着出现了可以替代你的人。
任正非讲,“世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黑天鹅把华为干掉”,华为员工心里也在想,“身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替代者把饭碗抢掉”。这就是华为狼性文化中关于“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的基础写照。

华为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内部竞争只会更大。
去年年底,中兴通讯42岁的程序员欧某跳楼自杀,轰动了整个职场,而自杀的原因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公司大规模裁员,要求他主动离职,并回收股权;而家里有四位老人、一对年幼儿女,及全职主妇的妻子5张口等着他,加上车贷、房贷,繁重的压力像看不见的大山把他压垮了……

当然,面对压力、不堪重负,选择走极端并不可取,现实中更常见的是因年龄大、竞争力下降、离开平台便无所适从的揪心案例:
某45岁外资公司中国区总监,因外资撤离,公司倒闭,失业后竟无公司敢要,最后选择创业,结果亏大发了;
某前百度总监,40岁左右,因内部竞争被架空,负气辞职创业,本以为自己人脉、资源在手,不愁混不下去,但事实证明:所谓的资源与人脉,随着他离开百度消失不见,创业失败后他只能在家带孩子;
某普通白领,刚刚30岁,就遇到公司倒闭,本想着自己还年轻不愁找不到工作,结果他硬是在家闲呆了半年,每天投出的数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工资却降了一半,3个月不到又被开除……

70、80后惨就惨在这里,大部分人还停留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思想阶段,天真地把人生的希望,押在企业身上,把平台价值当做自己的价值,很少锤炼自己的真本事,反倒成为企业发展路径上需要抛弃的绊脚石;
关键是,在企业老板眼中,这种30多岁的员工,与90、00后职场新人相比,失去了可塑性,性价比太低,失去了留下来的最后一个理由。
而少数活得还不错的70、80后,内心很清楚,现有的稳定其实就是最大的不稳定,时刻要提防黑天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免不了有优秀的后浪把自己拍死在沙滩上。
02
中年危机
如何才能心安理得?
这个时代,绝对的心安理得是不存在的。即使成功如马云、马化腾,也常常忧虑。
大部分人,面对时代的变迁与进步,能够做到不慌乱、不迷茫、不害怕,就已经做到了相对的心安理得。
最近某地收费站被撤销,某收费员因收费站撤销失业,却只能找领导哭诉:“我今年36岁,除了收费啥都不会!”

收费员的工作固然辛苦,但AI等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大面积淘汰这一工种。这位大姐的悲剧在于:或许十多年前她就笃定,收费站是公家的,稳定有保障;近几年社会的快速变迁,她也选择了忽视,明明知道自己只会一些可替代性强的工作,却不愿、甚至根本没想过提前做些改变。
所以,30岁的关键,在于提前为自己打算!
正如“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所讲:“你凭什么胜出?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大前研一)
无论是已经步入中年的70、80后,还是刚入职场的90后,让自己更专业都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去年夏天,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的两个毕业生——M和J,进入同一家新媒体公司。
1个月后,J辞职离开,进入一家培训机构做课程讲师,M认真学习新媒体编辑知识;
3个月后,J每天备课到凌晨一两点,月薪5000左右,M出了第一篇10万+,光奖金就超过4000;
半年后,J找了一个有钱的男朋友,两人同居,自己的收入不够花还要男友、家人补贴,而M成为公司新项目的核心骨干,计划项目结束后去日本旅游……
抛开能力而言,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一样的职场轨迹,有的是一路走平,有的是平滑向上,而这恰恰是拉开与同龄人差距的关键。
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优秀的平台,能够让你的能力加倍放大,并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前面说的百度高管的例子,失败并非他能力不行,而是离开平台后,能力根本不足以彰显,只能自己承担负气之下做选择的后果。
2、找准自身定位,树立个人品牌形象。
好的平台是职场快车道,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越是发展迅猛的行业新陈代谢更快,这时候就需要给自己找到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职场筹码。
某同行广告营销专业毕业后,入职南方某知名品牌咨询公司,在职4年期间,从一个入门营销小白,成为各大一线品牌的座上宾,熟读各门派营销理论书籍上百本,是名符其实的营销大咖。
2014年他又把握新媒体红利期,创办微信公众号,凭借超强的实力功底,快速成为全国性的KOL。
春节前他透露,2017年全年营收3500万!
在各领域都高度垂直细分的当下,认定一个行业,深度学习、耕耘实力,不但在职场游刃有余,甚至能找准时机实现财务自由。
03
做到以下4点
还你一个安稳日子
让自己更专业,是为了有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但别忘了,给自己和家庭加道保险杠。
你还应该做到:
1、保持适度的焦虑。
过度焦虑伤身伤神,从不焦虑丧失危机感,适度的焦虑是指对未来有一种敬畏心,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越是顺利,越要为未来而担心,不要做温水中的青蛙。
不妨想想,万一34岁时你被公司解雇了怎么办,你是欧建新应该如何避免跳楼的悲剧?
2、不以物喜,宠辱不惊。
也就是顺境时享受生活,逆境时平常对待。
但大部分人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某互联网公司中层主管失业后,到处诉苦:“现在我供着两套房,每个月房贷就要三万多,我的压力大啊!”
有朋友告诉他释放现有压力的最好办法,是出手一套房子,还另一套的贷款。
他却斩钉截铁地说:“再穷也不能卖房子!”这种压力完全是不知进退的作死。
失业是不幸,但不至于到绝望的地步,很多人一蹶不振不是因为真的走投无路,而是他接受不了要回到过去的事实。
享受过豪车、大房子、高薪,就挤不了地铁、住不惯公寓、看不上低薪。
但事实是,识时务、懂进退,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褚时健年轻时什么场面没见过,现在80多岁还在种园林里橙子,即使坐过牢照样是中国千万大众的榜样。
3、学点投资理财总不会错
大部分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没有一个绕得开金融投资。而且,但凡过得不错的职场白领,也不会只有单纯的工资收入。
对普通人来说,有了闲钱,可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房子就不用说了,有好的创业项目,可以观望入场;如果没有,选择专业的金融理财机构,也比花掉好。
前阵子,全国主要城市人均年收入排名表出炉,北京、上海等地年均年收入也才8万左右,干满30年也才250万,买个一线城市的房子都不够。
所以,学会理财,多一份工作外的收入,就多一份保障。
4、保持一颗勇敢的心
所有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现在的商界大佬,哪一个不是从苦逼中挺过来的。
有一颗勇敢的内心,时刻保持正能量才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把握希望中的良机。
04
写在最后
30岁,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分水岭,无论你是否30岁,都要告诫自己:
真正靠得住的并不是铁饭碗,而是你的真本事,所以别在本该为未来蓄力的年纪浑浑噩噩地荒废人生;
真正的稳定安逸是不存在的,人生处处有黑天鹅,所以别在暂时的安逸工作中放松自己,而应该提高警惕,自问:
万一现在被裁员,我该怎么办?我的资产、我的价值,能不能让我挺过去,找到新的起跑点?
我们都需要在动态的成长过程中,实现真正的稳定。

欢迎小伙伴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热文推荐(点击标题可查看文章)
▶马云224亿拿下大润发,要变天了!
▶双十一的最大骗局
▶被抓进看守所的共享单车创始人:我已一无所有
▶朋友圈炸了!随飞随停,上天下地,全球首辆飞行汽车即将在中国诞生!
▶还没买车的狂欢吧,公安部重大宣布!
▶一家电商卖酒的公司,却能年赚2亿!这才是其商业模式的秘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