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研人数5年增加256万,上大学不考研成了异类?


Hello!
我是小编~

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57万
比21考研增加80万,增幅超21%
相比17年的256万,增幅超127%
沸腾中不断刷新的研究生报名总数及增量
其背后交织着素质升级的动力
“被迫营业”的压力与逃避社会的无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研究生似乎成为了标配
好像每个人都应该至少以此为起点
在校园里,不考研的人格格不入
感觉自己是异类
在家里,亲朋好友对应该考研的强烈态度
更是让人感觉不考研就是不上进的表现
于是,越来越多人涌入考研浪潮
你,是因为什么而走上考研路的呢?
👇
01
因为想要更好的平台



02
因为想遇见更好的自己



03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04
因为专业限制


05
为了弥补遗憾


06
因为迷茫


总结一下,当代年轻人考研的原因无外乎有四种:
——爱所学钻研知识,“换赛道”开阔眼界。
许多工科的学生热爱所学的专业,愿意投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渴望了解知识的最前沿。
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提高毕业院校的知名度、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只为就业加砝码,研究生不是尽头。
大部分学生倾诉深陷就业焦虑,认为仅凭本科学历无法找到心仪工作;同时还存在有“不愿意从事低档工作”“不接受收入与自身素质不符的工作”等心态。
然而,随着研究生数量增加,竞争压力亦水涨船高。对此,部分学生表示迷茫,有些认为应继续读博士。
——无目标盲从跟风,随大流自认心安。
有些同学刚开始没打算考研,觉得太辛苦了。但身边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也慢慢萌生了考研的想法。
——懒就业厌担责,躲进考研安全屋。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考研仅是不想就业,不想进入社会,不想承担社会及家庭责任,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呈现“僵化”“麻木”,更有甚者干脆选择“躺平”。
不管你是否选择考研,也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选择考研,内卷时代下坚持自己的思想很重要,《活得明白》有道:“一个人的内心强大,并不是说他没有情绪反应,而是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合理应对外界评价”。

二十岁,说小也不小了
不至于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跟着自己的心走,眼光看长远一些
谁又能保证自己走的路一定是对的呢?
不想考研就去尝试不同领域的事情
大胆试错,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深耕下去
想考研就尽快开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