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清〕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注释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银床:指井栏。一说为辘轳架。
淅沥:象声词,形容风雨声、落叶声等。
屧(xiè)粉:借指所恋之女子。屧,为鞋的衬底,与粉字连缀即代指女子。
秋蛩(qióng):蟋蟀。
蹙(cù):聚拢,聚集。连钱:草名,叶呈圆形,大如钱。
就:走进,接近。
 大意 
 
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所爱之人经行之处,如今已荒无人迹,布满了青苔。此时旧地重游,即便拾得美人遗下的翡翠头饰,也无法对人明言,只能徒自伤感。
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旧地重游,相思成灰。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满怀爱意的心依然还在跳动。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性德与卢氏结缡。三年后,卢氏去世。又六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纳兰性德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哀思。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爱新觉罗·胤礽)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
  本栏留言区也是原创诗词发布区  
  欢迎各位诗友来留言区发布佳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