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505期
——野史纲目——
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在一次藏品大清理中,发现了一张皎洁如月、摸起来有丝丝凉意的“席子”,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张由象牙切割成蔑(mie,四声)丝编织而成的“象牙凉席”,传到今天,这张凉席的市场价值大约在2000万元。
这张价值不菲的凉席,其主人正是以“勤政节俭”著称的雍正皇帝,而因为这张凉席,还曾经惹的雍正帝大动肝火。
雍正年间,有一位广东的地方官员,向朝廷进献了一件特殊的宝物,是一张由象牙编织而成的凉席,并在进献的奏折中,提到此物为炎炎夏日的“去暑良品”。
当时正值夏季,京城内热的犹如火炉一般,雍正帝正为如何消暑而苦恼,听说有地方大员送来“去暑良品”,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就将这张凉席铺在龙床之上,要亲自感受一下,这凉席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张凉席而已,但没想到它去暑的效果极佳,让雍正帝在夏日的闷热晚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凉,为此,雍正帝十分高兴,大大奖赏了这位进献宝物的大臣。
而在高兴之余,雍正帝随口问了一句,这张凉席是怎么制作的,结果,在得知后,让他大动肝火。
原来,这张凉席是采用大量的象牙编织而成,不仅如此,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一张凉席就得60位能工巧匠,忙活近两年才能完成。
如此造价高昂的奢侈品,让向来节俭的雍正帝十分恼火,认为如此劳民伤财,就为了制作一张凉席,因此,雍正帝将之前的奖赏收回,还严厉的训斥了这个官员。
不仅如此,雍正帝还因此事特意下旨,禁止民间买卖象牙凉席,更禁止再生产象牙凉席,至于之前进贡的那张,为表决心,雍正帝就将其束之高阁,再也没有用过它一次。
而雍正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公开禁止使用象牙制品的皇帝,通过这件事,不仅体现出他向来节俭,也表达了他对于野生动物的仁爱之心。
那么,这张让雍正帝都认为奢侈的象牙凉席,究竟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前文提到,这张凉席是由广州的地方官员进献而来,之所以是广州,是因为在清朝时期,广州与东南亚等国家有着密切的贸易来往,尤其是越南、缅甸等国,因此,当地盛产的象牙,就有不少流入广州市场。
而根据史料记载,这张凉席是由当时的广州民间牙雕艺人手工编织而成,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
首先,将坚硬的象牙劈成薄厚适中的薄片,要保证每张薄片的厚度不能大于或者小于2毫米,这种薄片,称之为“牙丝”。
之后,用秘法将“牙丝”浸泡柔软,再将其编织成席子,最后,就是在两侧和背后包边,缝上锦缎,这样,一张制作精美的象牙凉席就完工了。
说起来容易,但制作起来就十分的麻烦,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根象牙的利用率极低,仅仅只有10%左右,这就造成了所耗费的象牙数量是十分巨大的,据统计,制作一张象牙凉席,就得需要上百头大象提供才行。
同时,在编制的时候,工序也是十分麻烦,先是将牙丝打磨光滑柔顺,然后再进行编织,这种技艺,必须是技术极为精湛的老师傅才能完成。
用料昂贵,工艺复杂,就造成了象牙凉席十分奢侈,因此,在知道这一切后,雍正皇帝才会下旨,禁止民间制作买卖象牙凉席。
实际上,在雍正帝之前,我国古代用象牙做成席子来解暑去热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的汉武帝,就曾经赏赐给他宠爱的李夫人一件“象牙簟”,这个“象牙簟”,就是我们所说的象牙凉席。
除此之外,在其他朝代,象牙凉席也并不鲜见,比如在《魏书·韩务传》中,就出现了“献七宝床象牙席”这样的记载。
但由于象牙昂贵,制作工艺复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象牙凉席,都是古代权贵们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之所以他们如此钟爱象牙凉席,除了能够彰显他们的尊贵身份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炎炎夏日用象牙凉席消暑,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古代的人们,在酷暑难当的夏日,并没有像冷气、空调之类的消暑方式,尤其是在夏日闷热的晚上时,更是极为难捱。
而相对于草席、竹席而言,象牙席子更为清凉宜人,再加上象牙席质地柔软,光滑舒适,因此,就成为了很多权贵们的最爱。
据清代名著《格致镜原》记载,曾经有一个广州的官员,为了制作更多的象牙席子,大肆搜捕那些拥有这种手艺的匠人,以至于在当时都成为了一种祸患,由此可见,象牙席子在古代的夏天,受欢迎程度十分之高。
当然,昂贵的象牙席子,只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才能用得起的,大部分普通百姓,是无缘这种高档货的,而他们在炎炎夏日如何消暑呢?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度过夏天有三宝,那就是“蒲扇、冰饮、穿的少”,这在古代是最为流行的几种方式。
蒲扇就很简单了,利用空气流动,达到降温的效果,但同样是扇蒲扇,区别也很大,像古代的皇帝、达官贵人等,自然是不用自己动手,身旁都有专门伺候他的人为进行这项工作。
汉朝时,曾经发明出一种“七轮扇”,是用七个一丈(3.33米)长的大轮子,连在一起,做成了一种大型纳凉设备。
至于效果如何,据《西京杂记》记载,该设备在运转时,“满堂寒颤,极为凉爽”。
至于普通人,那就只能自己来了,一把大蒲扇,在闷热的晚上,不仅能带来凉意,还能赶走蚊虫,实在是古往今来最普遍,也最实惠的一种降温消暑方式了。
而说到冰饮,那就太多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古人享用的冰饮,丝毫不比我们现代少。
古代没有制冰设备,那么冰块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一般来说,在头一年的冬天,不管是皇宫,还是民间富户,只要是有能力的,都会在这个时候储存一些冰块,等到来年使用。
这种利用天然冰块降暑的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周朝时,就已经有相应的部门机构负责采冰,这个部门被称为“冰政”,而那些采冰的工人,则被称为“冰人”。
在当时,每逢冬季,他们就会采凿天然冰块,并运送至“凌阴井”中储藏起来,并在上面用稻草、芦苇以及树叶等覆盖,最后再将洞口密封,防止冷气外泄。
而在夏日来临时,周天子还会举行隆重的“颁冰礼”,将藏冰奖赏给那些有功的大臣,用这些冰块,古人可以在特定的屋子里进行降温,达到消暑的效果。
除此之外,有了冰块,就可以制作各类冷饮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就知道在糯米酒中加上冰块,喝起来更为醇香清凉,而在富庶的唐朝,吃冰的方式更是花样百出,甚至在当时,应市场需求,还出现专门在冬天藏冰,夏日贩卖的“冰商”。
而到了宋代,街头巷尾,经常会看到售卖各种冰饮的小商贩,其售卖的冰饮,一般多为雪泡豆沫儿、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绿豆水等,种类繁多,价格也十分亲民,是当时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降暑的方式。
“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开怀”---南宋诗人杨万里
元代时,发明出了在碎冰中加入蒙古人喜欢的乳制品,制作出“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的冰酪,这和我们现代人喜欢吃的冰激凌十分类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冰酪,就是古代的冰激凌。
总之在用冰块制作冰饮这方面,古人的智慧超乎我们想象,很多现代的冷饮食品,其实在古代就有相应的雏形,古人在饮食上面的研究,真的不容小觑。
至于夏天穿什么,那就更讲究了。
在我们现代人的概念中,古人一般都是长袍大褂,不像现代可以穿短衣、裙子,因此,认为古人在夏天都是捂得严严实实,一定十分闷热。
实际上,这种概念是有很大偏差的。
早在魏晋之前,古代的男人,都比较喜欢“打赤膊”,也就是光膀子,而女人们,则喜欢穿“开裆裤”。
这种开裆裤,只有裤管,没有裤裆,称之为“胫衣”,不过,可不是单穿,而是在“胫衣”外面,再穿深衣(一种从上到下连体的衣服),这样一来,既不碍观瞻,又十分清爽,尤其是小风一刮,别提多凉快了。
再或者就是唐宋时期,比较流行的薄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衣服,其材质轻薄,隐隐可见肌肤,夏天穿上,透气吸汗,十分宜人。
相对之下,同时代的那些男同胞,就稍微惨了点,大部分都得穿纱袍长裤,不过,这种宽大的衣服也有好处,不仅能够防嗮,还能在走动的时候形成气流,也能稍微凉快一点。
除了上述夏日“三宝”之外,古人们还有其他的生活小妙招,来度过炎炎夏日。
首先就是使用竹制品,比如竹席,在古代叫做“凉簟”,利用竹子吸热,去暑降温,来应付蒸腾的夏日夜晚。
还有就是玉枕,最受古人青睐,用玉石等天然石材,雕刻成枕头形状,晚上枕着它,丝丝凉意之下,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尤为称奇的,是古人在玉枕的基础上,发明了冷暖枕,就是将玉枕凿空,夏天时注入冷水降温,冬天时注入热水保暖,一枕两用,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好物件。
另外还有“竹夫人”,这是一种用竹子编织而成的圆柱体,中间镂空,大小约在半人多高,晚上睡觉时,抱着“竹夫人”,不仅凉爽,还十分美妙,是深受古代群众喜爱的一个消暑物品。
更多的人,在炎炎夏日来临之际,也会选择出门避暑,比如著名的承德山庄,就是皇帝们夏日消暑的好去处,普通人则会约上三五好友,或泛舟湖上,或钻入深山,总之哪里凉快去哪里。
结语:
古人们过夏天,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不管是在吃喝穿戴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少实用的消暑小妙招,当然这些都是有条件的人才能享用的,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心中默念“我不热",“心静自然凉”,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消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