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602期
——野史纲目——
不是见死不救,而是无能为力,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虽然是湖广总督,但是对于慈禧来说,他只能算小角色。
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在这之前,日本已经完成了变法,开始采取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政策,无疑当时落后的清政府成为了日本的目标。
甲午海战,清朝一败涂地,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朝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了京城,一些有志之士开始思考中国未来的出路,因为日本的成功,所以当时已经有人主张变法图强。
1895年,当时北京要举行会试,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组织下,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可是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变法的声音没有传到光绪那里。
虽然“公车上书”没有成功,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变法的声音终于传到了光绪帝耳朵里,并且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
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表示如果不变法就要国亡民危。光绪帝在之前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西方刊物,了解到西方的先进思想,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并且接见康有为,由康有为主持变法事宜。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光绪帝开始重用维新派人士。
8月,因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谭嗣同被光绪帝征召入京。
9月5日,光绪召见谭嗣同,并命谭与刘光第、杨锐、林旭以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但是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强烈反对,最后危急关头,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了对变法有兴趣的袁世凯身上。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底光绪帝去天津阅兵时,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谋,发动兵变,废黜光绪帝,一举扑灭新政。
谭嗣同密会袁世凯,要他带兵护驾,除掉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袁世凯表面上答应了谭嗣同,结果向荣禄告了密。
荣禄告诉了慈禧太后,于是9月21日,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并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开始再度“训政”,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开始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而剩下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悉数被捕。
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本来有机会逃走,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积极地营救光绪帝,最后因为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营救计划落空。
有人劝他赶紧离开,可是谭嗣同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他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于9月25日,在浏阳会馆被捕,成为最后一个被捕的维新派人士。
谭嗣同在狱中镇定自若,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彩诗篇。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当天观刑者不下万人,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展现出了一个爱国志士的英雄气概。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维新派人士可能都是科举不得志的人士,而其实维新派绝大多数还真是为国家找寻出路的有志人士,他们有的本来都是功名在身,有的还是官二代,就像谭嗣同的父亲就是湖广总督谭继洵。
那么问题来了,谭嗣同的父亲是清朝的封疆大吏,为什么没有援救儿子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谭继洵与儿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谭继洵是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人,咸丰十年(1860年)进士。谭继洵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为官期间一步步的升迁,很是谨慎。考取进士的谭继洵被授予户部广西司主事(正六品京官),在户部一干就是十几年,最后才干到了户部郎中(正五品,相当于户部下面的司长)。
等到光绪三年(1877年)由谭钟麟荐于左宗棠,得由京官外放,后来升任甘肃按察使、布政使。光绪十五年升任湖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任湖广总督。
根据谭继洵的履历可以看出,他是个谨慎的人,所以他办事唯谨,属于循规蹈矩的人。谭继洵为湖北巡抚时,张之洞是湖广总督,两人驻地都在武昌,张之洞独断专行,谭继洵不敢对抗,属于自保。
维新派思想如火如荼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约谭继洵陈奏新政,谭继洵都不参与,所以他应该属于思想保守派。
“百日维新”期间,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还参了谭继洵一本,说他:“湖北巡抚谭继洵守旧迂拘,虽人尚无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
所以谭继洵和儿子谭嗣同是意见不合,没有断绝父子关系就是好的了,怎么还敢惹祸上身援救儿子呢!
第二,谭继洵即使想救,也是无能为力。
很多人都觉得谭继洵怎么也是个封疆大吏,虽然谭嗣同被捕时,谭继洵降为了湖北巡抚,但是依然是一省之长,怎么就救不了儿子呢?
其实大家想的太简单了,谭继洵在清朝高层眼里只是“小角色”,资料表明谭继洵基本上和清朝高层没有交情很深的朋友。所以指望他一个巡抚,想救犯了“乱党”大罪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么得多大的官,才能救人呢?
其实历史已经给了答案,当时被逮捕的维新派人士,还真有被救下来的。毕竟维新派的几个主要人员,很多在朝中都是有官职的,一部分与他们有特殊关系的朝廷重臣,对他们进行了营救。
就像参与变法的徐致靖,他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和李鸿章有交情,被李鸿章委托荣禄救了下来。
徐致靖是维新派的积极人物,就是他推荐了谭嗣同等人给光绪帝的,所以慈禧的判决名单上,徐致靖排第一,判“斩立决”。
但是徐致靖被捕后,李鸿章就开始对这个世侄进行营救,他知道自己出面不大好,就求慈禧的大红人荣禄。荣禄碍于情面,只能去求慈禧,并说徐致靖不懂什么“变法”,只是跟着维新派唱唱昆曲、玩玩围棋罢了,并且光绪三个月都没召见过他。
慈禧派人一查,光绪3个月内确实没有召见过徐致靖,再加上荣禄是慈禧的心腹,于是就把徐致靖改成了“监候”。事实上,光绪不召见他,是因为徐致靖耳朵有问题,不大声说话他听不见。而光绪左右时有慈禧耳目,所以为保密起见不太召见他。就这样,徐致靖算是捡回了一条命,要不然就是“戊戌七君子”了。
另外差点被救下来的是杨锐,他是张之洞的心腹,张之洞知道杨锐被捕后,急电盛宣怀,请顺天府尹陈夔龙及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王文韶营救杨锐,但是由于慈禧动作太快,救援不及时,导致没能救下来。
所以,想要救援当时的维新派人士,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谭嗣同的父亲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他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根本没法比。
第三,谭继洵和谭嗣同的关系太近
徐致靖被救是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李鸿章和他父亲有关系,这样找人说情,慈禧还不会过多的疑惑。而谭继洵和谭嗣同关系,天下人都知道,父亲为“乱党”儿子求情,这样慈禧可能直接把他们“父子”都解决了,甚至可能都被灭族。一生以谨慎著称的谭继洵当然不会冒着这样的危险去救人。
不过谭继洵虽然没能救下儿子,但是丧子之痛还是痛彻心扉,他为儿子写下了挽联:
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
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虽然谭继洵没敢为儿子求情,但是一样被慈禧猜忌,被连坐革职,迁回原籍,郁郁而终。
谭嗣同的父亲虽然没有敢救谭嗣同,但是据《戊戌变法.王五传记》中记载,谭嗣同的好友大刀王五却买通狱卒,想要救援谭嗣同。但是谭嗣同却说:皇帝尚在囹圄,作为臣子的岂能一逃了之,如此有违天道,决计不可!
王五苦劝无果,只能黯然离去。等到谭嗣同行刑的那天,王五还是想截囚车救援,可是由于押送的人改变了路线,致使错过了最佳救援的机会。谭嗣同就义后,王五亲自为好友收尸,并运回家乡安葬。
总结:谭嗣同作为一个官二代,父亲都用钱为他捐了个江苏候补知府,面对这样的优越条件,谭嗣同以天下为己任,努力寻找变法之道,可以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变法失败后,他不愿意离去,坚决要为变法而牺牲,这种为变法牺牲的英雄气概青史留名!
作为封疆大吏的谭继洵,没有救下儿子谭嗣同,主要还是“人微言轻”,再加上他们这种关系,实在不方便“说情”,如果谭继洵强行救援,可能赔进去的是自己的家族。当然谭嗣同最后已经甘心赴死,或许在当时的环境下死亡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抗争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