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清国柱石之称的僧格林沁,为何被个16岁的小卒砍死在麦田里?



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726期
  ——野史纲目——
僧格林沁,晚清最后一个能撑场面的名将,慈禧太后曾赞扬他为“大清国之柱石”,但他最终却被一个16岁的无名小卒砍死在麦田里。
晚清时期,除汉人将领外,八旗军中能被称得上名将的人屈指可数,而这其中,僧格林沁绝对能当得起名将这一称号。
僧格林沁的一生,曾帮助清朝打下多场关键性战役,大破太平军,生擒太平天国统帅林凤祥,尤其是他主持与参与的大沽口之战,更是取得了西方列强入侵大清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胜利。
就连慈禧太后,都曾经高度称赞过僧格林沁,说只要有他在,大清就会在。
可以说,纵观整个晚清时期,僧格林沁是唯一一个能给清朝撑起来场面的名将,把他形容成当时大清最后的嫡系倚仗,丝毫不为过。
但就是这么一位堪称“晚清脸面”的名将,却相当屈辱地死在了一个无名小卒手里,并且,这个无名小卒还只是一个16岁的新兵蛋子。

从世系上来讲,僧格林沁算是成吉思汗的后人。
根据《蒙古世系》的记载,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的二十六代孙,虽说不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人,但也勉强能搭上黄金家族血脉的边儿。
不过,就算是有这么一丝黄金家族的血脉,但对于幼年时的僧格林沁来说,并没有太大用处。
自打元朝灭亡后,黄金家族算是一蹶不振,而蒙古诸部的情况也是如此,尤其是在经历了明朝的连番打击后,更是大不如从前。
而在清朝崛起时,蒙古诸部也自然而然地沦为了清朝的附庸势力。
不过,在清朝崛起之初,也就是努尔哈赤时期,蒙古诸部也并不是全部都愿意附庸,因此,努尔哈赤就对当时蒙古实力较大的三个部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像东部蒙古的科尔沁部,与努尔哈赤所在的后金接触最早也最多,因此,努尔哈赤就对科尔沁部采用了联姻的方式。
而像西部蒙古的喀尔喀部,努尔哈赤则是棒子加胡萝卜的方式。
至于历来不听话的准噶尔,那就只能是刀兵相见了。
这种策略一直持续到清朝入关之后,也是因此,在清朝的历史上,一直与其配合紧密的科尔沁部,就在很长时间内,活跃在清朝的朝堂的之上。
像著名的孝庄太后,就是出生于科尔沁部,而僧格林奇,同样也是如此。
不过,到了僧格林沁出生的时候,他所在的家族,已经沦落至一个四等台吉的家族,也就是清朝册封给蒙古的爵位中,最低等的一种。
因此,小时候的僧格林沁,所过的生活与寻常的蒙古家庭一般无二,在他幼年时,为了生活,还曾和父亲一起,靠着为蒙古贵族放牧为生。
不过,在僧格林沁少年时,迎来了一次时来运转的机会。

僧克林亲有个族叔,娶了嘉庆皇帝的三闺女,并且他还是科尔沁部第十代扎萨克多罗郡王,但他的妻子因病早逝,没有留下后人,因此,已经继位的道光皇帝,就做主在科尔沁部中找一个少年来当其继承人。
而仪表堂堂的少年僧格林沁,就这样被选中,成了族叔的继承人,到了族叔去世时,僧格林沁也就继承了郡王的爵位。
在此之后,僧格林沁就走上了平步青云的人生道路。
从道光五年僧格林沁第一次受封开始,到道光十四年时,他已经担任领侍卫大臣兼正蓝旗都统,并在同年年底,又被道光皇帝委任正白旗都统。
前后也就九年时间,而在当时,僧格林沁也只不过才二十三岁。
纵观僧格林沁的升职履历,简单总结就是一个“快”字,而之所以这么快,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僧格林沁本身确实具备一定的能力,毕竟他从小苦日子出身,不同于那些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因此,当时缺乏人才的清廷,自然会重用这个年轻有为的蒙古青年。
另一方面,就是僧格林沁的血统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身他就是科尔沁部出身,而科尔沁部历来是清廷的紧密合作伙伴,所以对于这么一个优秀的科尔沁部的后人,当然是大力提拔了。
而到了道光去世时,僧格林沁已经与其他几位爱新觉罗家族的宗室,成为了道光皇帝托付江山的顾命大臣,因此,在咸丰皇帝继位后,僧格林沁的地位与日俱增。
史载,僧格林沁在道光和咸丰两朝,深得皇帝信任,时常“出入宫禁,最被恩眷”。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僧格林沁也不会被称为“晚清最后一个名将”,他之所以能扬名,是因为他确确实实有过硬的本事。
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由此,开始了轰轰烈烈地反抗清王朝统治战争,到了1853年,洪秀全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
定都后,为彻底摧毁清王朝,洪秀全派出大军,展开了西征和北伐。
西征抛下不说,单说北伐这一支部队,领军北伐的,是太平天国的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并且,这支北伐的队伍,是当时太平天国精锐中的精锐。
之所以说这支队伍是精锐中的精锐,是因为在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由广西老兵组成,这些人可以说是太平天国的最早班底,也是为太平天国开创局面的嫡系队伍。
个个身经百战,且忠诚度极高,甚至达到了狂热不怕死的地步,仅凭这两点,就足以说明这支队伍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这支队伍出发后,刚开始的战绩,也确实对得起他们精锐的称号。
从当年五月出兵北伐开始,林凤祥一路北上,进入安徽境内后,势如破竹般地打下滁州、凤阳、亳州等地,并在五月底进入河南境内,迅速占据了大片区域。
而这一路上的清军,在其凌厉的攻势下,迅速土崩瓦解,溃散而逃。

太平军打进河南的消息传到京师后,让朝中上下极为震动,毕竟速度太快,再加上河南距离京城已经不算太远了,为此,咸丰皇帝赶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而就在咸丰皇帝还在商议如何处理的时候,太平军再接再厉,又长驱直入打进直隶,这下,算是已经摸到了京城的边儿了。
慌乱之下,僧格林沁临危受命,担任起负责护卫京畿安危的最高长官,同时,咸丰皇帝调派给僧格林沁4500人,以堵截太平军继续北上。
而就是凭借这4500人,僧格林沁在天津大破太平军,不仅令太平军被迫退出天津,还在之后,又生擒了天官副丞相林凤祥。
仅此一战,僧格林沁就扬名大清,在此之后,他对太平军的其他战役中,几乎每一场都是以全歼完胜而告终,由此,他与在南方平定太平军的曾国藩,在当时被誉为“南曾北僧”。
除了打击太平军累获战功之外,僧格林沁最值得骄傲的,是抗击英法联军的大沽口之战。
咸丰八年(公元1858)4月,英法联军合计2700余人,乘坐26艘军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向清政府提出增开口岸,传教自由,赔偿军费等无理要求,同时言之凿凿的称,若是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对大沽口展开攻击。
最终,因英法联军代表不满清政府派来的谈判人选,就要求清军交出炮台控制权,无果后,悍然发动了侵略。
刚开始的时候,守卫炮台的将士十分英勇,对于英法联军的侵略展开了激烈的还击,但不久后,时任直隶提督的张殿元,偕同一众高级官员望风而逃,使得士气大受打击,在当年五月底,大沽口炮台失陷,而英法联军也顺势攻入津郊。
与此同时,朝中的主和派看到大沽口失守,纷纷向咸丰皇帝上书,建议与英法联军和谈,《天津条约》就是在这么个局势下被迫签署的。
条约签署后,按其中款项,清政府需要与英法方面进行换约,清廷这边就委派僧格林沁前往,在到达大沽口后,僧格林沁先是整顿了大沽口的部队与防务,同时修筑防御工事,做好了防止对方再次入侵的准备。
而在不久后,僧格林沁所做的这些工作,派上了用场。

按照换约规定,英法方面本来是要在上海换约,但其十分蛮横地拒绝了这一要求,坚持要到京城换约才行,不得已之下,清政府退而求其次,想让英法方面在天津北塘换约。
结果呢,这个要求依旧被英法拒绝,并且,当时担任英法换约代表的公使普鲁士,还大摇大摆地带着数艘战舰,强行从天津白河通过,试图从这里进入京城。
而当他们抵达大沽口时,对于大沽口将士们要求他们停止前行的劝阻,自然是极为无理地拒绝,甚至,还公然向大沽口发动攻击。
面对英法联军的挑衅,驻守大沽口的将士再也忍不下去,在僧格林沁的一声令下中,展开了对英法联军的强力狙击。
最终,由于僧格林沁指挥有方,英法联军损失惨重,在付出了海军司令被击成重伤,英法士兵死亡四百余人,四艘战舰被击毁的代价后仓皇而逃。
而这次大沽口保卫战,也以清军胜利暂时结束,这次胜利的意义十分重大,是西方侵略者入侵大清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由此可见,僧格林沁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说他是名将,也真的不为过。
可以说,僧格林沁在晚清时期,其能力属于佼佼者一类,八旗军中能与之相比的几乎没有,称他是大清的“国之柱石”也确实不算夸张,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他居然会死在一个小兵手里。

说起僧格林沁的死,还得从大沽口一战后说起。
前文讲过,僧格林沁成功地保卫了大沽口,逼退了英法联军,不过,英法联军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气,不久之后,就再次反扑而来。
而这次,僧格林沁没能继续上演神话,以兵败收场,并且在之后一败再败,最终导致了英法联军攻入京城,烧毁了圆明园。
战后,在主和派的鼓动下,僧格林沁被以触怒了英法联军为由,遭到革去郡王爵位的处理。
不过,虽说僧格林沁被革去了爵位,但咸丰皇帝并没有彻底冷落他,不仅仍留他为钦差大臣,还私下多次对其勉励。
到了咸丰八年九月,清政府又遇上了另外一桩麻烦事,就是在直隶、山东一带,捻军四起,而为了对付捻军,僧格林沁再次得以重用。
之所以找他,是因为在当时,清政府实在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因此,只能是让僧格林沁上场了。
当时,咸丰皇帝不仅重新恢复了僧格林沁的王爵,另外,又调派一万兵力,由僧格林沁率领,赶赴山东抵抗捻军。
不过,僧格林沁对付捻军的历程,从开始就十分不顺利,捻军本是流民组成,这些流民为了活下去,作起战来极为英勇,同时,捻军还得到了太平军残余势力的支撑,在战力上就让清军十分头疼。
而在僧格林沁接手时,捻军声势已成,并且占据了湖北、山东、安徽以及河南多个重要城镇,这就更让僧格林沁头大如斗。
不得已之下,清政府为了更有效率地打击捻军,在1862年,特意授予了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的权力,为的就是让其便宜行事,更好的去打击捻军。
有了这份特权,加上僧格林沁的军事能力,配合着蒙古骑兵的悍勇,又集合五省的兵力,在1862年到1864期间,僧格林沁确实打了不少胜仗,捻军的势头被其挫去不少。
但与此同时,清军也损失惨重,大量清军士兵,死在了对付捻军的过程中。
到了1865年,双方的局势又是为之一变,捻军与太平军重组,成为了一支新的武装势力,其作战能力得到增强,并且作战方式上也有所改变,变得更为灵活,并且,其声势又迅速壮大,重新形成了一支具有十万人体量的队伍。

这样一来,僧格林沁在打击捻军的战事上,就较之之前更为不易,甚至很多时候,还会经常被灵活作战的捻军牵着鼻子跑。
而他的死,也是因为被一支捻军队伍牵着鼻子后,不小心中了埋伏导致的结果。
1865年4月,当时僧格林沁正在山东一带与捻军作战,当月中旬时,他为追击一支捻军队伍,来到了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结果来了之后,却发现进了捻军的包围圈。
情急之下,僧格林沁带兵开始突围,但左冲右突之下,始终没能冲出去,而身边的士兵却越来越少。
到了当月二十二日,僧格林沁身边仅剩下少量亲兵,看到如此,僧格林沁最终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突围,不然再这么下去,就会被捻军擒住了。
事实上,这次突围还是挺成功的,僧格林沁与亲兵们一起,一路犹如杀神一般,冲到了曹州北部的吴家店,眼看就要冲出去时,僧格林沁却不小心从马上掉了下来。
究竟僧格林沁是因为跑得太快而坠马,还是被捻军击中坠马,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但他在坠马后身受重伤,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他突围时,当时天色已黑,为了躲避后面搜捕他的捻军,僧格林沁不得不藏在麦田里,寄希望麦子能遮挡住其身形,然后逃出生天。
但可惜的是,他最终还是被捻军的一个士兵发现了。
发现僧格林沁的士兵,史料记载叫做张皮绠,当时他只有16岁,在僧格林沁突围后,张皮绠跟随一队捻军士兵展开了搜寻行动,当他搜索至僧格林沁藏身的麦田附近时,在朦胧的夜色下,看到一块麦田颇有些不对劲。
不对劲在哪里呢?远远看去,这一小片麦子呈倒伏状,并且,青色的麦穗还在微微晃动,要知道,当时可没有风。
于是,张皮绠跑过去一看,就看到了倒在麦田中,并且满身是伤的僧格林沁。
当然,按照张皮绠的级别,他是没有见过僧格林沁的,更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僧格林沁,但毕竟他也是和清军打交道有几年的老兵,清军士兵的穿着他最为熟悉,而眼前的这个人,在穿着打扮上,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士兵,极有可能是一个高级将领。
因此,本着不能放走一个人的原则,张皮绠冲上前去,手起刀落之下,就将基本上失去反抗能力的僧格林沁砍杀在当场。
之后,直到张皮绠带着僧格林沁的帽、珠、红顶和花翎返回军营,经多人反复确认之后,才知道死在他刀下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
而这个砍杀僧格林沁的张皮绠,在之后成了清廷的眼中钉,他不得不东躲西藏,以躲避清廷的追捕,但在他24岁那年,还是暴露了行踪,被清兵擒获,最终处以凌迟而死。
正所谓“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但这种死亡方式,估计僧格林沁做梦也想不到,而他的死,也让清政府失去了最后一个名将,同时也意味着清王朝重塑中央军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晚清的军事力量也由此迎来了拐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