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998期
——野史纲目——
雍正登基后,母亲乌雅氏气极,叫嚷着:“让我去死!”。在被册封为皇太后的前一天,乌雅氏郁郁而终。她和儿子不死不休的背后有何隐情?
舔犊之情应该是最动人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应该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雍正曾经试图与母亲亲近,也愿意给母亲一切荣耀,可是母亲却对他厌恶至极。
雍正虽然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只能无比艳羡地看着母亲投向弟弟那温暖的目光,那样的柔情,永远是他可望不可及的。
一、母子分离,是被迫也是宿命
乌雅氏是满洲镶蓝旗包衣出身,她的父亲只是个小小的护军参领。
乌雅氏13岁就入宫。清朝后宫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乌雅氏只被封为常在,在后宫中级别很低。
她长得非常漂亮,人也很聪明,因此获得了康熙的喜爱,多次临幸于她。
1678年,乌雅氏生下四阿哥胤禛,他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因为乌雅氏等级太低,没有抚养皇子的权力,因此胤禛生下来后,就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
看着幼小的婴儿被硬生生地送走,想要见上一面都是难事,乌雅氏一定是撕心裂肺的。
可是宫中的规矩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常在不敢也不可能去争取自己抚养儿子的权力。
况且当时皇后之位空缺,佟佳氏代为行使皇后之职,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
胤禛由她抚养,身份地位自然提高了一截。
于情于理,乌雅氏都只好接受这个安排,而且还得表现得感激涕零。
胤禛非常幸运,虽然在婴儿时就离开亲生母亲,却并不缺少母爱。
佟佳氏曾经生过一个女儿,年纪很小就夭折了。她对胤禛视如己出,无微不至地疼爱着他。
后来胤禛登基后,非常怀念佟佳氏,他多次强调:“生恩不及养恩大。”
胤禛跟着佟佳氏慢慢长大,与此同时,乌雅氏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乌雅氏很得康熙的欢心,为康熙生下了三位皇子,四阿哥胤禛,六阿哥胤祚,十四阿哥胤禵。
随着每个皇子的出生,乌雅氏也从常在升为德嫔,又升为德妃。位列后宫中地位非常尊贵的“四妃”之一。
胤祚在六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十四阿哥胤禵出生时,乌雅氏的位份已经成为“妃”,有资格亲自抚养儿子。因此,十四阿哥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长大的。
胤禛11岁的时候,佟佳氏去世了。胤禛又回到了亲生母亲乌雅氏的身边。
对于胤禛来说,失去养母佟佳氏让他非常难过。回到亲生母亲身边,又让他有所期待。
基于血缘关系,胤禛对乌雅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按理说,胤禛从小就被抱走,乌雅氏对他除了母子亲情,还应该有一些愧疚,对他应该更好才是。
可是恰恰相反,乌雅氏对胤禛很冷漠。
或许太久的分离,乌雅氏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样和儿子相处。或许当时十四阿哥只有一岁多,乌雅氏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
总之,胤禛没有获得期待中的母爱,反而看着母亲疼爱着怀中的十四阿哥,让胤禛内心非常羡慕嫉妒恨。
胤禛只在乌雅氏身边生活了两年多,就与乌拉那拉氏结婚,搬到了自己的府邸。
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母子俩反而比曾经分开的时候更冷漠。特别是乌雅氏,对胤禛不仅不喜爱,反而有了厌恶之情,她的眼中只有十四阿哥。
二、兄弟成仇,母亲有多爱弟弟,就有多恨哥哥
康熙一共生了三十五位皇子,健康长大的有二十四位,其中有九位参与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史称“九龙夺嫡”。
这九位皇子拉帮结派,斗得你死我活。
胤禛和弟弟十四阿哥从头到尾都处于两个对立的阵营中,争斗异常激烈。
十四阿哥最初支持八阿哥,可是八阿哥谋权之心太过明显,引起康熙的反感,失去了夺嫡的机会。
于是,八阿哥一党纷纷转而支持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也确实非常优秀,具有争夺皇位的实力。
十四阿哥曾经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侵犯西藏的准噶尔部。
康熙帝为此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说:“大将军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由此可见,十四阿哥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之高。
十四阿哥也不负众望,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威名远扬。
乌雅氏当然是十四阿哥的坚定支持者。她早已认定,自己的小儿子十四阿哥一定会是皇位继承人。
没想到康熙临死前,宣布的真正继承人是四阿哥胤禛。1722年,胤禛继位,即雍正帝。
十四阿哥备受打击,而更无法接受现实的就是乌雅氏。
她对于儿子的登基,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悦,反而说:“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
乌雅氏梦中所想的“子”是十四子,而不是四子。
对于雍正来说,如何处理十四阿哥实在是个难题。
十四阿哥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兄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自己扣上一顶狠心凉薄、残害手足的帽子。
当时民间和朝堂流言四起,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雍正用不正当手段夺取了本应属于十四阿哥的皇位。
如果不尽快解决十四阿哥,让他闹了起来,会加强流言的传播,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雍正思前想后,剥夺了十四阿哥的兵权,将他发配去康熙皇帝的陵前守灵,实则是将他软禁了起来。
乌雅氏对雍正更是恨极,处处与雍正唱反调。
首先,她坚持要去死,给康熙帝殉葬。可是清朝早已废除殉葬制度,雍正如果同意她去死,将是大不孝,会被天下人唾弃。
眼见雍正不同意她的无理取闹,乌雅氏就用绝食来表明自己的决心。雍正率领百官苦苦哀求,乌雅氏才作罢。
其次,当雍正要体现孝道,向自己的生母跪拜时,乌雅氏却说:“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她用这样的话来拒绝雍正的跪拜,在文武百官面前,丝毫不给雍正面子。
最后,乌雅氏还拒绝升级为皇太后,不肯搬到皇太后理应居住的慈宁宫。
又是在雍正的苦苦哀求下,乌雅氏勉强答应参加皇太后的册封礼。没想到在册封礼的前一天,乌雅氏抑郁而终。
临死前,她还在惦记着自己放在心尖上的十四阿哥。在她看来,雍正不仅抢了本应属于小儿子的皇位,而且还对他进行残酷的打压,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让她极度不满。
她的死,或许是对雍正的最后抗争。
她死后,雍正不但有“轼杀君父”的嫌疑,也有了“逼死母后”嫌疑。
这就是她留给这个她从未爱过的孩子的最后的礼物。
三、尘归尘,土归土
雍正并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人,可是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却一再手下留情。
一方面,清朝接受汉文化熏陶已久,孝道是全社会遵循的道德准则。身为皇帝,更要以身作则,不能给人留下话柄。
另一方面,从小不被亲生母亲重视的雍正其实很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哀求母亲接受皇太后的位置,就是想让母亲承认他已经成为天下至尊的事实。
可惜的是,乌雅氏偏心太过。十四阿哥在她心中是个宝,雍正在她心中就是一根草。
母亲的偏心,也造成兄弟之间的不和。
三年后,雍正展开了对当年参与储位争夺的兄弟的彻底打击。十四阿哥被革去王爵,降为贝子,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直到雍正帝去世,乾隆帝继位,十四阿哥才被放了出来,恢复了自由。
虽然他在皇位争夺战中失败了,不过上天给了他补偿,他的寿命更长,见证了雍正的离世。
再多的恩怨纠结,随着生命的消逝,也终将被淹没在滚滚历史长河中。
作为母亲,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儿子,乌雅氏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