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大学起吧,我都是比较喜欢帮助别人的。(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在班里,刚好是副班长一职,班上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经常会找我帮忙,印象最深的是会计电算化课,因为是电脑实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错,错一个,下一步就做不了。
不知为啥我觉得这东西还是比较简单 ,就是复杂点,我可以相对较快完成当天的任务,剩下的时间就帮大家解决问题,大家还是比较乐意来请教我,不乏一些学习成绩靠前的同学,后来还感觉这个东西蛮有意思。
刚好在学生会里面是接触各个班长,打好关系后也去其他班蹭过几节课,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吧,利他心态不断被放大。
如果说课堂上是利他心态被放大,那么在学生会里面的“工作”就是利他心态的启蒙,大一嘛,当然会想着加入个学生会锻炼一下,最后进入了一个主要帮办公室老师处理事情的部门。
学生会不管是工作严谨性,还是细心程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帮助他人,各个班级的一些事物都要经由我们这个部门,一方面我们帮助老师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帮助班干部更好的理会通知。
后来自己成为部长带新人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弟学妹们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帮助他们,会对他们的一些观念产生影响,所以利他也要慎重。
这也是去年我才知道,毕业几年后跟一个学妹聊天,她说,一直记得我话,工作要严谨。那时很欣慰,没想到自己的一些话可以对别人产生好的影响。
利他就是利己,这句话我是深信不疑的。步入职场后,工作难免会产生利益,但我还是利他优先,这也让我交到了一群很不错的朋友,再到后来的带人,从0开始培养新人,都是毫无保留的去指导。
我爷爷曾一度怀疑我的这种做法会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师父不会知无不言,师父们最终都会留一手,需要徒弟花大量时间去领悟。
利他主义要注意区分“要”和“给”的区别,有时候太想帮助别人,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传授给别人,但没有搞清楚的是,这到底是不是人家想要的东西?还是只是你自己主动想给的“自嗨”?
我们总是以过来人的经验教别人怎么做,可是人家让你教过吗?
别人主动要,和你主动给,是不一样的,有一句叫做:容易得到的不会被珍惜。
我们用上自己的思考、时间、金钱、经验,沉淀出来的一些的东西固然会自认为很好,但是可能在别人看来就是一个技能罢了。指望别人感恩,可以有所保留循序渐进。
利他主义固然很好,但不能道德绑架,你教了人家不能要求人家要感恩。
高中那会,有个副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常怀感恩之心”,步入社会才慢慢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不会过的太差!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回想一下这几年职场上遇到的同事,或者之前的同学,绝大部分都很不错,在我的人生道路上都有人出来指路,也正是他们的指导,让我成长速度稍微快了一些。
我的利他主义会继续保留,就像一个习惯一样,自然而然的东西。只不过要注意的是,区分“要”跟“给”的区别。
有句话叫做:助人者,人恒助之。
格局要大,ego要小。
利他的心是永远都不会错的。
-----------------------------------------
每日一句:
格局要大,ego要小。利他的心是永远都不会错的。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一起终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