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领20年不买内衣,厕纸晒干重复用,吃的全靠捡,纽约买套房




本文作者:剥开的四季豆
责任编辑&策划:淡淡翠
在纽约繁华的曼哈顿富人街区,每当夜晚降临时,就常会出现一名东方面孔的短发女子,穿着破烂的衣衫,拎着几个袋子,在高档餐厅门口的垃圾桶里翻找食物。

来来往往的路人对她的行为不时地表现出鄙夷的眼神,但她似乎习以为常,毫不在意。
不了解情况的人,一定认为这个女子是个流浪者。其实,她白天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她叫Kate Hashimoto,是一名日裔资深注册会计师,收入颇丰,还买了公寓。
但她却把自己活成了“抠神”。她可以上厕所不买卫生纸,快十年没买过衣服,垃圾桶就是她的“天堂”。她极端的省钱方式,让人瞠目结舌。
“能不花钱就不花钱,非要花钱,就拿低价。”这是Kate的座右铭。
那么,Kate“抠门”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一切,还要从当年那场失业说起。

Kate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美国,找到了一份工作。
本以为有文化、有学历、有技能,会一辈子都安安稳稳过日子。谁知,突然爆发的经济危机打碎了她的美梦——在互联网泡沫冲击下,Kate失业了。
在纽约这个生活成本极高的城市里,衣食住行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没有工作,没有钱,眼看身上的钱越来越少,这让Kate十分焦虑。
为了能够在这里生存下去,Kate逼不得已学会了维持生活的最好办法——节俭,少花甚至不花钱。
说干就干,她每月只拿出200美元做生活费,包括所有的日常开销和各种税费。
虽然这个生活费标准远远低于纽约的人均花费,但是,Kate做到了,甚至花得更少。
作为“不消费主义”者,她很懂得控制成本。为了防止自己乱花钱,她出门时,身上几乎不带钱,同时,凡是能在外面搞到不要钱的东西,就尽量带回家。

比如,在外面上完厕所,她会把擦手用过的纸巾塞进包里,带回家后,晾干使用。她认为这些纸巾只是沾了水,并不脏,完全可以二次利用。
如此, Kate就节省了买卫生纸的费用。
不仅如此,她还在家里的马桶边上放着一小瓶水和一块很小的肥皂头,这是她分别用来解决大小便问题的。


小便就用小瓶水直接冲洗,大便则需要先用肥皂头清洁,再冲洗,最后用二次利用的纸巾擦拭。
就这样,靠着各种“抠门”技能,Kate度过了最恐慌的日子。
而经过这次失业的打击后,Kate深深体会到,只有钱才能带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她决定将这个习惯继续保持下去。
所以,即使当她找到了新工作,她也一如既往地过着极其节俭的日子。
从此,Kate对抠门生活乐此不疲,并且渐渐总结出很多“抠门”绝技,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人在外打工,总要得体一点,至少有件像样的衣服吧。
可打开Kate的衣柜,看到的都是些破烂老旧衣裳,很多衣服上面布满了破洞,一看就是穿了好多年。


脚上的袜子已经穿成半透明,棉袜硬是穿出了丝袜的既视感。
还有身上穿的居家花短裤,是她13年前花了15美金买的,穿到裤腰带都没有松紧了,直往下掉也没舍得扔,只用了个夹子夹住,就完美解决问题。
至于最需要讲究卫生的贴身内衣裤,她回忆应该二十多年没换过新的。
她绝对不会去大商场逛街买衣服,最多只看二手衣服。

所以,偶尔去一趟慈善商店,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件衣服,一问价格,需要10美金,她摇头,表示太贵。
于是,她和老板讨价还价:“五块钱卖吗?我只有五块钱。”边说边掏出了身上所有的家当,一把硬币放在了收银台上。
男老板摇摇头,说:“不好意思,我不能卖。”
Kate也不坚持,收起硬币,回应道:“好的。我懂了,我去别家吧。”
其实5块她都嫌贵,因为她还有更好的选择。
她转身去了一家闲置互换的免费店铺,换了件皱巴巴的衬衫,虽然看起来又大又老气,但Kate很满意,因为这件衣服没花一分钱。

对于Kate而言,没有像样衣服的好处不仅是省钱,还会有其它意外收获。
她有时蹲在地铁口,竟然会被人当成乞讨者,一些好心人会丢给她一些吃的和钱币,这意外的收获,让她很是欣喜。

光在衣服上“抠”,对于Kate而言,那只是低段位。
平日走在路上,街边垃圾桶是她最关注的地方。Kate家里的家具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捡来的。
和衣服一样,她也不会在家具上多花一分钱。
“我没有高档的家具,但我至少省下了几千块家具钱。”

放眼望去,房间里摆放的都是一些简易家具。墙角的一张沙发已伴随她十多年了,这是大学时在寝室外面捡到的。如果有朋友来留宿,这便是客人最好的床。
而她自己的床只能勉强算个“日式榻榻米”。既没有床架,也没有床垫,只有几张捡来的瑜伽垫叠放在地板上,铺上床单,就成为了她睡觉的地方。

“我觉得挺舒服的,没必要买真正的床,那需要花上好几百块呢,这简直令人发指。” Kate颇为得意自己的杰作。
有一次,Kate家里缺个板凳,她立马出门将目光锁定在了路边的一排绿色垃圾桶上。
她快速走到垃圾桶边,赶在垃圾车来之前,很快便翻到了一把原木色折叠椅。
她打开椅子,坐在上面试了试,既干净又稳固,还显得“高档”。Kate收好了椅子,满意地将它带回了家。

家里地方虽小,但捡来的家具都被Kate很好地“安置”。
Kate平日里不做饭,因为一开煤气就要交钱,煤气公司会按每月最低消费17美金收取,所以她干脆把煤气掐了,在煤气灶台上铺上了杂志,当成桌子使用。
如果实在需要烹饪食物,她就会拿出用免费礼品券兑换来的电磁炉。

使用免费赠品,这可是Kate“薅羊毛”的省钱技能之一。
她平日里非常留心各种免费赠品网站的资讯,凡是能用的免费试用品,她就立马注册填表。她还喜欢去商家搞活动现场,去领取发放的小样。
Kate家里有个大纸箱,里面堆满了各种渠道搞来的免费用品,牙刷、牙膏、牙线、隐形眼镜护理液、剃刀、除臭剂……

面对这么多“战利品”,Kate很是兴奋:“我狂爱免费赠品,我就是个‘超级免费赠品狂’吧。”
说着,她又拿出一小袋洗衣粉,打算洗衣服,当然,这也是试用装。她绝不会单独为了洗衣服而打开水龙头。
她把洗衣粉撒在衣服上,再把衣服放进浴缸里浸泡,同时开始洗澡。

短发洗起来很方便,还省洗发水。这头短发也是Kate亲自设计修剪的,原因很简单,去理发店需要花费掉几百块,必须省。
洗完澡后,再顺手把已经被洗澡水打湿的衣服洗了,拧干晾晒。

她从不用洗衣机、烘干机,也不去洗衣房。她觉得一来费水费电费钱,二来太伤衣服,还容易缩水,这种手洗可以让衣服穿得更久一点。

Kate不仅对自己抠,连人际交往上也依然坚守“抠门”精神。
她的一位外国朋友Matt,是在资格考试时认识的。他对于Kate的生活方式有所耳闻,好奇地带着女友Rose上门做客。
Kate表示欢迎,想给他们惊喜,认为这是一个介绍垃圾箱食品的好机会。
她拿出了一套扮演流浪者的行头,一件好多破洞的T恤和一条破旧的短裤。她觉得这身装扮可以博得餐厅经理的同情,让她随心所欲地翻垃圾。

Kate来到了一家餐厅门口,驾轻就熟地翻起来了垃圾桶。她很快就发现了整盒沙拉、意大利面、生菜、苜蓿芽、蛋糕……她尽可能挑选相对新鲜、干净的食物带回家。
“通常人们认为食物一过保质期就有毒,实际上我吃过过期好多天,甚至几年的,都没事。” Kate对这些过期食物遭遇被抛弃的行为很是不满,努力辩解着。
这次捡漏行动收获不错,Kate满载而归。

没错,即使有朋友登门,她也并不打算去购买新鲜食材,依然选择从垃圾桶里捡。
到了朋友上门的日子,Kate热情地带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家,并激动地讲述着家具的来历。
Rose环顾四周,房间又小又乱,闷热不通风。她感觉到头晕、窒息,不得不出去透气。
但Kate并不没有打开空调的意思,哪怕是为了客人,因为那需要花费掉好几百块的电费。

眼前的一切,让朋友们心生退却,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到了用餐时间,Kate端上了大餐,火鸡肉芦笋土豆泥、鸡肉炒饭。
Rose一看是锅大杂烩,瞬间没什么食欲。Matt尝了一口火鸡,明显是罐头食品,不太新鲜。
趁着Kate出去拿勺子,两人忐忑地问对方:“不会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吧?”之前参观厨房时,Kate曾介绍过自己的食物来源。
很快,他们便证实了答案。

Kate回来坐到桌边,询问口味如何,希望能再多吃一些,两人明显有些为难。Matt忍不住问道:“你从哪里搞来的这些食物?”
Kate笑着反问道:“惊喜。那你觉得应该是从哪里来的?”
“垃圾堆?” Matt尴尬地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
当确定刚吃的食物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Rose瞬间反胃想吐,起身去了卫生间。
Kate表示原本想给他们惊喜,没想到变成了惊吓。但她还是端上了饭后甜点,一块顶部凹陷,像被人动过的巧克力蛋糕。
两人出于礼貌,顶着心理阴影,小尝了一口。终于,用餐结束了,两人很快谢过Kate,仓促而逃,匆匆结束了这场拜访。

他们觉得Kate人很好,希望以后再见面时,可以在其它地方,能有新鲜食物的地方。
Kate知道他们想下馆子吃,可除非是别人请客,否则, Kate绝对不会出去吃饭。
不过,即便如此抠门,她也有坚守的原则:绝不会为了得到一个“长期饭票”而跟男人交往。

在拜访完Kate后,Matt觉得Kate很努力工作,却过得如此节俭,这种生活方式真的非常不可思议。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Kate之所以这么抠门,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更有选择的话语权。
2010年,Kate靠着自己的独家抠门秘笈,在哈莱姆区买下了一间价值20万美元的公寓,并且,仅仅用了9个月就还清了贷款。
有了这套房子,Kate不仅省下一大笔租房费用,还带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
她下一个目标就是再存更多钱,因为,只有看到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她的内心才会更加从容安定。

2012年,Kate因为“抠门”被美国电视台曝光,参与录制了《超级吝啬鬼》节目访谈。
节目一经播出后,有很多人不理解她如此极端的生活方式,认为她用几乎病态的节俭,在大都市里荒野求生。
但她依然我行我素,继续“抠”着过。比起人们的议论,她只想着存更多的钱。
而且,在多年捡拾垃圾的过程中,Kate早已学会了屏蔽外界的喧嚣,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始终知道,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这也是她“抠门”生活的一种收获?
老话常说,“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从古至今,节俭都是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歌颂的。
但是像Kate这么节俭到极致的人是极少数。

看到她的故事,很多人不禁思考:以牺牲自己生活品质为代价的节俭真的可取吗?
答案我们不得而知。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奢侈也好,抠门也罢,只要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做什么,要什么,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体验呢?
当然,比起“过犹不及”,一切都刚刚好,才是最好!
排版:小鹿
校对:华子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



点击阅读全文,全网首发头条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