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地产大佬,却在标榜独立人设,田朴珺为什么那么招骂




本文作者:池鸿
责任编辑:柳叶叨叨
2018年10月,67岁的万科前董事会主席王石,在美国参加了一个颁奖仪式。
当时,他获得了一个叫做“亚洲创变者”的大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用并不流利的英语说了一句:“Thank my wife Meme!”
“谢谢我的妻子Meme(田朴珺的小名)!”

一时间舆论哗然,这是王石首次公开承认他和小自己30岁的妻子田朴珺的婚姻关系。
这时候,距离这对老夫少妻高调宣布恋爱,已经过去了6年。
6年间,田朴珺从一个18线小演员,迅速摆脱了原有的阶层,以“王的女人”高傲地穿梭在上流社会的活动中。
她的人生,肉眼可见地发生了质的飞跃。
人们不免疑惑:为什么是她?论相貌、论名气、论出身,她哪一条都不出众,她凭什么会被地产大佬王石选中?

老少恋曝光成焦点
2012年初,一个不知名的女演员田朴珺,在网上发了一条微博:“终于吃到笨笨的红烧肉了,太好吃了!一口气吃了半锅。”

一个小女生晒日常,原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她这个日常却晒得不一般。
没过多久,地产大佬潘石屹在微博上说:“袁莉告诉我:王总(王石)恋爱了,天天给这个姑娘做红烧肉。我还说是谣言,结果网上全是王总的消息。”
更有网友赋诗曰:“一肉红烧天下知,赢得朴珺沪女心。”
对于王石的新恋情,一众大佬也都跟着调侃:
潘石屹的老婆张欣说:“王总恋爱了,操心的网友让我管好老潘,怎么就没人担心老潘呢?”
任志强说:“老潘无能啊,被张总公开调侃。”

可以说,这桩相差30岁的老少恋,让商界大佬和普通网友们,都兴致勃勃地过了个年。
毕竟在世俗的眼光里,女人通过恋爱婚姻挤入上流社会,总有点让人想入非非。
尤其是一个80后女演员,演过什么角色大家都没印象,却因为跟王石恋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个女子,她肯定不一般。

其实众人这样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在这之前,邓文迪和翁帆,都是因为嫁给了比自己大很多的成功男人,被舆论翻来覆去地评判。
而这个让众人各种揣度的女子,还的确是个有故事的女人。

成名前的灰色时光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田朴珺并不是个幸运的孩子。
1981年,她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父亲挣得不多,偏偏还有个根深蒂固的毛病:重男轻女。
平日里,她爸爸对她非常严厉,听到她嗲声嗲气地跟女同学说话,爸爸都会训斥她:“你不会好好说话吗?”
有一天,她无意间听到爸爸站在阳台上对妈妈说:“我做梦都想要个儿子。”

听完这句话,她哭了整整一个晚上,那一刻,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这辈子一定要比男人强。
从小不被重视的生活,让田朴珺的情商变得特别高,在姥姥家的几个表兄妹中,她永远是那个表现最好的。
但情商高,并不等于智商也高。
2000年,“数学水平差到没法见人”的田朴珺,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后来据考证是自费的高职班。
当然,不管是本科还是大专,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后来她根本就没有毕业。
上学的第一年,父母给了她4万块钱,两万交学费,两万当生活费。
但这两万块钱很快就被她花完了,因为只要大家一起出去玩,她总是争着花钱。
“我不好意思让别人请客。”田朴珺在她的书里这样说。
没了生活费,又不敢跟家里要,她只能自己想办法。
因为她外形比较出挑,她就到处拍广告挣钱。

可是拍广告必须要占用上课时间,她不得不经常缺课,而祸患也在这个时候埋下了。
毕业考试的时候,她照常走进了考场,但老师却毫不留情地告诉她:不要考了,你缺课太多,只能退学了。
这一幕,再次狠狠地刺激到了田朴珺,她不停地问着自己:为什么我的人生永远是灰色的?
那一刻,她已经暗下决心:这辈子,我一定要出人头地!

奋力搏出位的演艺生涯
从中戏退学之后,她一没金钱,二没本领,唯一的资本,就是一张还算好看的脸蛋儿。
那时候,香港的演艺圈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搭上了香港的大导演王晶。
因为没有名气,想要搏出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豁得出去。
所以她的第一部影片,演的就是一个性感的女警,身着惹火的吊带,上演了一场制服诱惑。

她的第二部,依然传承了这个戏路,在那部名叫《三更之饺子》的影片中,她扮演了一个衣着暴露的情妇,并且在影片里增加了“动作戏”。
如果在电影里暴露,还能称之为敬业的话,那么电影之外靠性感吸睛,可能就离非议和口水不远了。
有一次,她有幸和梁朝伟一起出演《韩城攻略》,虽然角色不大,但她却抓住了跟梁朝伟合照的机会,大火了一把。
那时候正值冬季,别人都是棉服风衣,捂得严严实实,只有田朴珺,穿着低胸T恤,在梁朝伟身边躬身下蹲,露出了傲人的事业线。

“田朴珺胸蹭梁朝伟”的新闻,一度飙上了热搜。
或许她的名字太不惹眼,没过两天,这件事就烟消云散了。
然后她又策划了C罗事件。
那是2007年夏天,C罗第2次来中国,田朴珺得知消息后,想方设法得到了给C罗送花的机会。
当天,她身穿性感吊带,趁着一个没人的空挡,跑上去抱着C罗亲了一口。
一条新闻再次把她送上热搜——《某N线女星强吻C罗》。
因为添加了“动作戏”,这次的水花明显大于上次,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田朴珺”这个名字。
但她也仅仅停留在被人“知道”,她靠拍戏而出人头地的人生,似乎遥遥无期。

搭上地产大佬王石
聪明的女人总是善于另辟蹊径。
在演艺圈出头太难,她开始把眼光投向商界。
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她认识了汤臣集团的公子,并跟着他一起做烂尾楼收购的工作。

那段时间,田朴珺的拼劲儿,不亚于每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
有一次,她去给客户送一份文件,为了亲手交给对方,她在秘书办公室一等就是三个小时。
后来,老板说要睡午觉,她只好出去等。
在四十度的高温下,她又足足站了两个小时,因为对紫外线过敏,她的脸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子。
最终,她饿着肚子、顶着满脸疹子把文件亲手交给了客户。
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她拿下的合同也越来越多,终于,她又认识了商界大佬冯仑。
2008年,冯仑组织一些商业大亨,来了一场浪漫的旅行,在陪行的美女中,就有田朴珺,那时候,她正就读于国内大佬云集的——长江商学院。

田朴珺的活泼开朗,很快引起了队伍中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王石。
在王石面前,她表现得勤奋而又好学,经常向这位老前辈请教问题。
或许,正是在认识了王石以后,田朴珺的内心,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2011年,她决定要去美国留学,而那一年,正好王石也动身前往了哈佛大学,他们又相遇了。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一个是年轻貌美、好学上进的女学生,一个是身经百战、历经沧桑的大老板,那种彼此之间的吸引,是难以名状的。
随后,“红烧肉事件”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那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王石都会去找她,这种浪漫而又甜蜜的“异国恋”,让他们的感情势不可挡地快速升温。

后来有人说田朴珺是“小三上位”,但是王石的妻子王江穗的微博显示,她和王石应该是和平分手的,她甚至还感谢了王石。
更有声音说,王石和妻子早已分居。
不管真相是怎样的,田朴珺这一路辛勤的操作,也算是求仁得仁、功德圆满了。

事业上开始花样折腾
如果此时田朴珺一心相夫教子,像其他嫁入豪门的女星一样,过上养尊处优的阔太生活,她绝不会一次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田朴珺的人生理想并没有就此止步。
因为做了“王的女人”爆火后,她开始了花样折腾,她的野心,也越来越鲜明地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
她一会儿做起了制片人、一会儿又重新拍起了戏;一会儿搞起了房地产,一会又做起了室内设计;一会儿出书,一会儿又频繁参加电视上的各种综艺……
更博眼球的是,她再次开启了新一轮的自我炒作。
2013年,她在《智族GQ》中发表了一篇《我的男闺蜜——你不知道的陈可辛》。

文章中,她把陈可辛描述成一个和她亲密无间的朋友,跟她绝交了三次,又每次都主动回头来找她。
他们可以24小时随时打电话,陈可辛会随时安抚她的坏情绪。
好像只有她,才是陈可辛在这个世上,真正的灵魂伴侣。
“男闺蜜”这个身份,本身就有点暧昧,再加上田朴珺的刻意渲染,很容易让人想象成“舔狗”。

但田朴珺的这波操作,很快就被打脸了,陈可辛直接对这篇文章回应说:“如果一定要说闺蜜,我只有一个,就是君如。”
陈可辛的正牌妻子吴君如也看不下去了,她也直接下场回怼:“不用理会什么闺蜜龟蜜,反正我知道他的心(和财产)都归me!”
也许有人会说,田朴珺刮蹭大佬惨遭滑铁卢,她总该吃一堑、长一智了吧?
但是吃瓜群众这次依然小看她了。
2014年,她如法炮制地写了一篇《75岁创业的褚时健》。
要说文章写得还算中规中矩,只是文章中的配图有点吸睛,她身着低胸T恤,双手抱着褚老的肩膀,巧笑倩兮。

只是褚老躲躲闪闪的表情,有些谜之尴尬。
最开始,人们纷纷慨叹田朴珺的人脉好逆天啊,连褚老都跟她这么亲密。
结果没过多久,褚时健本人亲自出面澄清:这张合影他是并不情愿的,主要是看在王石的面子上。
经历了这么多尴尬,田朴珺似乎并没往心里去,依然在秀人脉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毕竟,在这个游戏环节里,她也并不是输家,相反,她收获了史无前例的关注度。

我走我的捷径,你习惯就好
如果仅仅是折腾,她还不至于被群众一窝蜂地口诛笔伐,而此时的她,放出了自己最终极的杀招——炒作“独立”人设。
不管是在节目里、访谈里、还是在公众平台上,她都不断地发着声:
“我发誓这辈子不靠男人。”
“我是个颜控,爱情如果靠金钱来衡量的话,那就不是爱情。”
“我是凭着自己的努力才走到今天的。”

不明真相和明了真相的吃瓜群众,这回彻底怒了:你跟老男人谈恋爱、结婚一点错儿也没有,但你强行撇清关系、自证清白,你这是得了便宜卖乖。
她每澄清一次,群众就跟着嘲讽一次……
到后来,她不得不承认:“别人说,如果不是因为王石,那些人可能根本不认识我,这个我知道……”
但是承认归承认,她照例四处宣扬着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进、自己的十足够拼。
至于外界给她扣上的“独立婊”、“心机女”、“绿茶”的帽子,她一概充耳不闻,继续每天忙的团团转。
写专栏、做访谈、拍电视片……用她自己的话说,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脑子里,有块区域变蓝了。
当然,她也一度拿奖拿到手软:2013年女性传媒突破奖、2017年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2018年中韩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这些闪光的大奖,到底是不是完全来自于她的独立和才华,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今年6月初,有网友拍到王石和田朴珺,带着一个小婴儿在逛商场。
王石一会儿摆弄商场里的玩具,一会逗弄婴儿的小脚,田朴珺也不时开心地笑着,画面透着幸福和温馨。
面对这一幕,网友的以前的批评消失了,更多的慨叹老王真牛。
而讨厌田朴珺的,似乎也越来越少了。

其实我们仔细回顾她的逆袭之路,她说全靠自己努力,这个逻辑也没有错误。
一个从平凡人家走来、又被生活屡次挤压的女孩儿,她想出人头地这没有错;
没有金钱、没有人脉、她想靠最吸睛的方法搏出位,这也无可厚非;
即使是嫁了成功男人,但她的努力打拼,依然显而易见。
只是她选择了一条更容易成名的道路,她似乎走上了传统意义上的捷径,所以大众要求她,你要永远把那条捷径贴在脑门上。
但她没有,她认为捷径也是“径”,只是自己脚下的一条路而已,她就是要让别人看到路面上的自己。
毕竟,她在标榜独立人设的时候,她也真的在做了,那就是她最喜欢的方式。
人们常说,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就是一种成功,至于是谩骂还是褒奖,对她来说,还重要吗?
排版:小鹿
校对:华子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



喜欢娱乐影视类文章的朋友
欢迎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