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中,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结局如何,四人中究竟谁排第一?


河北四庭柱,并非《三国演义》中的说法,而是张国良在评话三国中首先提出来的。这四位庭柱排序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其中颜良、文丑被袁绍当成“宝贝”,是河北不可多得的上将,想当年在汜水关,华雄耀武扬威的时候,袁绍说出了“只要颜良、文丑有一个在,就不怕华雄嚣张”的话。
那么,正史上,河北四庭柱的结局如何?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中,究竟谁谁排第一?依据四人在正史上的战绩,分析如下。

颜良:被关羽所杀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出大将颜良,攻击白马。白马守将刘延抵挡不住,向曹操求援,曹操采纳谋士荀攸的建议,先佯装在延津渡河,诱使袁绍分兵救延津。然后,曹操亲自带骑兵,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打颜良一个措手不及。
曹操到达白马之后,派将军张辽和关羽为先锋,杀向颜良军队。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麾盖,让好朋友张辽掩护,他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在千军万马之中刺死颜良,又拔出腰间佩刀斩其首级,从容而归。袁军看到自己主将被敌人如此轻松斩杀,都四散奔逃,无人能挡得住关羽。

《三国志·关羽传》: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文丑:死于乱军之中
曹操在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后,回援官渡,途中经过延津,又打了袁军一个胜战。按理来说,曹军无论是人数,还是骑兵数量,都和袁军差距很大。曹军众多将领感到恐惧,想要撤退,而军师荀攸却认为曹军的机会来了。他的诱敌之计与曹操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曹操骑兵卸鞍放马,并乱扔军资器械。

袁军士兵看到如此众多的战利品,便不听主将文丑和刘备的指挥,四处抢劫军资器械。文丑和刘备一眼看出这是曹操的诱敌之计,可是急切之间,无法约束士兵们。曹操看到文丑军队大乱,于是令骑兵上马冲锋,大战文丑军队。这一战,文丑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连他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估计只有“跑得快”刘备寥寥数人逃出。
《三国志·武帝纪》: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张郃:死于木门道
张郃,字儁乂,原韩馥部属,后归顺新的冀州之主袁绍。他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了不少战功,升为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中,张郃被曹洪击败,无路可走时投降了曹操。
在曹操手下,张郃大展宏图,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战,屡建战功。如汉中之战中,主将夏侯渊被黄忠斩杀 群龙无首的时候,张郃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战后,刘备埋怨黄忠,怎么斩杀的是夏侯渊,为何不是更厉害的张郃。

太和二年(228年),张郃在街亭之战中,大破蜀汉马谡,取得街亭大捷,使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无功而返。张郃结局也是战死沙场,公元231年,张郃奉司马懿之命,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了埋伏,中箭而亡。
高览:下落不明
高览,在官渡之战战败后,他与张郃害怕袁绍追究责任,一同投降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在正史上,高览归顺曹操后,便没有了记载,也不知道是战死沙场,还是善终,结局不明。

结语
演义中,颜良和文丑排在“四庭柱”的前两位,颜良是最厉害的,文丑次之,而正史上却不是这样的。依据正史上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的战绩,可知张郃既是平话三国中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又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是成就最大的,自然也是最厉害的,排名第一。
正史上,并没有“河北四庭柱”这个说法,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的结局和演义中的有所区别。其中,颜良和张郃无论是在正史上,还是演义中,结局都是一样的。颜良都死于关羽之手,张郃都是死于木门道乱箭。
正史上,文丑并非死于关羽之手,而是死于乱军之中,可能是关羽杀的,也可能是其他人杀的。高览在正史上,并非如演义中般死于赵云枪下,而是结局不明。
朋友们,你们认为正史上,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大庭柱,谁排名第一呢?
前往“魁哥说三国”公号,观看更多三国精彩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