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天下之中,除了魏国、蜀国、吴国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便是燕国!据记载,燕国国民近百万,军队数量可达十万,而蜀国的国民也不过百万,所以说,燕国其实是一个不弱于蜀国的大国。那么如果蜀、吴、燕三国联合起来,群殴魏国,结局会如何呢?
燕国
很多人对燕国并不是非常了解,实际上这个国家是非常强大的!最开始的时候,东汉皇帝命令公孙度守辽东,后来东汉大乱,公孙渊便夺取了他叔父公孙恭的位置,成为了辽东太守,并以此为基础,着力发展,使得辽东的实力愈发强大,最终建立了燕国。
由于中原常年战乱,人口流失严重,而辽东相对平和,所以辽东的人口越来越多,这使得辽东受到了曹魏的忌惮,魏国不少人甚至建议处死公孙渊。这个消息被公孙渊发现后,他便开始了对曹魏的怨恨,并最终付诸行动,联合东吴,一同对曹魏使坏。
燕国人口近百万,军队近十万,完全就是个不输于蜀汉的强大势力,所以魏国对其也一直提防有加,只不过之前燕国表现得一直比较老实,并没有引起曹魏中枢的重视,直到后来燕国勾结东吴,图谋共同进攻曹魏的事情泄露,魏国才开始了对燕国的打击。
原文:今魏家不能采录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斗得行其志,听幽州刺史、东莱太守诳误之言,猥兴州兵,图害臣郡。臣不负魏,而魏绝之。
按照史书记载,其实燕国是主动示好吴国的,并且还给东吴赠送了赤马名貂,拉近了和东吴的关系。当时东吴的国君还是孙权,他一直在和曹魏斗争,突然收到燕国的联盟请求,于是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提议,最终孙权觉得联合燕国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于是开始和燕国、蜀国共同商讨,如何伐魏。
燕国结盟东吴,而且还时不时以各种物品资助东吴,这令曹魏非常不爽,于是魏国出动大军伐燕,然而燕国是一个不弱于蜀国的大国,所以魏国伐燕失败。恰好在这个时候,燕国出使吴国的使臣回报,说吴国看着强大,但是他们军队的实际战斗力不行,这令燕国非常沮丧,因为魏国近、吴国远啊,若是吴国实力不强,没法牵制魏国,那么燕国就会不断遭到魏国的打压,于是燕国又改变了策略,准备断却和东吴的联盟关系,重新和魏国修好。
燕国的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惹怒了孙权,从来都是孙权卖别人,还没有别人卖孙权,所以孙权决定起兵伐吴,只不过由于双方实在相距太远,所以讨伐燕国的计划,最终破产。不过自此以后,两国也失去了结盟的基础,最终燕国在和魏国的作战中,被打得国破家亡,彻底覆灭!
从历史记载来看,其实燕国一开始确实是打算和东吴、蜀汉联盟,共同对抗曹魏的,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联盟计划并未能成功。而究其原因,其实主要有两个!
一、信任基础差
在燕国主动联盟前,其实吴国和蜀国已经联手共同对抗曹魏好多年了,只不过这个联盟背后隐藏着许多的信任风险。原本蜀国对吴国是非常信任的,结果襄樊之战,东吴偷袭了关羽,抢夺了荆州,这令蜀国非常愤怒。也是经过此战之后,蜀国对吴国有了很大的戒备,双方再也不可能通力合作了!
诸葛亮当政时,虽然修好了和东吴的关系,但事实上,双方仍然在互相戒备,根本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燕国地处辽东,和吴国、蜀国相距都比较远,只能通过文书、使臣沟通,很多作战细节、战略谋划无法良好沟通,所以三方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统一协调。而且孙权背盟的名声天下皆知,很多人都对东吴提防有加,所以说三方的信任基础很差,根本达不到结盟的标准。
二、实力差
燕国之所以想和吴国、蜀国结盟,看重的就是这两国的军事实力,希望他们能牵制住魏国。可事实上,这两国的军事实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尤其是东吴,虽然其国力看似强大,但他们主要是水军强,陆军并不行,也就是说,东吴自保有余,而进攻不足,完全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盟友!
结语
综合来看,如果蜀、吴、燕三国结盟,群殴魏国,其实结局也是很惨的,最终仍然会被曹魏各个击破!原因很简单,一、三方的信任基础太差,无法做到统一协调;二、大家的实力都比较差,没有几个有能力对魏国伤筋动骨!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