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PTT培训,也就是讲师培训之类的,
也就是台湾人才会想到将这么简单的内容看成生意,
通过包装营销,
也真会有人会去购买这种服务。
当众讲演,任何人都会紧张,更何况是无意义的内容,故意布置和人为制造的压力。
就像一个笑话,
一个江湖医生让一个人用塑料袋装上早上的尿液带来诊所,
然后问:是不是很黄?是不是很混?
答案当然是“是”,
于是,这个人心甘情愿地购买了一大堆的药物。
@michni 2015-11-10 21:24:24
现在的工作不是挺适合楼主 又要做销售了?
-----------------------------
很合适,当不能长久。
培训师只是辅助工作,
后面的发展要么更专业,如法务和律师,
要么更直接,从市场创造效益。
一年不求变,
淘汰无人怜。
2015/11/12
1. 今日被强制平仓多银1手.
2. 目前持5手多银,2手多棕榈.
3. 到明年2/18日,积累工资,现金突破5万.
@静候佳音3 2015-11-12 16:27:51
地狱也就不过如此吧
-----------------------------
你咋会有这么多的感慨呢,
唯一能肯定的是,
你没有见过地狱.
这种生活不是地狱,而是天堂.
一个智力正常,四肢健全的幸运者(这世界有上百万人没有这种幸运),
在平凡的岗位上,
为了自己的一丝希望,
积累着财富,积累着经验,积累着体会,积累着才学,
慢慢地改变着职业,
慢慢地调换着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
那丝希望慢慢发芽,长大,最终成为现实,
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吗?
@michni 2015-11-13 16:50:16
确实天堂 但是天堂却有时间限制 晚一天财务自由 少一天平视世界的感觉
-----------------------------
贪婪使人愚蠢.
去看看麦克白,
这是我最喜欢的,
为了所谓的早一天自由,早一天平视世界,
一个人,
是怎么变成鬼的.
下面的话我没有恶意,
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
1. 首先我不是个白痴.
因为我能获得英国德国的双硕士,
我能在期货股票中投资二十年,
即便亏损也是当初积累的盈利.
2. 其次,你觉得我是个白痴.
你的情况我没有数据,所以无法判断.
3. 一个可能的结论,很可能你是个白痴.
少部分的白痴是恶意的,
大部分的白痴是好意的,
他们除了善良,只剩愚昧和无知.
沥青是最恶心的一种情况,
后续品种没有开发,
参与者看得到,却得不到,备受嘲弄.
周五周六一直到郊县出差,
直到今天才可以休息,
好在有太阳,终于洗了积累了两周的衣服.
静待周末司法考试的成绩,
无论是律师还是销售,
一定努力,
体验一段新的奇妙历程.
@英派斯 2015-11-15 20:18:25
@血盔甲 2015-11-14 18:46:36.543
下面的话我没有恶意,
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
1. 首先我不是个白痴.
因为我能获得英国德国的双硕士,
我能在期货股票中投资二十年,
即便亏损也是当初积累的盈利.
2. 其次,你觉得我是个白痴.
你的情况我没有数据,所以无法判断.
3. 一个可能的结论,很可能你是个白痴.
少部分的白痴是恶意的,
大部分的白痴是好意的,
他们除......
————......
-----------------------------
先不要醉,
我非常好奇,
你认为五十岁的人最应该做什么呢?
工资入账,银行现金达到了4万。
12月和1月继续储蓄,到2016年2月应该有5万现金。
然后,每个月的工资都转换成仓位。
刚接到了一位老总的来电,
给一个更好的工作。
但是,自己不愿意冒险,不愿意挪窝。
太懒。
等周五的司法考试成绩出来,
坚决变化,
要么全力转行律师,要么努力做两年销售,
不允许再浑浑噩噩,舒舒服服。
网络文摘: 为什么私募基金(PE)大都采用有限合伙制?
有限合伙制PE(私募)运行的现行法律规定有限合伙制PE是制度创新的产物,与私募股权投资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是最适合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源于美国而且是美国最主流的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其投资额占整个私募股权投资总额的比率大大超过了公司制和信托制私募股权基金。有限合伙制PE的法律基础主要是《合伙企业法》、《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关于设定主体责任的规定-—基金管理人 (GP)的无限责任及基金投资人(LP)的有限责任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对于有限合伙企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在有限合伙制PE中,资产管理团队以普通合伙人身份发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基金),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基金的投资人担任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资承担有限责任,这恰好满足了私募基金运作中对于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要求,将承担无限责任掌控管理权的GP与承担有限责任享有所有权的LP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的界定了GP与LG各自的风险底线。以此来促使基金管理人(GP)在进行基金管理以及股权投资的过程中时刻考虑到自己的无限连带责任,进而更加谨慎、忠实的履行其管理职责,更好的保护基金投资人(LP)的投资安全。
2、关于出资的规定——GP的劳务出资权利及LP的承诺出资制新《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但不得以劳务出资,而普通合伙人是可以以劳务出资的。"也就是说,[2]基金管理人作为GP,可以仅以自身的劳务作为出资加入有限合伙企业,即以管理团队对PE的专业化管理行为作为出资。这一法律规定大大降低了基金管理人的财产出资要求,吸引更多具有丰富股权投资经验的管理团队投身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提高了私募基金领域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更好的保障LP 的投资收益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样,进一步增加了GP与LP之间的互信互利,为基金组织的运作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此外,有限合伙制PE采取承诺出资制,无须像公司制PE一样有最低注册资本以及资金到位期限的限制,更不需要像信托制PE规定的资金需要一步到位。有限合伙制PE的出资只需通过合伙协议的约定,在约定期限内逐步到位即可,这样灵活的出资要求既缓解了LP的出资压力,又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避免了资金闲置的弊端。
3、关于合伙事务执行及利润分配的规定——GP与LP的职责分工及利润分配新《合伙企业法》还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一法律规定明确了私募股权基金运作过程中GP与LP各自的权限范围,在法律层面确认了GP的资金管理权,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专业化管理大有裨益。同时,法律赋予了合伙企业自由分配利润的权利,这就使得GP与LP在制定利益分配机制时,可以充分考虑到普通合伙人对外承担的无限连带责任以及其对基金进行经营管理所付出的辛劳,并根据实际的收益情况调整GP与LP之间的利益分配,这样的做法更加符合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原则。
4、关于税收的规定——合伙人层面的单税制新《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即合伙企业在企业层面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需在合伙人层面一次纳税,避免了公司制PE双重纳税的弊端,提高了整体收益水平。
5、关于财产份额转让的规定——LP出资的自由转让权新《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也就是说,有限合伙人只要以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的方式即可以转让其出资,而不需征得其他合伙人同意,其他合伙人对转让的出资并不具有优先购买权。这一规定给予了LP自由转让其出资的权利,使其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与投资计划及时进行资金调整。
@iamsmileboy 2015-11-16 23:03:10
事实上,我基本赞同你,包括很多人生观。但还是希望和应该更积极和反省地来面对投资和人生。
投资成绩和所谓的学历、证书,关联不大。不然那么多专家教授包括牛顿都投资失败了。
学历和证书,只是一个虚的标签,只代表我们曾经有那么几年在学习和在那个领域的理论考试,勉强及格。是另一种财富。讨论投资时,不必牵涉这些,实际投资时,更不必考虑这些。
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曾经取得多大成绩。所有一切努力......
-----------------------------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回帖。
其次,我们应该都会承认这么个前提:
你观点正确,不代表我观点的错误。
相互对立矛盾的观点,可以而且应该共存,否则人类只剩下争辩和杀戮了。
最后,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1. 你认为学历和背景不重要,是你弄错了期货和职业乃至于生活的关系。
期货是职业的一部分,职业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
医学和心理学有句名言:
重要的不是一个人得了什么病,重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得了这个病。
你这么认为的原因,要么你的硬件有问题,要么你的软件有问题。
2. 我心情真的非常愉快,生活非常安逸,当然,也会存在各种烦恼。
你之所以会看到挫折和遗憾,因为你看到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我的贴子只是一面镜子,就像心理咨询师只是一面镜子。
3. 一年的投资成功让你觉得应该谦逊,应该反思,应该善意,应该卑微,
这是因为你太过肤浅。
4. 很多的道理我懒得说,很多时候说也没有用。
我的帖子会一直持续,你一定会看到结局。
这是一本好的教材,也是一幕伟大的戏剧,
不但给将来的自己,也是给所有关注的人。
电脑上推送了一个贷款网站: 宜人贷,
进去看了一下,2万贷款12个月,每月还710.79, 总数为25588.3。
5万贷款12个月,每月还1776.97, 总数为63970.76
以我目前收入,能接受的极限可贷10万,每月还3557.25
基本上利息不到30%。
想起2008年的时候,香港的渣打银行也推行过个人信用贷款,
当时也动了一下心。
如果当初付诸行动的话,现在估计早已经亏损累累了。
也算是一个选择,一把双刃剑,不知道割开的是谁的喉咙。
期货投资三条军规:不融资,不坐庄,不重仓。
若有若无,
时对时错。
差点上当,
电脑里推送的贷款数额不对,
贷款利率应该在24%左右,
目前绝对不考虑。
选择好的职业,等待转换的时机,
在等待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
才是目前要做的事情。
两个月又懒懒散散地荒废了,
无须可惜,非常舒服,以后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