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见到抄电表的了?


文:诗与星空(ID: SingingUnderStars)
 
在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建设过程中,中国的电力已经成为全球行业领先者。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远程抄表,不仅如此,很多偏远荒凉的需要人工去巡查的变电站也实现了无人巡检。一方面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还保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
 
在A股中,为电力行业提供配套产品的上市公司也经历了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过程。技术水平达不到的企业,被市场淘汰。
 
新联电子(002546.SZ)是一家为电网提供用电采集设备的上市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核心产品均围绕电力行业。
 
2022年3月,新联电子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1.72%。

 
01

营收下降利润增加

 
需要留意的是,公司的营收不仅是比上年同期下滑。2011年刚上市的时候,公司营收规模就达到了4.68亿元。经过十年的发展,怎么还不增反降了呢?
 
蹊跷的是,公司在年报中对营收规模下降的原因只字未提,反而强调:把握行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积极开展产品和技术创新,努力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效率,巩固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优势,继续推进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
 
公司核心业务分三部分,一是采集器,销售额2.54亿元,占比55%;二是电力柜,销售额1.18亿元,占比26%;三是电能云,销售额4300万元,占比9%;其余业务合计占比10%左右。
 
公司分产品线的毛利润为9929万元,其中绝大多数来自采集器,金额为8957万元。一般情况下,考虑到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等因素,净利润要远小于营业利润,公司的净利润却是分产品营业利润的两倍多,是如何实现的?
 
02

利润严重依赖理财收益

 
据公司利润表,投资收益高达2.16亿元,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其中,1.95亿元是理财收益。
 
和上年相比,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理财收益几乎翻了一番。
 
先撇开公司正常经营利润不说,理财收益翻番的前提,要么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翻了一番,要么是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大致翻了一番。
 
在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固定且公开透明的情况下,收益率翻番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呢?
 
资产负债表显示,2020年底,理财产品(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4.3亿元,2021年底为21.4亿元。二者区别不大,理财收益怎么可能差距巨大?
 
原来,公司购买的不是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以券商理财产品为主。这种理财产品高风险高收益,甚至还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笔者查了一下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记录,发现2019年之前,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2020年后,开始购买激进的券商理财产品。
 
对于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管理,笔者还是建议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确保资金安全,降低风险,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经营上。如果靠理财赚钱,投资者为什么不自己去买理财?在A股历史上,曾经多次曝出上市公司购买私募理财血本无归的案例,你看中的是它的收益,它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历年财报显示,新联电子从上市以来业绩平平,买理财的本金哪来的?
 
2016年公告显示,公司进行了增发,募资大约13亿元。募资用途是发展电能云业务,但从购买理财的操作看,该业务至今未完全正式落地,根据2021年年报,对募资用途部分调整后,预计2024年完成。
 
这算不算割了机构投资者的韭菜?
 
这也给上市公司募资用途的监管提出了挑战,笔者在分析上市公司募资用途的时候,发现不少上市公司上市成功后,募集到的资金被挪作他用。对此并没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条款,上市公司只需要开个董事会发个公告就可以变更。
 
这种操作存在着损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可能,应进一步加强监管,避免上市公司“合理”利用规则任意操纵募集资金的用途。
 
03

核心产品销量断崖式下滑

 
在年报中,公司自夸式介绍2022年业绩预期的时候,不小心透露了2021年营收下滑的原因: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业务2021年末结转至2022年的合同额2.80亿元,相比2020年末结转至2021年合同额1.68亿元增长66.67%。
 
原来上年结转的订单不足,导致公司营收下降。
 
2021年,公司用电采集系统销售了62万台,而2020年销售了153万台,销量下降近六成。这意味着,公司在2021年失去了大量的订单。
 
结合数据来看,失去订单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国家电网在不同年度内的采购不均衡,导致2021年采购量较少;二是公司中标量少于竞争对手。
 
笔者认为,后一种的可能性非常大。以公司2021年11月25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为例,收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国网物资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通知公司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年第四十八批采购(营销项目第二次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招标编号:0711-21OTL14422021)的中标单位,共中4个包,中标总金额为6200.91万元。
 
顺藤摸瓜查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年第四十八批采购(营销项目第二次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发现,该采购中标单位数百个包,有几十家企业中标。
 
不难发现,对国家电网的过度依赖,让新联电子的营收规模缺乏可靠的成长性。一旦国家电网的采购出现了偏差,公司的经营就难以为继。
 
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多元化转型。
 
04

缺乏多元化转型的未来

 
公司2016年增发的时候,应该是真的想做电能云。
 
据当时公司的公告,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覆盖2万家用户的配用电监测云服务、4000家用户的运维检修服务和1000家用户的节能改造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公司从智能配用电设备及系统供应领域向电能综合服务领域的拓展,使公司跃上新的发展台阶。
 
截至2021年底,电能云的用户数已经达到15100家,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实际上并没有投入那么多资金,所以公司有大把闲钱购买理财产品。
 
根据公司年报,募集资金预计花到2024年,发展到45000家用户。
 
但是,公司预期花十几亿元建设的项目,带来了多少业绩呢?
 
2021年全年该业务板块营收只有4371万元,不足公司全部营收的10%,远低于2020年甚至2019年。公司寄予厚望的新业务,因为缺乏足够的毛利和用户体量,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和电能云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公司原本设想,用户无需购买设备,由公司提供设备,进行勘查、方案设计、安装、运维等服务,用户只需支付服务费就能获得相应的数据服务。然而,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力客户对自己数据安全性的要求、电能云和其他云计算平台(如阿里云、腾讯云等)相比性价比的要求等原因,导致公司的产品价格压力较大,无法实现较好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公司尚无成规模的多元化转型产品。
 
05

分红和减持

 
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南京新联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上市时持股58.56%。经过多年的减持,如今持股比例只剩下37.39%。
 
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上市以来,每年筹资性支出中,分红和利息支出非常高。
 
因为现金充裕,公司几乎没有借款,利息支出可忽略不计,其中主要为分红,近五年来公司分红高达3.3亿元,差不多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一半左右。
 
一边减持,一边分红,却转型乏力,这是过度依赖大客户(年报中五大客户虽然占比不高,但公司的大客户均为国电分支机构)的企业的弊端,缺乏壮士断腕的勇气。即便是账面资金充裕,宁愿坐地分红,也懒得拼尽全力转型,导致公司难以转型成功。
 
虽然年报中提示2022年结转的订单量要比2021年更为可观,但是公司常年缺乏新的业务线,导致缺乏成长性,只能长期依附国家电网,很难让投资者对未来抱有期待。
 
(声明:本文首发于《证券市场周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