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婆婆的腿,二婚老公拼命宠我。



插画师|如月  文|刘小爱
错过前两天故事的宝宝,点这里哦:
我爸带小三上门,我把她毁容了。
我花10年,睡了残疾男邻居,过程太曲折了。
01
我妈被查出乳腺癌那年,我才3岁。
3岁的孩子,应该是记不清什么的,但我爸和我妈抱头痛哭的那一幕,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忘不掉的可能是他们传递给我的感觉吧,慌乱无助,悲伤绝望,还有无可奈何的不舍,这些,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在那个年代,患了癌是相当于被判了死刑的。
我妈不想治,怕人财两空,不管我爸怎么努力哀求,她都不肯住院。
后来我爸没招了,只好分别给我姥姥,奶奶都打了电话,让她们来帮着劝下我妈。
我奶奶在接到消息的第二天,就背着大包小包来了我家。
但是我姥姥却没来,她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姥爷没了,我妈的事她管不着了。
姥爷和姥姥是重组的家庭,我妈是姥爷的孩子。姥姥还说,她老了,以后有什么事也不用通知她。随后给我妈汇了500块钱。
我妈捏着那张汇款单,泪如雨下。
奶奶抱着我在边上骂她,哭什么,该治病就治病,你以为你死了,就没事了?你妈不管你了,你还能对着我哭,你不要织织了,织织和谁哭去。我告诉你,你要是死了,我就把织织送福利院。
织织就是我。
我妈抬头看了我一眼,哭得更是肝肠寸断。
奶奶又铿锵有力地吼她,哭有什么用,想活命就去医院找医生,你在家里哭死也没用。
所有人都不敢在我妈面前谈生死,只有奶奶一天八百遍大张旗鼓地说。
她给我洗澡,说哎呀,可怜的小织织,以后就是没妈的孩子啊。她给我喂饭,说多吃点儿,以后去了福利院啊,可吃不了咱这家里的饭,你那狠心的妈啊,宁死也不要你。
说着说着,我妈也不哭了,她的眼里,除了哀伤还多了些若有所思的东西。
又过了几天,我爸从外地出车回来,我妈主动提出了住院。
我妈入院那天,奶奶似乎比谁都高兴,我记得,她给我买了医院门口的糖人,还带着我去住院部前的草坪上玩。
正是春天,风吹得暖暖的,奶奶坐在木头长椅上,明明是笑着的,但眼眶潮湿的似要落下泪来。
02
其实,我妈和奶奶的关系,一直都不算融洽。
我爸是货车司机,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高收入,他长得又好,家里经常有媒人上门。奶奶也一早就给他看中个本地家境殷实的姑娘。但没想到,我爸出车到陕西,车在榆林抛锚耽搁了半个月,然后再回来时,就带着我妈。
奶奶不希望我爸找外地媳妇,又嫌我妈瘦,所以从我妈第一次进门,她就没给过我妈好脸色。
但最终,还是没拗过我爸对我妈的执着。
婚后,我妈想把家搬到县城,我爸知道她遇事喜欢往心里装,怕自己出车不在,她在家和奶奶闹矛盾,也就答应了。
就因为这个,奶奶对我妈的憎怨更深了,爷爷早逝,她拉扯大三个儿子,我爸是最小的,一直被她捧在手心里长大,但现在为了我妈连家都不要了。
那几年,她们俩除了逢年过节,几乎都不怎么见面。
所以,我妈入院后,一听我爸说奶奶要给她陪床,多少是有些尴尬。
但也没办法啊,医院大把大把地花钱,我爸为了多赚点钱,只能多出几趟车。
03
我妈入院后,很快就做了左乳改良术和腋下淋巴清扫手术。
接着是痛不欲生的化疗,那种痛苦没经历过的人大概永远也无法想象。
是奶奶寸步不离地守着她。
她熬软烂的粥,煮各种汤每天往医院送,为了能让我妈多吃口饭,街上碰到什么冒香气的东西都会买一点回来,我妈是陕西人,爱吃面,奶奶就经常变换着花样擀细面条。
但实际是,我妈吃什么吐什么,吐到胃黏膜撕裂,吐出来的水里都带了褐色的血。
同病房的人说奶奶,不用送饭了,都浪费了。奶奶笑着说没事,生病不吃东西怎么扛,能吃一口也算。
奶奶每天要陪我妈输液,做了饭往医院送,还得接送我上幼儿园,她不会骑自行车,只好一天六趟坐公交,公交站牌离医院是有一段距离的,她为了不耽误事,一下车就是小跑。
我妈很感动,除了我爸,她从没体会过来自家庭和亲人的温暖。所以,她拼命地感谢奶奶。
但没想到被奶奶怼了回去。
奶奶硬邦邦地说,谢啥,你以为我是为了你啊,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我儿子,我孙女。
但是,末了,她瞅着我妈因失落而低垂的眉眼,声音又柔下来:这化疗我看着也难受,你要想哭啊就哭一哭,咱们能坚持就多坚持几次,你还这么年轻,路长……
奶奶话音未落,被化疗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我妈,就抱着被子埋着头泣不成声了。
奶奶默默地走过去,揽住了她的肩膀。
那个时候,她们都还不知道我爸已经出了事。
04
我爸是在从榆林返回时,因疲劳驾驶把车开下山沟的。
车毁人亡。
奶奶在家里得到消息,直接就晕了过去。
两个叔叔赶紧把奶奶送到了医院,奶奶在医院醒来后,嚎啕大哭,她闹着要去看我爸的遗体,但因为事故惨烈,叔叔们没让。
他们也瞒着我妈,两个婶婶轮流给我妈送饭,撒谎说奶奶回老家有事,过几天才能来。
但终究是瞒不住啊,相爱的人心意想通,大苦大难定会有所感知。我妈开始念叨我爸的出车时间长,又念叨奶奶回去到底有什么事。
直到她又一次化疗间隔出院回了家,这才知道真相。
是锥心之痛,我妈用双手捂着自己的胸口,蹲在地上干嚎,她双眼通红,却流不出泪来。
婶婶们劝不住,奶奶从床上挣扎着爬起来,把我妈抱进怀里,我妈这才哭出声来,她的泪混着奶奶的泪,铺天盖地的痛。
此后,奶奶和我妈带着我,三个女人,相依为命。
家里没了收入来源,我妈还得去医院化疗,奶奶没文化也做不了其他,只好弄了个小车,开始卖糖葫芦。
从前她就是靠走街串巷卖糖葫芦养大了我爸,现在又靠这门手艺养活我和我妈。
那段日子很苦。我虽小,但仍记得家里像被乌云笼着,但好在有奶奶这个主心骨。
她怕我妈太伤心不利于病情,趁着我妈去医院,把我爸所有东西,包括遗像都打包送回了老家,等我妈回来,这个家,已没有我爸的一丝印记。
这次,我妈没哭,她明白,奶奶这么做是为了让她振作,她不能辜负奶奶,何况她还有我,她不能让我没了爸,再没了妈。
05
我妈前所未有的斗志昂扬。
她依然吐得翻江倒海,但只要稍有精神,她就使劲吃东西,下地走动。
奶奶一开始照顾我妈,是因为我爸,所以无可奈何。但经历这次意外,她没想到,貌似娇气瘦弱的我妈能这么坚强,不知不觉中眼里也多了些疼惜的赞赏。
化疗结束后,我妈又吃了一段时间药,因为积极配合治疗,身体恢复得很快。
她很心疼奶奶那么大年纪还得出摊,可身体又不允许她出去帮忙,只能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饭洗衣,每天晚上,她还带着我和奶奶一起串糖葫芦。
老少三代女人守着小小的厨房,她们洗水果,串签子,熬糖浆,我在旁边偶尔的捣乱。
奶奶给我妈讲她年轻时的事,我妈给奶奶说她小时候在榆林的生活。有关我爸的话题依然绕不过去,但她们互相安慰打气,终于从一说就痛的想掉泪,到平静坦然地接受了现实。
快乐由两个人分享,会加倍,伤痛由两个人一起分担,也真的减了半。
我上一年级时,我妈去了一家书法培训机构打工,活不多,平时帮老师们管一下学生,收作业,开关门,打扫。
她很好学,稍有空自己也拿着毛笔练,一段时间下来,竟也像模像样,有时老师有事不在,她还可以顶替一会儿。
那个时候,奶奶已经没法出摊了,她的腿疼得走不了路,也一天比一天弯。我妈带着她去看了好多医生,医生说这是风湿性关节炎,除了缓解疼痛,似乎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一到变天,奶奶腿疼的时候,我妈就带着给她揉腿,揉着揉着我就打瞌睡,再醒来,灯光下,我妈还在奶奶身边,两个人细细地说着话,她的手也一直都没停过。
后来,奶奶提出了回老家,她说我妈现在身体挺好,按时复检应该就没事了。她也放心了,待在这里花钱多,还得拖累我妈照顾她。
但她才一说要走,我妈就红了眼眶。
这几年,我妈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叫妈,那一声妈里,包含的是什么呢?
是安定,温暖,幸福,依靠,还有全力以赴对抗这个世界的勇气。虽然这个妈不是亲妈,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我妈开始四处打探中医和偏方,后来,有人给她推荐了一个老中医,据说技艺高超,治好了很多人。我妈马上打听了地址,第二天就带着奶奶上了门。
然后,她就遇到了赵志诚。
06
赵志诚是老中医的二儿子,平时在诊所帮忙,他看我妈带着奶奶,又带着我,老的老少的少,一个人手忙脚乱的,就常去搭把手。
我家离门诊较远,我妈每次出门都提前做好饭装饭盒,然后中午借赵志诚家的锅热一下。
因为扎针治疗的时间长,中午在诊所吃饭,借锅热饭的人很多,但赵志诚每次一看到我们三个人凑在一起吃饭,就会端着碗过来坐一会儿。
他说喜欢我们一家亲密的氛围,那个时候,他还以为我妈是奶奶的女儿。
我妈出于礼貌,也没明说,只是给赵志诚让饭,赵志诚一开始没好意思吃,后来时间长了,也就不客气了,他说我妈做的菜特别好吃,他很羡慕我能每天吃我妈做的饭。
能坐在一起吃家常菜唠嗑的人,一定是脾性相投的吧。
在吃了很多次饭后,我妈悄悄地添了个饭盒,里面是我和奶奶都不吃的辣子白。
但赵志诚吃得很香,我的书包里也开始时不时的出现赵志诚买给我的书和文具,还有各种老人才吃的软糕点。
奶奶是从秋天开始扎的针,到第二年春天时,赵志诚悄悄地和我妈表了白。
他曾有过一段婚姻,但只维持了一年,便因性格不合分开了。他说他一直都渴望有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我妈这里找到了。
我妈没同意,但也没拒绝。
她给赵志诚讲了奶奶的事,她说,她早就想好了,她这一辈子,可以不结婚,但一定要给奶奶养老送终。
她说她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生母给的,一次是奶奶给的。
当然还有我,我妈身上的担子很重。
但这并没有吓倒赵志诚,第二天,他就等在了楼下,来接奶奶扎针。
一切都没有瞒过奶奶的眼睛,奶奶握着我妈的手,悄悄地说,这小伙子靠谱,你呀,别老呆傻呆傻的。
我妈的脸红得像五月盛开的花。
07
我妈和赵志诚是在相识后第二年夏天结的婚。
结婚那天,奶奶一早就穿着大红的中式礼服坐在首席上。当司仪说向父母跪谢敬茶时,我妈把奶奶扶上了台。
她跪在奶奶面前,缓慢地磕了三个头,那是我见过的最隆重的磕头,像是将这些年所有对时光的感恩和温柔都包含了进去。
她恭恭敬敬地把茶举过头顶,敬给奶奶,她轻轻地唤了声妈,便哽咽着,再说不出任何的话。
有人说,人生吃的苦都是定量的,有的人先甜后苦,有的人先苦后甜。
我妈大概是属于后一种。她经历了重病,养母的抛弃,我爸的离世,但她遇到了善良的奶奶,和婚后一直宠她如命的赵志诚。
在我上初中那年,她竟然还给我添了个妹妹。
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说姐妹俩好,以后长大有个帮衬。
其实这些年,两个叔叔对我家也常有帮衬,奶奶常说,一家人就要抱团,遇难一起扛。
奶奶年纪渐大,他们也一直想把奶奶接回去,但奶奶总说她住惯了,不想走。是的,岁月漫漫里,她早已习惯了和我妈在一起生活。
时光一晃就是风平浪静的十几年,我读书,工作,恋爱,结婚。
2020年底,得知我怀孕后,奶奶想来看我,我妈就带着89岁高龄的她到了河北,这些年,因为我妈的精心照顾,奶奶除了关节疼痛,身体一直都还算硬朗。
但没想到,yi情突如其来,所有人都待在家里隔离。
我们三个女人就又像从前那样,守在厨房里研究吃的,顺便聊天,然后就有了今天这篇故事。
我想,在这个严冬里,只有这样的温暖才能抵御凛冽的寒风吧。
下一年里,希望我们每个人温暖如风。
ps:最近阅读惨淡,看完给若鱼点在看分享哦~
往期精彩
我爸带小三上门,我把她毁容了。
我花10年,睡了残疾男邻居,过程太曲折了。
好物推荐,点击购买
头上抠下的“白泥”,居然不是头皮屑?脱发头油都是因为它!

羽绒服干洗剂,买一送一~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