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的革命先辈身上都有着艰苦朴素、顽强奋斗的品质,而这样的品质非常可贵,如果后代可以传承,那对家族来说都是一项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很多的家庭都注重家风建设,在良好的教育和家风的影响下,后代才会更加有作为。张宗逊就是这样一个注重家风的人,他是开国上将,对革命有着巨大的贡献,同时他教育出来的孩子都非常有出色,其中一个更是比他还厉害,今天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对父子兵。
张宗逊出生在1908年,虽然他出生的地方是个小山村,但是他父亲是个文人,因此对他的教育丝毫没有放松,让他从小就去私塾念书,想要儿子变成一个有文化的人,今后才能有出息。但当时时局不稳,想要靠读书出头是不太可能了。于是在15岁的时候,张宗逊考入了黄埔军校,励志要成为一个军人,他放下了手中的笔,拿起了枪,想要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改变中国的命运。在校期间,张宗逊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学习到了许多的战术技巧,为他后期的建功立业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虽然当时处在黄埔军校,但是张宗逊并没有倾向于国民党,而是更加认同共产党的思想,于是成为了一名早期的共产党员,从此踏上了漫长的革命之路。从北伐战争到秋收起义,张宗逊一直紧跟党的步伐,面对国民党的打击,他不屈不挠,一直坚守着共产党的信念。1927年,他在偶然间成为了毛泽东警卫排的排长,从此便开启了保护毛泽东的生涯。虽然是主席的保镖,但是他同样是革命的功臣,为了宣传革命,壮大根据地不断地奋斗着。
张宗逊参加了无数次战斗,获得了无数次的胜利,毛泽东对他评价颇高,认为他是一个有勇有谋,值得信赖的革命党员。张宗逊经历了整个革命历程,体验到了其中的艰辛,认识到胜利的来之不易。当看到一个个战友牺牲,让他觉得格外心痛。因此他一直不忘初心,从始至终都做到了坚守原则,秉持革命的精神,让子孙后代都永远记得这一段艰苦的历史。开国之后,张宗逊凭借出色的功绩成为了上将,并且为了新中国的建设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张宗逊有两个儿子,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深受革命精神的感染,立志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尤其是他的小儿子张又侠,一直对革命者十分崇拜,每次听父亲讲革命故事的时候,都特别感兴趣,并暗暗发誓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军人。于是他18岁就选择入伍,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士兵。当然,他并没有利用父亲在军界的影响来提拔自己,而是选择隐瞒身份,做一个边境的小士兵。他靠自己的努力在部队奋斗了十几年,慢慢得到了擢升,最终升到了上将的军衔。后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做到了副国级的干部,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让父亲深感欣慰。
无数的革命者对自己的后代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因为他们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过程的艰辛,了解胜利的可贵。因此教育后代时也会秉持革命的精神,让他们拥有过人的意志,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成就非凡的人生。张宗逊一家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所谓虎父无犬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好的家庭教育能为后代指引方向,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更多精彩内容:
她是林彪的长女,从小生活坎坷,曾出面替父亲谢罪,生活十分低调
她是叶剑英的长女,邹家华副总理的妻子,今年93岁,身体依然健朗
他17岁入党,曾三次入狱,九死一生,晚年说出:我永远是毛主席的学生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