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数近代百年中国历史,诞生过许多让人心生敬佩的革命先辈,华国锋便是其中一位。
当看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和备受欺凌的老百姓,就决心投入到这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去。当时,日本鬼子大肆侵略,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华国锋看着这正在发生的惨状,心里非常为国人悲痛,于是,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党员,顺利进入了当地的抗日队伍。考虑到以自己尚不能完全与凶残的日军对抗,他开始巧妙深入敌人后方,集合当地老百姓原本零散的力量,提高他们的作战水平,采取游击战的方式多次打退了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之后,他又在带领根据地人民打土豪,推进土地改革,加强了与人民的联系,为解放战争孜孜不倦地出力。
“作战”在一线
时间来到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整个中国尚处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一切百废待兴。在当时,中国受到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在经济建设方面也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面对这种困难,华国锋同志选择以身作则站在建设的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投身于工作当中。
1976年,群众十分爱戴的周总理去世。那个时候,“四人帮”依旧在祸乱,华国锋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开始主持党中央的日常事务,努力稳定当时动荡的社会。终于,在他的经手下,四人帮的阴谋被彻底粉碎,国家的发展自此开始走向正轨。在"四人帮"倒台以后,留下了许多有待解决的后续问题。华国锋同志主政期间,大力推进风波后的清算工作,努力平反冤假错案,为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和知识分子正名。同时,他还着重倡导要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建设水平,从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不提官,来者是客”
靠着这样积极务实的工作态度,他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一致认可。所以,退休后,尽管已经不再深入参与党内政务,仍会有一些党内高层慕名前来拜访,希望能亲自看看德高望重的华老一眼。
这天,一位还在任上的领导带着她的秘书上门。这位领导显然来头不小,举手投足之间都是精英的风范。紧接着,站在门口的的秘书怕华老拒绝他们拜访,随即要将上司领导的官职报上。没等开口说完,华老脱口而出一句:不提官,来者是客。
这话听着稀松,却是举重若轻,言语之间,都是华老淡泊名利的态度。话音刚落,三人都不由得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领导和秘书更是惊喜,心想:原来华老是个这么随和的人啊,都不在意什么官位不官位的,佩服佩服。说罢,二人进门就座,彼此得好生愉快。
结语
作为曾经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华老确实是个大人物。换做常人,哪怕是个小官都可能总想拿出来炫耀,可华老则相反,对这些是身外之物的名利,他早就看得明明白白。当年他青春年少时,他就立下了要为人民百姓努力奉献的理想,要和他们站在一起,一起吃,一起住,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六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见惯了太多大风大浪,深知人民群众才是自己始终追求服务的对象,才是当初驱使自己投身革命的原因。所以,一旦有客拜访,华老从不摆什么架子,来者即是客,提了什么名利反倒显得生分。
华老的一生就是秉持着这样宠辱不惊的态度,从努力建设新中国再到安详平和的晚年生活,这位前辈诠释了何为真正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