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军衔家庭:她自己是中国首位女中将,父亲元帅,丈夫上将


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虽然我们现在常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在漫长的古代历史里,女人的地位一直都不高,常常都被当作男人的附属品。不过,尽管古代女性地位低微,但依然涌现了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不管是北魏时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还是宋朝名将梁红玉,她们都是值得让我们敬佩的女性代表人物。而到了近代历史,因为国家动乱等问题,更是涌现出了无数值得我们尊敬的女战士,她们为革命做出的贡献,绝不输于任何男人。而我们今天要说到的中国首位中将—聂力,就是这样一位巾帼英雄,她不仅自己优秀,而且父亲和丈夫更是元帅和上将。

聂力是在1930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父亲是新中国有名的十大元帅之一聂荣臻,至于母亲张瑞华,也是一位值得让人尊敬的革命女战士。在上世纪30年代时,正处于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候,父亲身为革命人士在党组织里面担任重要职位,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陪在家人身旁,就连女儿出生也没机会陪在身边。等到女儿一岁大的时候,革命形势突然发生转变,聂荣臻不得不离开上海奔赴革命前线,考虑到女儿年幼的关系,只能留下妻子在上海照顾女儿。

而在丈夫离开了之后,张瑞华也和女儿留守在了上海,她经常参与一些地下革命工作,后来有一次因为叛徒出卖被国军捉住了,就连当时年幼的聂力也落在了他们手上。那时国军还对张瑞华来了一番严刑拷打,直到确认无法从她嘴里撬出什么消息,这才放了她们离开。而在经过这一次叛变之后,给上海的地下组织带来了非常大的打击,为了更有效地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不得不进行阵地转移。而张瑞华虽然不畏惧牺牲,却不得不顾虑仅有五岁的女儿,于是只能找人帮忙,把女儿寄托给别人照顾。

就从这开始,聂力经历了十年无父无母的生活,她甚至渐渐模糊了对父母的记忆,一度以为自己是孤儿。那时候,她被寄养在一个大家庭里,家里的生活环境也特别不好,为了帮补家里生活,她小学都没有上过,就出来工作了。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聂荣臻和张瑞华才接回了聂力,第一次时隔十年见到自己的父母,聂力整个人都愣住了,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孤儿。而她虽然缺失了多年的父母关怀,可在她了解了父母离开的原因之后,却善解人意地表示了理解。

后来在与父母相处了两年之后,17岁的聂力向父母提出了一个要求:“爸妈,以前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我没有机会去读书,我连小学都没有读过,现在我想从小学读起,补回以前的差距。”
17岁跑去读小学,在很多人眼里或许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聂力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后来还成功考上了师大女附中。
在附中毕业之后,她又顺利考上了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当时她立志要用知识来报效祖国,要增强祖国的军事和国防力量。而在苏联学习期间,她除了努力学习知识之外,还在这里遇上了她的爱情,与同校的丁衡高结识相恋,还成为了夫妻。

直到1960年顺利毕业之后,她回国成为国内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的成员。接着,聂力又凭借着实力成为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她丈夫丁衡高也在清华大学任职,还身兼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他们夫妻两人都为国家的导弹和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嘉奖两人的功劳,在1988年的时候,聂力被授予少将军衔,到了1993年的时候,她直接成为了中将,当时还是国内第一个获得中将头衔的女人,而次年之后,她的丈夫也晋升成为了上将,可以说满门都是值得让人尊敬的爱国之人。

其实从聂力的成功可以看出来,学习是无分年龄与性别的,只要我们肯下苦功,我们就有机会获得成功,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也能够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祖国未来的半边天。
更多精彩内容:
她是毛远新的女儿,长得美丽动人,却因误诊而失聪,如今是个画家
王光美第一次见到林彪,说他不像统率大军的将军,长得太秀气了
他是二野的三号人物,看见自己照片与刘邓并列,赶忙令人摘下来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