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大业牺牲了很多,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血肉换来了民族的解放,是最可敬的人。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奔波劳碌,很少有时间和家人相处,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不能教育好孩子。相反,大多数的革命先辈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成长得非常优秀,毕竟身体里面有红色基因,肯定也能成为有拼搏精神的人。徐向前在这个方面比较有心得,因为他的儿子特别优秀,是国防科技方面的专家,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将。
徐向前是十大元帅之一,虽然他的名气并不像其他几位那么大,但是他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不然也不可能会评上元帅这么高的军衔。很多人都对徐向前的元帅之位有所争议,因为他没有参加三大战役,认为粟裕比他军功更高,理应当元帅的是粟裕。其实徐向前的当选还有许多的原因,主要是他在红四方面军里面的地位比较高,也是唯一的北方人,组织上在评选的时候考虑了各个军内派系的平衡,才将他提为元帅。而且他在红军危难之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避免了红军分裂的局面,因此被组织认为是非常明是非的将领,值得元帅的军衔。
革命时期,徐向前一直在外打仗,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关照家庭。因此在建国后他十分重视儿子徐小岩的教育,尽管平时都很忙,但是只要回家就会关心孩子的学业,平时还会教育他一些人生道理,培养他的奋斗精神。徐小岩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是一名军人,但是看起来也就跟普通的人一样,没有特别的地方。
徐小岩从小就很独立,很多的孩子都是父母来接的,而他喜欢自己回去,有时走路有时坐公交车,欣赏一下沿路的风景也不错。长大一点之后徐小岩看到别人叫他父亲首长,但是也不知道这个首长到底是干什么的,只知道父亲有配车,待遇还不错。但是他认为这些都跟他没有关系,这些都是父亲的事。父亲总是教育他要有礼貌要懂谦卑,不可过于骄纵。对他的管教也很严,零花钱从不会多给一分,对成绩要求也很高,还总是给他立规矩。徐小岩都很懂事,从不惹麻烦,也很自律。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科技在国内兴起,徐向前也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对此他敏锐地察觉到以后肯定是科技的天下,尤其是军队,也会朝着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前进。而在他的影响下,徐小岩也对科技产生了兴趣,觉得这些东西十分有趣,小小的技术就能产生很大的能量,让人大开眼界。于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徐小岩对科技的探索越来越深入,这也为他今后的道路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徐向前并不认为自己是军人,儿子也一定要是军人,只要在自己的领域认真钻研,肯定也能有所成就。但是没想到徐小岩还是选择了和父亲一样当一名军人,但是他喜欢大海,因此1968年加入了海军。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元帅的儿子,对待他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当时海军有保送清华学习的机会,徐小岩25岁的时候就因为表现优秀而得到了名额。于是他离开了部队,到清华学习计算机专业,当时国内的计算机专业还不普及,因此急需这方面的人才。特意从部队里挑选了一些成绩好的人,培养成这方面的人才。而徐小岩就开始了在技术领域的探索,毕业后还出国深造,成为了军用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
毕业后徐小岩果断选择回国,加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火箭军。他是当时的第一批专业人才,成为了探索军事化科技的一员,他有着非常刻苦的钻研精神,常常不辞劳苦地去找资料,找翻译,为的就是引进那些先进的技术。在他们这批人的努力下,终于造出了第一台军用计算机,成为了军队历史上的一个高光时刻。
由于徐小岩对中国军队的贡献,48岁他就被授予了少将军衔,11年后又成为了中将。虽然没有父亲那么高的军衔,但是他的成就足以让父亲骄傲,他一直秉承着父亲的精神,致力于让中国的军队变得更加强大。
更多精彩内容:
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将他从上将单名划掉:骄傲自满,适宜授中将
医生说她最多活不过50岁,她气得回家制定“3不原则”,活到93岁
1952年上甘岭之战,志愿军一线的指挥官主要有谁?谁的贡献最大?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