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回国后,邓华请求中央让粟裕来朝指挥,为何毛主席没有同意?


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抗美援朝战役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面向心怀鬼胎的外国军队打响的重要一战,在我国的近代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企图以攻占朝鲜为借口,威胁我国的边境安全,以达到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对此,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决议,决定由彭德怀带兵前往朝鲜支援,击碎外国的阴谋。

由于参战人数多达百万,一次大范围的战斗都涉及到数十万战士的调动,对于总指挥的要求非常高。而彭德怀最擅长的就是打大仗,解放战争时期他多次带领军队在绝境中反击取得最终的胜利,对于这种人数多、涉及面广的战争非常的熟悉。这场战斗可谓是惨烈至极,不仅持续时间长,还涉及到了重火力压制及空军对峙,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彭德怀以五次战役彻底扭转了战争局面,抗美援朝战争获得了空前的优势。

战场稳定后的彭德怀终于放松了紧绷的心弦,身体也顿时垮了下来。原来彭德怀长了一颗肿瘤,医生检测后对他说:你必须早点回国进行治疗,我们这的医疗环境不足以进行这种手术。但彭德怀整颗心都在朝鲜战场上,不愿意因为这点事情就放弃前线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大好局势,他对医生说:我个人的安危并不重要,前线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作为军队的指挥官,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部队、离开我的战士们。医生看他的态度坚决,就对肿瘤进行了简单的处理,而后彭德怀快步离开了医院。

很快,一则来自中央军委的命令就传到了彭德怀的手中,命令上写道:目前朝鲜战场的局势已经稳定,现令彭德怀返回国内,接受治疗。收到命令的彭德怀非常生气,让人调查究竟是谁向国内泄露了消息,最终找到了那名给自己检查身体的医生。面对彭德怀的怒火,医生回答道:彭总,你的病情真的不能再拖了,赶紧回国治疗吧。彭德怀明白医生的担忧,但朝鲜战场好不容易才有现在的局面,现在让他回去是真的不甘心,但他也没有办法,最终无奈离开了朝鲜战场,由邓华临时接任他的总指挥位置。

回到国内的彭德怀很快就疗养好了身体,向中央申请重回朝鲜战场。但中央军委认为朝鲜战场目前已经稳定了,邓华足以应对后续的局面,经过决策让彭德怀担任军委职务。没过多久,邓华的一封电报传到了中央,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带领这么多的部队,希望能够将粟裕调过来担任总指挥,自己愿意协助他一起完成这项任务。并对粟裕接任朝鲜战场后,接任他职位的人选也一并推荐了,可以看得出邓华是真心实意想要让粟裕调任朝鲜战场总指挥。当这封电报送往毛主席手中后,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拒绝了邓华的请求。

毛主席拒绝的原因很简单,邓华是最早进入朝鲜战场的一批指挥将领,从初入战场的艰苦战斗,到稍有起色后的绝地反击,邓华对朝鲜战场的情况非常的熟悉。而且跟随彭德怀历经多次战斗,彭德怀多次夸奖邓华每逢大事有静气,处事深思熟虑且全面周到,整个朝鲜战场对于邓华的能力也都有目共睹,他接任朝鲜战场总指挥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而调任粟裕担任朝鲜战场总指挥并不是一个好的建议,当时粟裕已经在军区担任了重要职位,再将他调走不利于军区的整顿,而且空降最高指挥对军心也会造成影响。最后中央希望邓华能够相信自己的能力,更要明白身上的责任,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打赢抗美援朝战争。

得到回复的邓华接受了中央的命令,接任了彭德怀的朝鲜战场指挥权,担任代总指挥兼代政委工作,依靠着对战局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控,持续不断的推进战斗进度,为朝鲜战场的胜利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更多精彩内容:
他是毛主席唯一的曾孙,毛新宇之子,今年18岁,长得神似青年主席
湖南韶山上的这对农民夫妇,养育出了中国几千年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遵义会议中他为主席投下关键一票,建国后担任要职,晚年却被撤职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