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我党重要的创始人,被砍头后身躯久立不倒,外甥是新中国总理


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近代历史上,革命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这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未知之路,但是却有那么多的人坚持着革命的信仰,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都在所不惜。革命路上牺牲的有志之士不计其数,如今都是后人永远铭记的英雄,他们的身躯虽然倒下了,但是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会永存于世。其中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家,他是党的重要创始人,为了党的事业奋不顾身,一直跟反革命势力做斗争,然不幸的是,他26岁就惨遭杀害,这位英勇的烈士就是赵世炎。

赵世炎童年就受到了革命启蒙,虽然家境殷实,但是却没有安于现状,因为他深感百姓的压迫之苦。而他的父亲虽是实业家,但是却十分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就这样他在革命路上勇往直前,先后跟李大钊、周恩来等同志一起奋斗在无产阶级的道路上。但是他的言行威胁到了敌人的利益,因此成为了眼中钉,最终因被叛徒出卖而被捕。敌人无法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丝消息,因此痛下杀手。虽然被砍下了头颅,但是赵世炎的身体却一直挺立在刑场上,吓得当时的刽子手都腿软了。由此可见他一身正气,是个不屈不挠的真英雄。他的家人一直追随着他的理想,在革命事业中贡献卓越。他的外甥李鹏更是了不起,成为了新中国的正国级干部,也为国家的建设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纵观赵世炎的一生,都过得坦坦荡荡、轰轰烈烈,从小就散发出了过人的才智,注定会有一番大作为。赵世炎出生于1901年,当时还是清王朝时期,赵家是很有名的商贾之家。父亲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请了好多的老师来家里教书。而其中就有同盟会的两个成员,他们经常会跟他说一些当下的时势,有意无意地传扬着革命的思想。因此赵世炎长大后便立志要打倒清政府,让百姓得到安定的生活。父亲虽然是商人,也希望儿子可以继承家业,但是他也不反对儿子继续读书,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有坚强意志的人。最终儿子走上革命之路,但他并没有反对,而是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志气的事情。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后,赵世炎便更加义无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革命的洪流里。

随后,赵世炎来到北京,一方面是求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找组织。他文笔非常好,经常会发表一些爱国的文章,受到了多方关注。其中有一个人对他特别关照,不仅经常邀请他写文章,还经常跟他进行思想交流,共同探讨革命的未来。这个人就是李大钊,于是两人开始一起奋斗在革命的路上。后来赵世炎还随其他的学子一起去法国留学,学习先进的思想,还在那里成立了少共,而21岁的赵世炎就是重要的领导者。在这个组织里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人,那就是周恩来,他也是赴法留学的人才之一,对赵世炎非常崇拜,在组织里负责宣传的任务。

法国留学毕业之后,赵世炎又去了苏联学习,那里到处都是革命的热潮,到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因此很多的革命青年都会去苏联。赵世炎当然也不例外地去苏联考察了一段时间,确实受益匪浅。不久之后他就在李大钊的召唤下回国了,由于在国外的留学和工作经历,很多人都听说过赵世炎的名字,他的地位几乎和李大钊差不多。在他们这些有志之士的努力下,革命的队伍变得越来越大,几乎遍布北方各省。就因为他的能力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他和李大钊一样成为了敌人重金抓捕的对象,最终两个都没能逃过厄运。

赵世炎是革命的开创者之一,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为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有了他们这些开创者,才引导后人走上正确的道路,才能让革命最终取得成功,让中国人民脱离苦海,重获新生。
更多精彩内容:
庐山会议后,志愿军三大副司令员,为何仅有韩先楚能够安然无恙
彭总回国后,邓华请求中央让粟裕来朝指挥,为何毛主席没有同意?
她是冯玉祥的妻子,促成冯玉祥入党,后官至副国级,儿子也是少将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