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岁入党,57岁任职山东省长,后官至副总理,86岁时捐出200万积蓄


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有社会管理者和领导者都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公职人员的神圣职责。
90年代初期,正是国内改革开放事业发展旺盛的阶段,当时的各级干部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要转变思路,还要要紧随时代的步调,脚踏实地的谋求发展。这个阶段给国家干部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是检验干部思想和实干能力的一段历程,让真正有能力、有觉悟、思想正派的干部有了用武之地。而在众多投身改革的干部当中,姜春云的事迹则给改革开放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47年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年的他才17岁。57岁履职山东省省长,后更是官至国务院副总理,他将一生贡献给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事业,86岁时姜春云将自己著述所得200万稿费捐出,2021年8月28姜春云同志于北京逝世。

在济南工作期间,姜春云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魄力。在姜春云未接手济南的治理工作前,全市的经济水平一直在拖山东省的后腿。1983年济南市的生产总值还不到50亿,农业和农民收入更是低得可怜,不仅经济增速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当地的农民收入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另外城市的商业体系也是一个短板,出口额还不如沿海地区的一个县。
初到济南的那一天让姜春云印象深刻,他在秘书的陪同下,考察了济南的城区环境,看到了是漫天尘沙垃圾遍地,甚至他还发现街边堆了48堆马粪无人清理,那时的济南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恶劣的城市环境让姜春云动容,心里下定了治理的决心。那是1984年7月,身为省委副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的姜春云,又挑起了济南市的担子,在他履任济南市委书记的前一天,看到了济南街头衰败的景象。

当时济南被定为了综合改革的试点,落在姜春云肩上的担子很重,同时也无比的光荣。经过努力他在任上干出了显著的成效,不仅让济南的生产总值突破了百亿大关,还成功地完成了当地企业的创新转型。姜春云到任后充分了解了济南市办事机构和企业管理的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锐意的改革,一方面他提出要简化职能部门的机构规模,于此同时要把权利下放到企业,让企业摆脱政府的统一管理,使企业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

当时济南市的办事机构繁琐,企业长期依赖政府扶持,导致企业管理方式僵化,在姜春云的指示下,全市各部门都缩减了编制,得出了喜人的数据。然而姜春云发现,有些机构的改革是换汤不换药,虽然有些部门名称改了,可是机构性质和工作方式却一成不变,依然死死卡着企业发展的脖子。另外在人员精简方面,尽管是领导头衔少了,可是整个机构的人员精简的力度不够。甚至有些部门比之前的人员总数有增无减。对于这种情况姜春云提出实施责任制,要求所有部门都积极运行起来,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到办事方式灵活,全力支持全市的经济发展,给经济建设开绿灯,要求大家放开胆子、迈开步子。

此外姜春云支持企业改革创新,为改革者当后盾,84年济南玻璃厂效益低下,发展效率滞后。对于玻璃厂的这种现状,身为普通工人的贾珉向上级提出了改革意见,然而贾珉积极改革的意见一提出便遭到思想觉悟落后的厂领导打压。导致贾珉一度背上了停职处分,然而此事得到了姜春云的关注,他不仅鼓励贾珉的提意见的热情,还要求厂领导向他进行道歉。

在姜春云的大力主导下,济南市的改革的步伐迅速迈开,职能部门围绕企业发展进行体制改革。大幅放权让企业实现自主经营,支持企业内部的改革创新,提升了企业各部门实干的积极性。姜春云在济南主持工作期间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济南经济的发展,引领济南的企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度,改变了济南市的地区面貌,造福了济南百姓。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