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毛泽东选集》
毛主席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革命将领中脱颖而出,除了他个人的领导能力之外,还因为他身上有许多常人没有的珍贵品质。尤其是不搞特殊化这点,着实让人佩服,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人,他都不会因为身份而开绿灯。就算是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人,他也同样一视同仁,从不以权谋私,如此才会成为人们的信仰。
革命的道路充满了荆棘,除了外来入侵者的威胁之外,还有许多为了一己私利的土匪或者地主土豪。因为革命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因此这些人对革命人士也是恨之入骨。作为我党领军人物的毛泽东更是他们的头号敌人,一旦有机会就想除之而后快。毛主席经历过不少的刺杀,但都没有让敌人得逞。除了运气好之外,当然也少不了别人的帮助。而有一个曾救过主席一命的人,在建国后曾两次对主席提出了请求,但是毛主席都没答应,到底怎么回事呢?
毛主席的这位救命恩人名叫郭鹿宾,他是一个农民,当时听说了当地的一些土匪要对主席不利,于是及时将消息传达出去,从而让主席得以提前撤退,躲过了这一场偷袭。主席对他十分感激,否则自己的危险可就堪忧了。而就在建国后,郭鹿宾迫于生计给主席写了封信,希望借助他是主席救命恩人的身份,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以后有主席关照,前途肯定能不错。但没想到的是,他的要求并没有实现,但他还不死心,亲自上北京去求见主席,还搬出了救命的恩情,可主席还是没同意。
但是主席也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意,给了他300元钱作为感谢,而且还每年都会汇给他一笔钱,直到他去世为止。这两次的拒绝,足以看出毛主席身上的优秀品质,他不是没良心,而是有原则。
关于这份救命之恩还要追溯到1925年,当时主席在韶山组织革命力量,但是却受到了当地的土匪头子的记恨。再加上他的主张也损害了当地土豪地主的利益,因此这些人就将所有的愤怒都归根到了主席的身上,认为他就是罪魁祸首,不让他们过舒服的日子。于是这些人联合起来组成了一支队伍,想要去袭击主席。而郭鹿宾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赶紧去报信,这才让主席逃过一劫。因为郭鹿宾以前也是党员,对于这位党的领导人十分敬佩。而且身为农民,自然对主席的主张十分赞同,难得韶山出了这么一位可以为农民出头的人,如果被那些土匪害了,那实在是可惜。况且当时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也很高,深受百姓的拥护,郭鹿宾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赶紧去通风报信,让主席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赶紧撤走了,于是就有了这一份救命之恩。
毛主席一直记得这一份恩情,想要找机会来报答,但是他并不想用给他开后门这样的方式。毕竟国家建设不是开玩笑的,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担任这些职责的。而且郭鹿宾没什么文化,这辈子除了务农没干过其他的事情,想要找一份好的工作谈何容易。即使帮他找到了工作,他也无法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而且还容易让他犯错误,如此一来,可能还会害了他。虽然郭鹿宾有恩于主席,但是托关系找工作这样的事情是不正之风,是党内坚决反对的行为。想要改善生活,找到谋生的途径,并不是靠关系就行的,而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如果给一个农民安排一个高管的职位,那真的太不负责任了。
毛主席一直告诫别人不能滥用职权,不能通过自己的关系来谋私利,身为主席更应该以身作则。所以主席拒绝他并不是没良心而是为了遵守原则,同时也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虽然无法为他开后门,但主席还是始终铭记着他的恩情,并对他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也算是报答了他的救命之恩。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