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前,苏联陈兵百万在我国边境,邓小平略施小计让其不敢动弹


新中国初期,虽然国内大部分的战斗都已经结束了,但是边境的保卫战一直还在持续着。先是有朝鲜战争,后又有越南战争,虽然中国不会去侵犯别的国家,但是难保有别有用心者不断想来骚扰神州大地,好以此从中获利。众所周知,一旦外敌来犯我中华,那么我们自然也不会示弱,而是选择予以反击。朝鲜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此艰难的战役中国都赢了,足以看出我军的意志力和决心有多么顽强。

越南原本是与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和广西接壤的一个小国,而就在中苏交恶的时期,越南却间接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当时的苏联认为已经无法掌控崛起的中国,于是决定培养越南成为自己的战略伙伴。苏联不仅要求经过中国境内的铁路向越南输送物资,还要在中越边境驻军。越南对于中苏的关系一直是比较中立的,但是看到苏联这么帮助自己,全然被利益冲昏了头,直接倒向了苏联。并且还仗着苏联这个后台想要吞并周边的国家,老挝和柬埔寨先后遭了殃。很快他们竟将魔抓伸向了中国,已经准备好要随时越过中越边境,企图对中国发起战争。

而此时中国没有了苏联的帮助,确实很难应付越南和苏联的双重进攻。但是不管多么艰难,中国人一直表现出来的就是一股子的拼劲。而且打仗除了靠军力之外,还得靠指挥,既然硬件上比不过他们,那么就跟他们来打心理战,让苏联不敢动作,这样我军对付一个小小的越南还是不在话下的。而邓小平就想到了一个计策,飞了一趟美国,就将问题解决了。中国军队快速对越南进行了反击战,不到一个月就将他们赶回了老家。那到底邓小平做了什么事情,会让苏联的百万军队不敢动弹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要有相同的利益目标,即使以前有过再多的矛盾,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之前苏联和美国是死敌,而中苏有着友好的外交,因此美国也算是中国的敌人,双方还在朝鲜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足以看出两国的关系剑拔弩张。但是斯大林死后,中苏关系已经走向了分裂,苏联已经把远东的重心放到了越南的身上,而跟中国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这样的局势下,苏联已然和中国站在了对立面,而曾经多次交战的中美因为有了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而走到了一起。尼克松访华足以看出中美关系已经破冰,虽然没有正式建交,但是其关系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越南在苏联的助长下,气焰越来越嚣张,竟丝毫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多次在边境挑起事端,对于这样的行为中国肯定是不能忍的,但是苏联在边境驻兵百万,时刻威胁,也让中国受到了一些压力。于是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拿出一个方案来解决现在的困局。中越这场仗是一定要打的,但是苏联参战的话,刚刚稳定战局的新中国战胜的几率较小。那就要想办法不让苏联参战,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国来牵制苏联。
此时的邓小平正好在访美,于是特意跟美国总统探讨了一下中越这场战役的情况,他多次表示想要得到和平的发展,并且还问美国愿不愿意帮助中国。面对中国的示好,美国当然也是欣然答应,毕竟在朝鲜战场上他们就已经见识过中国的厉害之处,即使没有苏联的帮助,他们也能打败美国,那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美国的帮助,他们也能打败苏联,只不过多花费点时间周折而已。而且美国也知道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要有这样的意愿就能遏制苏联,同时还帮了中国一个大忙,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派军前往中越边境,随时准备开战。苏联当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而且军队都准备好了,但是听到中美有联合作战的意向之后,就不敢动了。别人不了解中国,但苏联还是了解的,他们是中国成长起来的见证者,非常了解中国军队的实力,也不是那么好揉捏的,万一到时候美国也参战的话,那苏联和越南可能不是对手。于是就在苏联不敢动弹的时候,中国迅速出兵,用最快的速度打败了越南。等到中越战争结束之后,美国都没有参战,苏联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但也为时已晚。
更多精彩推荐:
毛主席唯一在身边的儿子,30多岁还是单身,后来娶了嫂子的妹妹为妻
他曾主政广州市,后来被调往贵州省,61岁担任贵州省长,如今75岁
他是毛主席的外孙,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娶了薄一波的外孙女为妻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