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警卫员李连庆返乡,却被村民嘲笑:当了17年兵还是个炊事员


在经历过困难时期的挑战后,毛主席给他身边的警卫员们一项特殊任务,安排他们到各自家乡去做实地调研,这是毛主席想要锻炼这些警卫员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地方发展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其中一位警卫员在回到家乡后一眼就被同村的人认了出来,十多年来他似乎一点也没有变,一度被同村人嘲笑,他参军17年还是一位炊事员,被村里面的人看成一个没本事的人,这让他后来不得已说出了自己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的事实,这令同村人大感震惊,为什么这位曾经参军还是一个炊事员的兵怎么在这些年里成为了毛主席的警卫员了呢?这些年他又经历了什么呢?

一、成为志愿军中的炊事员
困难时期时,毛主席为了表明同甘共苦的决心表示国家不走出困难阶段,自己绝不吃肉,这给了他身边不少警卫员以深刻的印象,这其中就包括了他的一位曾经是炊事员的警卫员-李连庆。李连庆看到毛主席的这种精神后,身心被受感染。后来在1967年回乡调查时因为衣着朴素一度被同村人讥讽为参军17年依旧是炊事员的人,这让他万般无奈说出了自己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的身份,这才让同村人刮目相看。
其实生于广东肇庆的李连庆因为当地习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武,这让他自小就有一身好本领,到了建国后,他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渴望能够参加解放军,这也成为了他日后的梦想。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后,征兵工作铺遍全国,这让李连庆终于有了参军的机会。

参加志愿军后,李连庆一直向往参加一线作战的岗位,可是他却被分配到了炊事班,这令他很不服气。在上级领导的思想工作下,李连庆才认识到了炊事班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便扎根在了炊事班的工作中。
在朝鲜战场上,因为装备上的差距,炊事班的工作也是个难活,当时敌人仰仗空中优势发现志愿军的烟火后,便立即展开空中偷袭,一度令战士们只能饿肚皮,看到了这里李连庆灵机一动,居然想到了利用多处假烟火来诱骗敌人的办法,这也让志愿军战士们终于能够吃上热饭,也让李连庆在基层工作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二、成为主席的警卫员
在朝鲜战争中表现突出后,回国后的李连庆又在部队中继续服役了数年后准备复员,但是因为一次主席的警卫员选拔工作改变了李连庆的命运,他也由此获得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机会。
当时李连庆因为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层层选拔成为了担任毛主席警卫员的对象,这让李连庆放弃了复员的想法,来到了毛主席身边工作。在警卫员选拔的过程中,一些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虽然李连庆曾经就是广州军区警卫团的骨干力量,但是面对全国来的精英,李连庆还是一度打起了退堂鼓。抱着曾经在朝鲜战争中一定要胜利的想法,李连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功地获得了这个警卫员名额,期间他还恶补文化知识,成为了一位合格的预备警卫员。

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那一年还是困难时期,这让李连庆一来就开始过起了苦日子,不过也是在这其中李连庆渐渐被毛主席的精神所折服,身心也受到了极大的净化。扎根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后,一待就是十余年,期间很少有时间返回家中,这让他错过了不少与家人团聚的时刻,就连母亲病逝都是委托亲属办理的,但是这么忙的一个人却让家人犯了难,对他的工作是一无所知,甚至一致认为他还是朝鲜战争中的那个炊事员,于是便有了李连庆参军17年依旧是炊事员的传闻。到了李连庆得到上级安排工作返回家乡调研时,这才让家乡人知道了原来他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

从家乡的调研中让这个已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数年的警卫员深感震惊,虽然建国已有近二十年,但是家乡的基础建设工作十分堪忧,村中人出行十分不便,同时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无法得到工作机会,这令李连庆深感建设工作还任重而道远。于是在返回北京后,李连庆向毛主席反映了调研中的一些细节,表明了日后想要参加到建设工作中去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也希望他日后能够返回家乡,主持建设工作。
三、返回家乡,建设家乡
十余年一晃而过,在毛主席离世后,抱着巨大悲痛的李连庆一时间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了迷茫,后来组织安排他来到了叶帅身边担任警卫员,一干又是十余年,在这期间他扎根工作的态度令组织上的同志无不赞扬。虽然在工作上屡屡拿出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李连庆却一直想完成一个心愿,那就是返回家乡,从事家乡的建设工作,终于在复员后,他得以有机会参加到了家乡的建设工作中。

返回家乡的李连庆已经是一位享受副军级待遇的退休干部了,但是看到改革开放多年后的家乡依旧还是老样子的时候,他便坐不住了决定为建设家乡出一分力。当时为了激励年轻人勇闯未来,李连庆拿出了自己毕生的积蓄,开始开始修建祠堂,让村中的祠堂焕然一新,这让村中人开始重拾理想,纷纷外出闯出一番天地,争取在祠堂中也能留下自己的姓名。
李连庆完成修建祠堂的工作后,已经是年近八旬了,但是他还是依旧坚持住在家乡,向年轻人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鼓励他们勇敢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这也让他从一位炊事班的战士成为了一位主席身边警卫员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榜样。

三、结语:
从志愿军中的炊事班战士,到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李连庆始终扎根在基层一线,这让他的工作精神感动了不少人。晚年时,李连庆不惜拿出自己毕生积蓄来建设家乡,让年轻人重拾奋斗的理想,这让他也成为家乡的年轻人心中的榜样,这样的优秀革命工作者至今也值得年轻人去学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