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太监孙耀庭自传:妃子洗澡从不用手,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屈辱?


说到封建王朝,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龙椅上俯瞰天下的皇帝,后宫里燕瘦环肥的妃子,还是那些无尽奢靡的贵族生活?
这些都是皇权之中最光鲜亮丽的色彩,但是,在许多人忽视的角落里,在那深宫高墙之下,还有一排灰扑扑的人缩肩低头,如麻木的人偶般匆匆而过。
那些人,是宫中的太监。

太监,是以一种特殊身份留在后宫的“男人”。
掌权的男人为了保证自己所拥有的女子保持“纯净”,不允许有自身以外的男人出现在她们身边,但生活中又需要人去做那些宫女们无法胜任的力气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宦官出现了。
他们本来身为男子,因贵族的需求经过对下体的阉割,丧失进行性生活的能力,而后作为奴隶身份为贵族服务。
实际上,最早期的时候,太监指的是宦官之中地位最高的那一个人,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取代宦官一词,变成统称。

在我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第一个太监,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
赵高,他最初是得到秦始皇赏识,在朝中任中书令一职。后来秦始皇离世,赵高逼死太子扶苏,扶植胡亥继位。
权力达到巅峰的时候,他官拜丞相,就连已登基的胡亥也被他掌控生死,可谓是真正的权倾朝野。
一直到子婴继位,将赵高诛杀,才结束了这个世上最传奇宦官的一生。
而这世上的事,有始就会有终,有第一位青史留骂名的太监,自然也会与最后一位刻在史书中的名字。
孙耀庭,他是清朝的最后一个太监,也是清王朝彻底衰败垮塌的见证人。

和赵高“风光”的一生相比,孙耀庭的人生,更多的是平凡、苦涩,以及如履薄冰的艰难求生。
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11月30日,在天津的一个农户家庭中,孙耀庭出生了。
孙耀庭对于童年的记忆,是贫穷、饥饿、看不到出路。
他的父母看到的也是同样的世界,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活下去,为了给家里多增加一些收入,他们决定将孙耀庭送入宫中做了太监。
太监在古代宫中的地位极其低下,尽管净身过程中危险重重,死亡率极高,也不会有人去管他们的死活,命大的就进宫,命短的就随便一张草席打发了。
苦命的孙耀庭在这时总算走运了一回,他命大,活下来熬到进宫分配差事的时候了。

可他的运气又好像注定不好,才刚进宫伺候上主子们,袁世凯便宣布改朝换代,溥仪被从皇位上赶了下去。
主子都被赶下台了,奴才又能有什么去处?
孙耀庭心情复杂地回到家,没想到家中无人愿意留他,听说溥仪要去伪满皇宫,孙耀庭又被送去做奴才了。
孙耀庭说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滋味,他能做的就是认命,做主子们身边一道灰扑扑的影子。
那时候孙耀庭被派去伺候宫里的娘娘,虽说在伪满皇宫里处处都比不得紫禁城,但主子们还是金贵的,面对卑贱的下人,规矩从不会改变。
娘娘们洗澡从来不自己动手,但娘娘们的每一根头发丝都要仔细温柔对待,断了一根青丝,可能下一秒断的就是奴才的脑袋。

等到伺候娘娘们洗澡的时候,那更是要拿出伺候祖宗的十二万分小心。水温不能冷不能热,手劲儿既不能重也不能轻。而且,一方面因为他是个太监,所以能来贴身服侍娘娘,另一方面,因为他虽然不完整却也还是个“男人”,所以他必须得闭着眼伺候。
这样的日子里,不犯错是不可能的,只要主子觉着不开心了,那就是你犯错了。
不管是叱骂还是刑罚,所有的屈辱孙耀庭全都咬牙受着,这就是命,不认命的人,都会丢了命。
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逃离伪满皇宫,孙耀庭没再跟着主子走,而是选择搬回到北京居住。
再后来,新中国成立,奴才不再是奴才,作为清朝最后一名太监的孙耀庭,获得了新生,也是在这之后,他写下了一本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

结语: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那高高在上的龙椅底下又何尝不是埋着望不到头的尸山血海。王权之下,人与蝼蚁,连性命都如草芥,又何谈尊严?孙耀庭的前半生,是过去数千年封建王朝统治下平民百姓身不由己的缩影。如今封建王朝已经被彻底推翻,人人平等的新社会给了每个人掌控自己人生的机会。这些,全都是我们的祖辈为之付出理想,付出生命才改换天地,为我们挣来的人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