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以真实历史为架构的历史大剧出现在影视舞台,成为老一辈忆苦思甜、新一辈参考学习的优秀作品。为了更高的代入感,剧组在选择参演人员时往往会选择与历史人物有七分相像的演员,这既是对剧本的负责,也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
在众多优秀历史大剧中,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物——蒋介石。如何为蒋介石选角,既能满足外形条件,又能有精湛的演技,成了许多导演心中的难题。
后来,退役军人赵恒多横空出世,他所扮演的蒋介石,以假换真、入木三分,不仅获得了观众的称赞,甚至获得了蒋介石儿子蒋经国的认可。
赵恒多的演艺之路
赵恒多的童年充满了离散与悲苦。在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嗷嗷待哺的赵恒多和年幼的哥哥,是赵恒多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养大了兄弟俩。谁料战争无情,赵恒多哥哥长大后参军入伍,牺牲在战场上。
母子俩的生活自此更加困苦,饥寒交迫和陪伴他长大。幸好,十九岁的赵恒多等到了第一个命运转折点。
那年,全国已经获得解放,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新中国建立的欢喜中。日子好过了,赵恒多也培养了一个爱好:那就是唱戏。
能唱会跳的赵恒多在机缘巧合下加入了解放军文艺兵,就这样,他摇身一变从穷困的乡下小子,成为了解放军战士。
身为文艺兵的赵恒多随着解放军走过千山万水,在一次次登台表演中慢慢积累经验,最后皇天不负有心天,他凭靠精湛的演技顺利地调入总政文工团。
他在总政文工团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几十年,无论是小舞台还是大场面,他都能完美拿捏住每一个他所饰演的角色,对于他来说,这是工作,也是爱好。
四十岁时,他退伍返工,成为了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虽然不用再多地奔波演出,也不用再日夜辛劳地排练,但工人一成不变的生活让赵恒感到分外束缚。后来,因为多年的文艺兵经验,他被调到工厂工会,负责厂子里的文艺活动工作。
虽然仍然是文艺相关的工作内容,但工厂里的忙碌奔波的氛围让赵恒多感到不适应。他想,他热爱表演,他要回到演艺圈子里去。
命运的第二次转折点很快再次降临。
当时,革命历史抗争正剧《大渡河》正在筹划拍摄中,导演一直为蒋介石的选角而焦头烂额。赵恒多的一位朋友亦是演艺圈人士,他听闻后向导演推荐了赵恒多,并信心满满地打包票道:让他饰演蒋介石,准能行!
赵恒多的优势很明显,他有多年的文艺经验,演技精湛不在话下。更巧的是,他的五官与蒋介石有三分相像,加上赵恒多几十年的解放军生涯,军人本性多刚强坚毅,这三分相似硬生生被衬托成了五分,辅佐以服装妆效,甚至可达到以假乱真!
导演见之欣喜,果断将蒋介石的角色给了赵恒多。而赵恒多也不负朋友和导演的信任期盼,在《大渡河》中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赵恒多凭借这个角色一炮走红,越来越多的导演找上门,他甚至成为了专门饰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四渡赤水》、《血战台儿庄》、《陈赓脱险》、《大决战》中,都有他的身影。
虽然总在饰演同一个角色,但赵恒多从未轻视表演,而是以严谨的钻研精神研读角色,力求饰演出更真实、更生动的蒋介石。
蒋介石是历史中的重要角色,不同历史时期的他,性格举止各有不同。赵恒多考虑到了细枝末节,将角儿把控得完美无差。
《吉鸿昌》中的他,位高权重,举止强势而独断。《四渡赤水》中的他,经历了惨痛的伤亡,故而狂妄之中却带有隐约颓废的色彩。《血战台儿庄》更是将蒋介石生性中的复杂多层次、坚毅抗战表现得栩栩如生。
《血战台儿庄》甚至获得了蒋介石儿子蒋经国的认可,在观影后,蒋经国忍不住说了一句:太像了。
可见,赵恒多对于角色的饰演是多么的入木三分,连其亲儿子都忍不住称赞。
赵恒多次饰演蒋介石走红全国,甚至连台湾都邀约他拍摄电视剧。1997年,赵恒多应约前往台湾参加文艺活动,还与林青霞在活动中留下了亲密合照。
精益求精,赵恒多以十几年如一日的坚韧磨合角色、感知角色。正是这份不懈的努力,让观众记住了他,也让自己实现了命运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