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写信邀蒋介石回归大陆,蒋看信后陷入沉思,回应了六个字


从败逃台湾开始,直到病逝,蒋介石从未再回过大陆,也没有实现灵柩安葬在浙江奉化的愿望,这让蒋介石晚年的工作人员无一不看出了蒋介石的思乡之情,即使如此蒋介石也从未提起返回大陆的事,仅仅是要求侦查机的飞行员多拍一些奉化的照片。
看到台湾的侦察机每次都要经过浙江奉化,毛主席看后也非常理解,于是便委托来到大陆的台湾交流人士多带一些浙江奉化的特产回去,这些特产带回台湾后,被蒋介石视若珍宝。有了这番表现后,毛主席便决定亲自写信邀请蒋介石来到大陆,希望他也能看看新中国的建设情况,同时为了尽早实现两岸统一做出努力,不过蒋介石看到信后,仅仅只回复了六个字,那么蒋介石是如何回复的呢?

一、蒋介石思乡之情浓厚
蒋介石在夺权成功并成为一位独裁者后,在打造蒋家王朝的同时,蒋介石对老家的扶持可谓是到了极致,不仅下大功夫修路建城,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蒋介石却依旧关心浙江奉化的情况,甚至调集精兵保卫奉化。虽然保住了奉化,但是丢了南京,这让蒋介石丝毫没有负罪感,反而认为自己保住了家乡是一种功劳所在。
蒋介石有着如此的家乡观念,与蒋介石幼年受到的教育密不可分,从旧时代走过来的独裁者,不仅深受旧时代思想的影响,还在蒋介石脑海中根深蒂固,最终蒋介石从一介军阀差点成为了“帝王”。不过新时代终究还是来临的,随着人民军队势如破竹地占领南京,终于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但是这也让蒋介石退往台湾以后有着无限的思乡之情。

退往台湾后,蒋介石一心想要重回大陆,很显然对于他这样的独裁者,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可能给这样一位独裁者卷土重来的机会,这边让蒋介石在晚年时有着无限的思想之情,从一些生活细节就可以看出蒋介石是有多么想念家乡。
例如蒋介石在台湾的官邸中用的瓷器全部都是从大陆带过去的,同时他晚年每顿饭必有咸菜,这些咸菜都是从浙江奉化拿回的竹笋制作的,由此蒋介石几乎每年都要派一些交流团来到大陆,在大陆置办一些物资,这一来二去也让台湾的不少交流人士来到了大陆,增进了两岸的交流。

二、主席的亲笔信
当蒋介石屡屡派出交流团来到大陆时,毛主席非常关注此事,有几次还亲自接见了这些来到大陆的台湾交流团。在日益增进的两岸友谊的情况下,台湾表现出了要缓和与大陆的关系,这让毛主席也在与这些交流团的交流过程中感到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契机,于是便亲自写信给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够亲自来一趟大陆,以圆他的思想之情。
有了毛主席的这一封信,如果蒋介石应邀,那么不仅会促使国共第三次合作,还能有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可谓是意义深远,于是台湾访问团非常期待蒋介石看到这封信后能够允诺毛主席的邀请。

蒋介石看到了这封信,不过他却在看完这封信后陷入了足足有半个小时的挣扎,后来才回应到了六个字-知道了,你走吧。
这六个字令那些千里迢迢来到大陆的访问团成员惊讶不已,这让这些访问团成员陷入了沉思,蒋介石会答应毛主席的邀请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大陆吗?很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终究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答案也只有蒋介石自己知道,于是这些访问团成员便静静地等待蒋介石做出决定,最终蒋介石没有答应邀请,着实令人惋惜。

其实蒋介石不答应邀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当时大陆对蒋介石的态度依旧是旧军阀,这让他深表担忧,同时台湾的各界势力让蒋介石根本无法达成这个愿望。
在台湾不光是要考虑到蒋家王朝旧势力的利益,也要考虑到当时台湾的本土势力的增长,为了维持蒋家王朝在台湾的延续,蒋介石也不得不做出牺牲。于是他并没有答应毛主席的邀约,这也让两岸统一错过了一个契机,同时也让蒋介石直到病逝也再没有回到过浙江奉化,不得不说是他晚年的一大遗憾。

三、结语:
作为中国近代一位有着突出代表性的独裁者,蒋介石的一生都充满争议,但是他晚年的思乡之情却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在放弃毛主席的邀请后,蒋介石始终无法从自己的所谓家族利益中走出,这也是旧时代封建残余思想给他带来的直至终生的伤害,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会议上钟伟指责罗瑞卿,罗瑞卿一言不发,是谁下令把钟伟架出去?
日本不愿提及的记忆:曾将12万日本妇女迁往东北,战败后去哪了?
徐海东和许光达谦让军衔,不谋而合向中央提出让这两人授大将军衔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