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路过一老农家中,却指着毛主席的画像说:他曾是我带过的兵


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以史佐茶”,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在战乱中大都是衣食无依的贫苦百姓,想要好好地活下去就必须有所付出。除了依靠自己的能力之外,朋友间的帮助也是活下去的助力之一。革命的意义就在于团结起来,让百姓可以当家作主,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在毛主席的年少时代,也曾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而其中有一个农民,与毛主席有着一段特殊的缘分,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一起来了解下吧。

这位和主席有特殊关系的人名叫彭友胜,曾经也投身军旅,但是由于看不到和平的希望,因此又决定回家务农。而在解放后,他居然和毛主席有书信往来,这让很多人都十分惊奇。原来他俩曾在一个部队里待过,而当彭友胜知道当初的小伙子当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特别激动地让人写了封信给主席,希望可以得到一份工作。在寄信的途中,他到一个老乡家去喝了口水,当时人人家里都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他一看就说:“这是他曾经带过的兵。”当然那时候根本没人相信他,还以为他在说大话。

其实彭友胜说得还真不错,毛泽东确实在他手下干过一段时间,后来由于志向不同而分道扬镳了,但是两人的关系还不错,因此主席特意给他回了信。表示很高兴收到他的来信,对于安排工作的事情却没答应,因为他年纪大了,也没什么文化,并没有适合的职位,但是让他可以去找当地的政府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果然当彭友胜找到当地政府的时候,副主席程星龄特意接待了他,了解了他和主席的过往之后,给予了他一些经济补贴,也算是全了一份人情。

彭友胜出生于1884年,在湖南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全家就靠种地来生活。但是世道动荡,农民也不好当,家里的田地荒的荒,被抢的抢,已经无法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了,于是彭友胜不得不去参军来填饱肚子。而他当时已经二十几岁,加上农民出身比较能吃苦,因此很快便被提拔当了个小班长。那时的毛泽东正在中学读书,满心希望推翻封建王朝,因此就想去报名参军来出一份力,但是由于没有担保人而无法加入新军。这时彭友胜看到这个年轻人,觉得他是个爱国的学生,稍微询问了一些家庭情况也很正常,于是担保他进了新军。就这样毛泽东成为了彭友胜手下的兵,而且对他十分照顾,天冷的时候甚至还和他盖一床被子。

彭友胜知道这位学生有着远大的志向,别人参军都是为了吃口饱饭,而他就算不吃饭也要看书看报纸,因此成了新军里面的奇人。平时动不动就给战友们讲一些当代时势的情况,还经常帮他们写信回家。没多久,封建王朝就被推翻了,而这个时候毛泽东也觉得现阶段的任务已完成,他要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就离开了新军前往师范大学学习。从此彭友胜再也没见到毛泽泽东,直到解放之后,才知道他当了国家主席。一直以为他跟毛泽东之间的这段插曲人家早就忘记了,毕竟40年之前的经历,不记得也是正常的。彭友胜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他写了信,没想到毛主席一直记着他,信里的话语还跟以前一样熟络,让他倍感欣慰。

对于毛主席来说,彭友胜当初的担保和照顾虽然是小事,却也是他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尽管相识时间很短,但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能因为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有差距,而拒人于千里之外,越是做大事的人越要懂得知恩图报。这样的主席,实在是让人敬佩,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