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入伍,60岁成为上将,现今66岁,功勋累累,印军称其“毒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回首百年前的中国,我们总是会有沧海桑田的感慨。那时候从1840年起,中华大地就逐渐沦为外国列强分食的蛋糕,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心中都压抑着一股怒气,一股被列强欺凌侮辱而又暂时无法真正改变这种局面的怒气。等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才彻底站了起来,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就此宣告了诞生。

然而,好景不长。在建国才刚刚一年的时间里,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集合另外几个国家,越过“三八线”意图侵略朝鲜。由于战事的爆发中心地带正处于中国与朝鲜接壤的边境地区,美国的武力轰炸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国东北一带的安全。所以,出于对自身国家安全的保护,以及支援受美军入侵的朝鲜的正义性,我国就此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参战,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诸如邱少云和黄继光这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战斗英雄。可以说,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都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代价不可谓不大。1953年,抗美援朝终于宣告结束,中国艰难地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也正是由于这次的胜利,中国人民不愿也不会被任意欺负的国际形象树立了起来,美国不再小看这个才刚刚迎来新生的东方国家。

抗美援朝凯旋以后,中国便鲜少再参与到大的国际区域性战争当中去,许多战士参与实际作战的频率也比较低。赵宗岐却是这里头的一个异数。凭借在多次参与作战中的突出表现,战功赫赫,在与印军的交战中屡尝胜利,让敌人一听到他的名字便闻风丧胆。最终,他被国家授予了光荣的上将头衔。

建国之初,我国的物质条件还很不发达,赵宗岐就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从小,尽管吃穿并不优裕,但年少的他很早就养成了甘于为他人奉献的品质,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为国家做出贡献。1970年,当看到征兵启示时,年仅15岁的赵宗岐认为自己一直想要的机会来了,他毫不犹豫地立马报名了这次招募。在众人都认定赵宗岐无法顺利成为一名真正士兵的情况下,他硬是靠着自己的毅力通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考核,最后成功当上了侦察兵,从而打消了那些质疑的眼光和声音。在长期的训练备战中,赵宗岐逐渐成为一名能力过硬的优秀侦察兵,并就此开启了他战绩辉煌的传奇一生。

对越反击战中,他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打入敌人内部,在周遭危险的环境里有惊无险地获取到了关键情报,在将情报信息顺利发回我军后,成功帮助军队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为这次胜利立下了不小功劳的他,也得到了军队内部三等功荣誉奖章的嘉奖。
1985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下达了那个震惊国内外的“百万裁军”计划的指令,这次的裁军不管是总体人数还是牵涉的范围之广都堪称前所未有,但赵宗岐却并不是那其中的名字。相反,凭借一直以来优异过人的表现,他反而多次因立功受到队内嘉奖。

之后,一直在国内工作的赵宗岐被派驻到坦桑尼亚,任当地的中国大使馆武官。可以说,这是上级领导对赵宗岐提出的又一次新的考验。由于当时的非洲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动乱频出,要想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顺利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是很不容易的,但赵宗岐还是靠着他优秀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任满回国以后,组织上对他在驻守坦桑尼亚期间的表现表示了肯定,并再次对他委以重任,派他去驻守我国的西南边境地区。面对更加艰巨的挑战,赵宗岐依旧迎难而上了。要知道,西南边境一隅气候环境炎热难熬,再加上边境地区冲突常常一触即发的复杂形势,想掌管好这块地方难上加难。但是,赵宗岐没有丝毫抱怨,并且在这个地方一呆就是十年,毅力之强令人佩服。

由于有着曾经掌管过西南地区的丰富经验,2016年已经身居上将职位的他,又被上级决定去担任西部战区的司令员。在任期间,赵宗岐秉持着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一套原则经验,对印度军队刻意侵犯国家底线的骚扰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有效震慑了妄图破坏我国国家主权的嚣张行为,这也使得赵宗岐的大名在印度军队中逐渐传开,足以见得他享有盛誉的威望和领导能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