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化肥发灰
本文原载于知乎,系公众号“体制内入门指南”独家授权转载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以前,编制管理不严那会儿,借调大概率就是正式调动的前奏,有路子的人都是先通过借调去排队,方便有空编了马上占住。
没啥背景的小青年埋头苦干几年,领导看了觉得是个可造之材,也会一心软给你解决一下编制。
现在,借调就是借调,除非你有超硬的关系,大概率就是借调一下,根本不可能解决编制。
说白了,坑倒是没啥坑,无非是白嫖仨月,当仨月免费劳动力而已。如果你乐观点,甚至还能有点好处:
1.长长见识。市里和县里在平台高低的不同决定了工作思路,视野角度的不同,这是你难得长见识、开眼界的机会。
2.处处关系。市里混仨月,这个时间虽然有点短,但如果你是个会处关系的人,基本能把单位里的人混个脸熟,以后代表县里上来办事儿什么的,绝对会比其他人方便。
3.促促上进。如果你一开始就在县里工作,浑浑噩噩一辈子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所在的平台有多没前途,或者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切肤之痛。现在到市里转了一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差距,上进的小火苗说不定就点燃了。事业编又不是公务员卡死了,还能继续往上考。
当然,咱不能光说好的方面,还是要提醒你:
借调3个月没问题,甚至因为上级单位工作没有完结,借调6个月也行。但是,如果超过6个月,甚至让你在上级单位的长期借调,那就要果断拒绝了。
耕了别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不说,始终在别的单位当二等公民,终究不是个事儿啊。
体制内入门指南,一个体制内人员集体创作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回复“考研” “待遇” “选调生”“ “省考” “报名” “笔试” “面试” “体检” “政审” “入职”“辞职”“公检法”“税务”“事业编”“国企”等关键词,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