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单位跟领导撕逼了,怎么办?


作者:运动改变喵生
本文原载于知乎,系公众号“体制内入门指南”独家授权转载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体制内和领导撕逼,尤其是想一次撕逼永绝后患,切记遵循“两个确保,两项注意”:
两个确保,就是确保制高点在手,确保真实具体。
两项注意,是注意大局为先,注意反照自身。
具体来说,如下:
所谓确保制高点在手,是说:
体制内什么最大?权?
错了,是名!
规矩,名分,比权力大!
体制内确实讲究官大一级压死人。领导在权上有优势,而且“官断十条路”,很多事小打小闹,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所以要和顶上级,一定要有一件咱们占住道理上的事。
不管是你要搞的那个人分配不均,还是直接违反政策规定,甚至是违法违纪,总之这个事情是你有道理他没道理,你师出有名他师出无名;这样,闹到什么层级(按照党章来说,理论上而言,党内不服申诉最高可到中央)都是你没错他有错,那也就是立于不败之地,而且闹得越大收益越大。所以,要胜,一定要在自己没有把柄的情况下攒出来这么件事来。
所谓确保真实具体,是说:
这件事情一定不是捕风捉影,不是添油加醋,不是道听途说。要确保这件事自己了解一手情况(如果是针对自己的那当然知道怎么回事)。
体制内,谁对谁不好,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其实“暗中穿小鞋”这个说法就不对,穿小鞋一定是明着来,周围人都知道,怎么暗中呢?这样,如果你要搞,可能会在风言风语中捕捉到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在没有考证之前都只能当笑话。
所以搞事情的时候,要学会甄别信息。对于领导符合规定而不公对待的事,完全可以说是领导艺术的问题,这个搞不倒人(但是可以让他放尊重点)。而违反政策规定,甚至违纪违法的,这样可以一招必杀。
一般而言,粘上作风、财务这两类的,都是核武器级别问题的事。但是这种类型的事,如果有人主动给你黑料,你首先要做的不是报上去,而是先想想自己是不是给人当枪使了。
这种情况都是神仙打架,万一形势不对是会断送前途的。
所谓注意大局为先,是说:
要报的事,别涉及公共福利,不要是鸡毛蒜皮。
体制内的朋友们都明白,很多要报账的东西不好讲清楚的。
比如逢年过节,教育培训,公务宴请(大家都明白的),这些事情,很多时候都是沿袭过来,一直是这么走账或者处理的,你这一招爆出去,整个单位甚至整个系统都得一地鸡毛;是可以把领导拉下水,甚至一刀必杀,但是最后自己估计也混不下去了。
要知道:很多五十岁的老同志,他们名下四五套房,家产丰厚,自己私人宴请那都是好几千的主,就是惦记一年发一次的一两百的福利。
你非把几百块搞没掉,以后日子真的会非常难过啊。而一些可有可无的事,它确实不合规矩,比如几百字的材料,补了就完事了么。你爆出去能怎么着呢?
所谓反照自身,是指:要搞,先保证自己没事,也要对方确实水平不咋地,群众公愤,效果才好。如果本身是自己的一些为人处世出了问题呢?如果是一些误会过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解开而越来越深呢?如果是有小人天天打小报告呢?这样,武器的对象就该换一换。
这里有一个判断领导是不是好领导的简要方法(仅适用于股所乡科以下级,处级以上有别的观察方法):
好的领导,一是以身作则,二是身先士卒,三是一视同仁(对事不对人)。以身作则,顾名思义。身先士卒,就是说:如果有老同志不好指挥,而工作压力分配不均,那么领导会先去解决主要的,把次要的交给你,比如说有加班,但是科长他自己手头事也多,加班也不少,那么这也不能说是科长分配不公,体制确实是这样的,没办法。一视同仁,其实和对事不对人一个意思,就是说如果事情有问题,错了那就错了,批评完了,责任认领了,后面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工作依旧交给你。
如果你的领导能做到上述三点,那么被领导针对,很大概率不是领导有问题,而是有误会,有小人,或者有些别的什么政治原因。
其实,说了这么多,早在几十年前,毛主席就用六个字总结了斗争艺术的最高境界:有理有利有节。精髓就在这六个字里了。
总而言之,和气生财,体制内打打杀杀不是好事。撕逼那实在是撕破脸的最终手段,还是能不用就不用啊。
体制内入门指南,一个公务员群体创作的公众号,只有干货,没有废话。
回复“考研” “待遇” “选调生”“事业编” “省考” “报名” “笔试” “面试” “体检” “政审” “入职”“辞职”“公检法”“税务”“事业编”“国企”等关键词,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