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儿媳先后去世,71岁老人守信还债330万:借条拿来,我替他还



“来吧,拿着借条来,我儿子不在了,账我老头子认了,我给你们重新打借条。”
说这句话时,杜长胜已经是一位71岁的老翁,而他为了这句话,将要背上330多万元的债务。
他不过是睢宁县,梁集村一位普通的村民,儿子和儿媳因遭遇意外事故而身亡,留下了高达330万元的巨额债务,还有一对幼子。
原本,杜长胜可以不用认下债务,毕竟在法律上,清偿债务,也只是以欠债人的实际遗产为限,更何况老人和幼子,还优先享有遗产中的赡养费用、抚养费用。
可杜长胜却以古稀之龄,扛起了所有,一一打电话给借钱的人,承诺子债父偿,并改写欠条,用所剩余生,去履行诺言。
他为何做出如此令人诧异的选择?
答案就藏在杜长胜的“生意经”里。


杜长胜自出生之后,就住在徐州睢宁县梁集村里。
徐州地区,历来以面为主食,挂面加工的作坊,遍布大部分村镇。
杜长胜没有读过书,长大后为了谋生,便学习了挂面加工的手艺,在村子里开了一间小作坊,养活一家老小。
那时候,村子里的挂面作坊还有其他家,但杜长胜的作坊,是村子里最受欢迎的一家。
村子里的人提起杜长胜,往往都会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地夸赞:“老杜,是个好人,也是一个实在人。”

凭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好口碑,杜长胜的小作坊在不断更新换代中,逐渐扩大成了一间面粉加工厂。
杜长胜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儿子逐渐长大,中学毕业后,就跟随他做起了面粉厂生意。
杜长胜经常告诫儿子:“做人要讲究诚信,更要讲良心,这是我一辈子的生意经。”
儿子谨记在心,始终诚信经营,从无坑蒙拐骗、躲账赖账的事发生。
后来因为信誉好,质量有保证,面粉厂的生意越做越大,儿子便和相熟的人,借钱投资,建起了挂面厂。
彼时的老杜,已退休回家,颐养天年。
可天有不测风云,新厂投建快完成,尚未投产时,原本想要大干一番的儿子,就因为一场交通事故而去世。

世界上最剜心的痛,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杜长胜没有想到,这样的痛,几个月后又再度发生——
2011年7月,新厂正式投产10多天后,儿媳竟也因为车祸而身亡。
杜长胜和老伴儿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中,差点倒下。
可看到两个已经失去了父母的孙子,又强打起精神,在悲痛之中,料理儿媳的后事。
后事还没完全料理清楚,更大的难题,就出现在了杜长胜的面前。


失去了儿子儿媳的杜长胜,还没缓过气来,家里就陆续来了很多人。
这些人,都是儿子生前的债主。
他们听闻欠债人夫妇相继去世,惊慌中前来讨债。
可看着两个70多岁的老人,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绝望地发现,借出去的钱,可能拿不回来了。
杜长胜最初不清楚儿子到底欠了多少债,后来经债主们互相统计,330多万元的巨债,横亘在了眼前。
已经年逾古稀的杜长胜,陷入了沉默。
有人偷偷跟他说:“你都七八十岁的人了,拖拖就过去了,谁会为难你这样的老人?”
还有人告诉他:“现在借钱跑路的人多了,人死账烂,还什么啊?”

杜长胜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330万,是此刻的他倾家荡产,也无法还完的巨债。
可他总想起,自己对儿子耳提面命的教诲:“昧良心的钱,就算给也不能要。”而且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有占过别人一分钱的便宜。
那些能借钱给儿子的人,看重的就是自己和儿子累积的信誉啊。
杜长胜想着那些满眼绝望的债主,知道自己倚老卖老不还债,日子也过得下去。
可是毕生的口碑,就毁于一旦,死去的儿子,也将背上洗不掉的骂名。
更重要的是,还未长大的孙子,以后又该如何立足?
每每想到这些,杜长胜都无法迈过良心的那道坎儿。
既然迈不过,那就只有面对。

杜长胜和老伴儿商量后,最终站了出来,说道:“借给儿子钱的人,都是家里的恩人,他们的钱也都是血汗钱,哪能这样坑了人家,人活一辈子钱算个什么?儿子不在了,绝不能给他留下骂名。”
在人们的诧异中,他一一打电话通知债主,核对借条,重新签上自己的名字,并给出承诺:“请大家放心,我就是砸锅卖铁,卖血卖肾也会还大家钱的。”
有些债主没有借条,但只要说得出具体时间和借款信息,杜长胜都毫不犹豫地认账。
看到杜长胜一一认账,那些曾以为血本无归的债主们,都又忐忑又欣喜地表示:“我做梦都没想到这钱还能要回来!”


背负着330万元的债务,对于年过70的杜长胜而言,往后的日子,将面临着无依无靠。
但他管不了那么多,他只知道,再苦再难,也比被人戳脊梁骨强,更不能让两个孙子,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另外因为患有肺结核,他担心自己所剩时间不多,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还完债务。
为此,杜长胜没给自己留一点儿后路,他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还有儿媳的赔偿金,老家的拆迁款等开始还债。
紧接着,他又卖了唯一的住房,搬到了村头最简陋的板房里,然后尝试运营刚刚投产不久的新厂。
已经退休好几年的杜长胜,又重新回到挂面厂劳作起来,为了省钱,他也不请工,装车、送货、卸货、跑销路……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那50斤一袋的面粉,他一天要咬牙扛200袋,有时候肺结核发作严重,他也不舍得休息一天,常常是匆忙喝完药,就投入到劳作里。

在如此艰辛的日子里,杜长胜依然坚守着诚信经营的原则,有买方因为同情他一个老人的不易,想要多给钱,他从不会无故接受。
他固执地靠着自己一分一分地挣,一块一块地攒,只要家里有钱,总是第一时间送去给债主。
家里每一分钱都还了债,杜长胜和老伴儿的生活,便节俭到了极致。
每顿都是粗硬的煎饼和自制盐豆,偶尔炒一个自家种的青菜,就算改善了伙食,让肚子里有了点油水。
寒冬腊月,老两口住在漏风的板房里,穿着缀满补丁的破旧棉衣,盘算着还剩多少债务……
周围人看杜长胜原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过得如此艰辛清苦,甚至家也没了,问他是否后悔,他回答:“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家没了不要紧,但做人的良心不能丢。”


2013年年底,杜长胜转卖了无力支撑的厂子之后,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的本金。
还欠着20万的利息,他实在有心无力承担,只得交代孙子记着账,愧疚地说道:“谁的钱都赚得不容易,但是我真的老了,承担不起来了,可你们放心,这个钱等我孙子长大,一定也会偿还完。”
善良的人终究会被生活善待,那些拿回了本金的债主们,看着一个古稀老人起早贪黑地还债,无不为之动容,都纷纷表示:“人死账没烂,就凭老人的这份诚信和信义,也不能再要利息了。”
杜长胜对此感动不已,他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甚至并未彻底完成,别人却愿意谅解他。
虽然外人都觉得,这几年的日子杜长胜苦得不行,可无债一身轻的当下,杜长胜只觉得生活过得踏实有劲儿。
很快,杜长胜替子还债的事情传开,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账还了!”的承诺,吸引了无数媒体争相报道,所闻之人,无不为之感动。

2015年,杜长胜先后荣获了“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徐州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附近的小学,也会宣传老人家“坚守诚信”的事迹。
杜长胜获奖后,有记者在采访时,询问他的身体状况,他乐呵呵地回答:“330万的债务,我全部还清了,任何人不欠,心里没有压力了,就算走也踏实。”
后来各级文明办针对杜长胜的情况,奖励了他17万元困难道德模范补助金,希望他能够改善下生活。
可在杜长胜的心中,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生都在做的事,坚守了一生都在坚守的良心。
他最初没有接受奖金,后来勉强收下后,又拿去给镇政府,想要捐助学校里困难的学生。

镇政府了解杜长胜的生活情况,便拒绝了捐助,谁知他一直坚持,并说道:“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吃点苦无所谓,这些孩子更需要帮助。”
说服了镇政府后,杜长胜脱下了自己褪色破旧的衣服,穿上了唯一一套合身的西装,出席了助学金的发放典礼。
此后,杜长胜的影响力日渐增大,不仅经常有人来采访他,县里也常有人来看望他,村头老旧的板房里,总是热闹不已。
村里有人开玩笑地说道:“老杜一辈子吃的苦,现在终于出名了。”
杜长胜回:“我从不为出名,只为良心。”


2021年10月,83岁的杜长胜,因病去世。
消息传开,全网为他送别,还有全国各地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他的遗体告别仪式。
梁集村的村民们,更是一大早就手拿白色条幅,自发为他送行。
“公以信为天,替子还债,遽归泥土世间哀;民唯念在心,踵事如云,信义精神永流芳。”
这是杜长胜追悼会上的挽联,道尽了他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生前的杜长胜,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人,做了一件本该做的事儿。
但他不知道,在他完成这件本该做的事儿时,他便屹立起了一座“信义”的丰碑。
孔子说过:“言无信不实,人无信不立。”
杜长胜的言而有信之举,已足以让他浩然立足于天地间,并成为一桅永不褪色的风帆,飘扬在了人们的心中。
. END .
【文| 紫尘静雪 】
【编辑| 毛毛雨】
【排版 | 毛毛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