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金嗓子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今日,已经过去七年。
如今的金嗓子,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光,甚至落魄到黯然退市。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金嗓子,想必也只有“江湖”二字配得上。
这家公司来自江湖,行事做派也非常的江湖,最后,也在江湖中消失。
关于金嗓子的江湖传说,还要从那个狂野的年代说起。
“保护嗓子,请用金嗓子,广西金嗓子!”这是那个年代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语。
那些年里,金嗓子的广告效果十分显著,在国内润喉糖领域,一直有它的一席之地。
照当年的宣传势头和它的知名度来看,金嗓子的收入应该很可观,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雄厚的财力,常年不断地“砸广告”。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并没有。
2019年,金嗓子的实控人江佩珍女士,因为拖欠广告费,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甚至被限制出境。
回头看去,这似乎已经不是金嗓子首次陷入广告的舆论漩涡了,很久之前那条“骗球星罗纳尔多作代言”的丑闻,就曾让金嗓子的品牌形象深陷泥潭。
2002年韩日世界杯,这是中国队第一次参与世界杯的争夺战,中国队踢进世界杯的那晚,不亚于我们申奥成功的欢喜。
虽然我们连着输了三场,但是大家都看到了希望,觉得只会越来越好,现在看来,都是大家过分乐观了。
在当时的球迷,几乎可以背出巴西队的全部人马,巴西队的顶流罗纳尔多,更是无人不知。
顶流,就意味着商业价值。
因此当时,罗纳尔多自知身价不菲,从来不接那些名不经传的小品牌,接的都是顶级品牌。
所以,当罗纳尔多出现在广西的一款润喉糖广告上的时候,很多人都难以置信,纷纷表示:
“罗纳尔多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给一个润喉糖代言。”
原来,罗纳尔多并没有答应作金嗓子的代言人,他只是在江佩珍主办的一场私人宴会上,受邀拍摄了几张宣传照,没有想到却被金嗓子冠上了代言人的名号,拿去做了幌子。
这件事情的真假已经无从考证,反正罗纳尔多那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并不是那么的自然。
但是顶流带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这只广告,让金嗓子打开了市场,销售速度惊人。
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商业鬼才,但是在江佩珍面前,他们都弱爆了,别人是商业鬼才,江佩珍是鬼见愁。
不得不说,江佩珍的确是个能人。
18岁那年,她就成了糖果厂的副厂长,到达了厂里很多中年领导都不能到达的位置。
刚上任,她的勃勃野心就开始展露无遗,带着糖果厂的领导班子到处做调研,甚至能做到一天跑两个城市。
也正是凭着这股拼劲儿,糖果厂先后研发出了国内第一款酒心巧克力,第一颗果酱夹心糖,第一块花生巧克力,这都是江佩珍的杰作。
可无奈的是,江佩珍身在山寨能力极强的中国,她每出一款产品,别人就立马效仿,就这样被别人赤裸裸地抢走了市场。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当时的江女士年纪还小,涉世未深,确实没太多心眼儿。
在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王耀发后,江佩珍的事业迎来了大爆发。
当年,王耀发在上海一所高校任教,他把自己手上一个能治疗慢性咽炎的配方给了江佩珍。
“商业鬼见愁”立马有了新点子,做成糖果啊!润喉糖市场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这个想法在当时堪称天才,放到现在看也是很厉害的。
润喉糖看起来不是药,但是又不是一般的糖,江佩珍的金嗓子喉片,就这样变成了一款带有功效性的糖果。
一开始,金嗓子的包装也是王教授的形象,但是后来江佩珍换成了自己。
可是,王教授的形象早已刻在了大家心里,品牌又怎么可能轻易地去树立起新形象呢。
江佩珍看似是在营销自己,实则是把自己推向了深渊。
1959年,13岁的江佩珍进入柳州糖果二厂当学徒,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制糖女孩。
那时候,国内还没有“雇佣童工违法”的概念。
“我不上学了,我要出去挣钱,养活弟弟妹妹!”
1959年那个春天,江佩珍的母亲生了一场重病,撒手人寰,重担全都到了父亲身上。
当时,江佩珍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很懂事,家里的情况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江佩珍并非不想上学,是家庭的重担,不允许她继续学习了。
刚去糖果厂,别人嫌她个头小,并不打算收下这个早年丧母的女孩。
江佩珍苦苦哀求当时招工的人,说明原因,想拼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最终,糖果厂的人被她的身世和懂事所打动,破例收下了这个小姑娘。
当时柳州糖果二厂的全部家当:一辆平板车、2张案板、3把刀、6个提桶和7个盆子,外加江佩珍等48个人。
江佩珍虽然年纪小但十分精明能干,在18岁时就被工人们全票推选,成为柳州糖果二厂的副厂长,33岁时成功当上厂长。
江佩珍一步一个台阶,靠着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成了一代女强人。
她最早打破了“大锅饭”,实行“干得多,挣钱多”的薪资和产品挂钩的管理制度。
她开辟先河,让柳州糖果二厂和供销社脱钩,成功开辟自己的市场。
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并不妨碍江佩珍拥有难得的远见。
她带着厂子改革创新,为了糖果厂更好地发展,几经挫折,她找到了机会,把糖果厂转型成药厂,金嗓子就这样诞生了。
1994年底广西金嗓子制药厂正式建立,仅仅两年时间,金嗓子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口含片品牌。
工厂赚到了钱,江佩珍就开始琢磨,怎么给员工发福利。
她决定,去申请改制。
在当时她其实可以拿到10%到15%的股份,但她并没有那么做。
她明白,创业初期,笼络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最终,她只要了3.1%的股份,这让所有人都料想不到,感动于她的舍得,所有工人都拼了命地为工厂努力。
在江佩珍的带领下,广西金嗓子集团一跃成为国内的龙头企业。
在那个时代,她不仅邀请知名人物当代言人,还把电视广告等媒介利用起来,这种洗脑模式相当超前。
凭借吊人胃口的营销策略,品牌宣传大获成功,这也是她成功的关键。
金嗓子的成功,是江佩珍带领企业披荆斩棘获得的成果,她是柳州典型的“女强人”。
柳州本地人都称江佩珍为“江老娘”,她是那个时代的江湖人物,创业顶峰时期,创造出20多年保持行业全国销量第一的商业奇迹。
几十年来,江佩珍头顶上的桂冠很多,像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开放30年百名女性新闻人物、全国星火企业家、全国十五大杰出创业女性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她甚至还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这些头衔里,哪怕随便拎出一个来,都够我们奋斗很长一段时间,“江老娘”的称号就是这么响亮。
单看这些荣誉,也比拖欠的那笔广告费值钱。这么看来,还真是不划算,一失足成千古恨。
金嗓子刚上市时还算势头良好,慢慢地就走上了下坡路,这是江佩珍一个人的想法么?
从上市企业到退市,绝非一人之过,金嗓子没落至此,离不开产品、渠道、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
产品不升级,渠道单一,市场打开有限制,即使请再好的明星也是带不动的。
金嗓子产品过于单一到什么程度,金嗓子喉宝声名在外,但是品类市场太小,不能满足当下需求。
在企业上市之后,金嗓子也不乏一些能人志士,也想改善这个不可观的局面。
他们首先在产品上进行创新,正式推出金嗓子草本植物饮料,包括有糖和无糖两个系列,主要功能都是清嗓润喉。
刚开始,金嗓子信心满满,不觉得跨界有什么难点。
她们甚至幻想,要通过饮料来完成自己的销售额,还专门成立了研发公司,甚至建立了生产基地,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新品刚上市一年的时间,市面上就没了这款饮料的一席之地,销售额更不用说,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大幅下降,让本就式微的金嗓子赔掉了裤衩,元气大伤。
一款带有保健噱头的饮料,作为消费者,要么贪图它的口味,要么期待它的功能。
但很显然,金嗓子两者都没做到。
这是新产品惨败的其中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金嗓子新品的销售渠道也没打开。
它的消费群体其实很局限,一个是歌手,一个是教师,渠道上没有优势,新品只能报废。
渠道打不通,新品也不行,金嗓子只好重回老本行,接着做润喉糖。
可时代在发展,除了金嗓子,一些其他企业也跟着上来了,像三金西瓜霜,京都念慈菴这些品牌,都在和金嗓子一同瓜分市场,金嗓子不再是一家独大。
2012年到2015年,金嗓子喉片销量一直很稳定,上下波动也不大,基本都是在1.2亿盒。
但是到了2020年,金嗓子喉片销量仅为0.91亿盒,数据之差如此之大,可知企业已经元气大伤。
老百姓越来越有钱,对健康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大众不只看其功效,同时在乎口感和包装,金嗓子旗下产品的甜度较高,在零糖推崇的年代,许多人已经不在青睐于它。
金嗓子意识到这个问题为时已晚,它推出了无蔗糖的产品,味道与口感实在一般。
总之,不管是哪个因素在主导,金嗓子东山再起几乎是不可能了。
一旦失信,干啥都受限制,如今的“江老娘”,已经成了柳州最悲情的女老板。
只因拖欠别人8000万广告费,在江湖上盛名不在,人一旦不讲信用,之前做得再好也会被拉下来。
尽管官司对公司不利,但长远看,不拖欠是最好的。
但金嗓子创始人“江老娘”杠上了,就是不给,打官司也不给,哪怕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和失信被执行人、出不了国,老娘也不给。
没有了诚心,打拼多年的基业荒废,江佩珍的故事很好地告诉我们:
人一定要认清现实,不要贪图蝇头小利丢失诚信,这是做人的大忌。
本文作者:李一可责任编辑: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