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74年,你们可算来了!”为一句诺言,老人坚守“无名墓”长达74年,92岁时终于等来了奇迹。2015年4月,已经92岁高龄的老人牛余庆如往常一样来到一座墓前。坟墓被清理得很干净,老人坐在墓旁,看着自己守了74年的无名墓碑,思绪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1年的沂蒙山一带,是我国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同时也成了日军扫荡的重要目标。日军华北派遣军区司令冈村宁次为消灭山东地区的八路军主力,集结了5万重兵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自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扫荡。在敌人如此强劲的火力下,我军只能避其锋芒,选择战略撤退。沂蒙山附近的村子,随即就被日军占领。当时牛余庆所在的沂南县大庄镇西桃花村便盘踞着40多个日军,这些日军极力施展着“三光政策”,毫无人性。那年,牛余庆才刚刚18岁。
一天夜里,当牛余庆一家人正怀着忐忑的心入睡时,“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吓得牛父从床上跳起,赶紧让牛余庆钻到床下后,才穿上衣服向院子里走去。几番心理建设后,牛父打开门,来人竟是牛余庆的姑父。牛父长舒了一口气,说到:“嗨,原来是妹夫呀,大晚上的过来是有事吗?”来人也不客套了,对牛父说到:“他哥,有件事要麻烦你,十万火急!”牛父看他那着急的样子,往四周看了看,将他拉进了屋里。牛余庆的姑父是一名地下党员,这次找到牛父是因为,在反扫荡过程中有些八路军伤员因战事紧急来不及转移,想着将战士们放到牛家暂壁。牛父得知他的来意后,赶忙问:“多少人,要我怎么做?”“18个,你最近在家附近挖几个地窖,等过几天我把他们带来,先藏一段时间,等鬼子走了,再把他们接走。”牛父听完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躲在床底下的牛余庆把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赶紧钻出来应和着。这些天,看着日军进村后的种种恶行,牛余庆心中就跟火烧似的。送走姑父后,牛家父子二人顾不上休息,连夜挖起了地窖。接着几天,他们白天躲在屋里,晚上趁鬼子休息的时候挖,很快两个地窖就挖好了。几天后的一个寒夜里,18名战士被悄悄送进了牛家的地窖中。原以为很快就能将这些战士送走,没想到,日军准备充足,硬是在西桃花村逗留了近一个月时间。而这段时间,因日军巡察得紧,牛家父子也只能是后半夜才能到地窖给战士们送饭。每每看到这些伤痕累累的战士们,父子俩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好在父子俩都是谨慎的人,日军一直没发现藏在地窖中的战士。当日军撤出村子时,姑父立刻联系到了附近的抗日队伍,准备把这些战士接回部队养伤。可就当他们赶来时,却发现少了一个人......在被困的日子里,一名战士因被炮弹炸伤右腿,伤势严重,又得不到及时的医治,最后因流血过多不治身亡。牛家父子把这位战士悄悄地埋在了村旁,本来还想给战士立个碑,可大家只知道他叫老张,不知道他具体的姓名,只能作罢。前来护送伤员的战士们也得知了老张牺牲的消息,来到他的坟前致敬。
就在战士们要离开西桃花村之际,一位战士找到了牛家,他握着牛余庆的手,哭着说:“我是死去战士的大哥,老张是最小的一个,今年才二十岁,刚刚结婚不过十天.....”战士拜托牛余庆照看好弟弟的坟墓,急切地说着:“麻烦你帮我看好墓,等我把鬼子赶出中国,只要我还活着,我一定回来带弟弟回家!”牛余庆答应了这个战士,并说出了终身的诺言:“没问题,人在墓就在。”而后风雨飘摇74年,牛余庆一直等在原地,从年轻小伙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很多人劝他放弃,但他每次都微笑着拒绝。改革开放后,政府加强了对烈士身份的确认工作,村里埋着的一些烈士也都被家人认领回去了。唯独老张因没有确切的身份证明,还是一直躺在那里,牛余庆也多次请求政府给老张立碑,最终都无法实现。在这74年的时间里,牛余庆一直没离开过村子。每次孩子劝他搬到城里去住,老人都果断拒绝了。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没忘记那个诺言:等他回来。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随着网络的发展,奇迹终于出现了。
在得知牛余庆老人的事迹后,许多人加入了帮战士找亲属的队伍中。2015年,当赤良峪村书记刘永贵得知消息后,就开始根据牛余庆提供的消息,走访、寻找。经过众人的齐心协力,终于确定战士的身份:“通过调查,确定西桃花村该无名墓为1940年间牺牲八路军战士烈士墓,且为临朐张姓烈士。经核实,赤良峪村共有14名烈士,其中张姓5名,经过对张氏家族排查和碑文考证、对比发现,与张维吉符合。”张维吉烈士遗骨重新入殓,迁往烈士陵园。牛余庆老人终于完成了年少时的诺言,送烈士回家了。青山有处处忠骨,在战争年代,多少英雄埋骨他乡,致敬牛余庆老人的坚守,让英魂得以还乡!参考资料:《山东老人信守诺言,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92岁时奇迹出现》作者:小舒大人编辑: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