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此消息一出,顿时引发热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同一条新闻里的姚期智,却无人问津,尽管他和杨振宁做了同样的决定。
姚期智是谁?
许多人说,他是杨振宁“拐”回来的“宝贝”。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宝贝”的分量:
26岁拿到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放弃物理,转学计算机。仅仅2年,就拿到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成为世界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
他先后在美国多所知名大学任教,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还曾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美国两院院士。
姚期智最知名的成就,是获得了2000年的图灵奖。图灵奖又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从1966年设立至今,共有74位得主,姚期智是唯一一位中国得主,也是唯一一位华人得主。
这样一个科学大咖,却在58岁那年,毅然放弃国外的一切,轻装回国,只为一件事。
获得图灵奖那一年,姚期智正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官方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对计算机理论“做出诸多根本性的、意义重大的”贡献。
这些理论太高深,我们不做具体阐述。就来说说,这些理论已经或即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改变吧。
学计算机的人,都知道算法。算法指挥计算机工作,堪称“军师”。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导航,就是基于1959年的一种算法而产生的。而谷歌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它的算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姚期智提出一种新的算法,成为许多领域的默认算法,比如密码技术和人工智能。
到了八十年代,姚期智的研究重心转向密码学和计算机安全领域。得益于他的理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可以安全传输。我们既可以保护隐私,又可以共享数据。
1993年,姚期智开始研究量子计算机,基本上完成了量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量子计算机有多厉害?举个例子:
2019年,谷歌研发了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是IBM的“Summit”。“悬铃木”200秒可以完成的任务,“Summit”则需要一万年。
图灵奖首次颁给了一个华人,姚期智顿时吸引了全世界的视线,成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顶尖人物。普林斯顿大学给了他无可比拟的研究地位,以及优渥的生活条件。
四年后,姚期智58岁。这正是一个科学家最黄金的年龄,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回国。
他说:“留在美国,也许我可以多写几篇论文,生活也会更安逸,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而他的这个决定,离不开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就是杨振宁。
1970年,姚期智正在哈佛大学读博。那年9月,日本政府公然宣称“尖阁群岛(钓鱼岛)属于日本”,其后,美国非法将钓鱼岛“归还”日本。消息传出,3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走上美国街头,以示抗议。
不久后,《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封《致尼克松总统的公开信》。信中要求,美国政府要承认钓鱼岛归中国所有,并且要谴责日本试图侵犯中国主权的企图。这封信,正是杨振宁联合陈省身、林家翘等在美科学家所写。
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震惊世界,杨振宁身先士卒,激励了整整一代年轻的中国留学生们。这些学生中,就有姚期智。这种激励,润物无声,在若干年后改写了姚期智的人生。
2003年底,杨振宁卖掉了美国的房子,回到清华定居,举世瞩目。彼时,为了推动祖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创建了高等研究中心。
为了尽快推动中心的学科建设,杨振宁力邀著名数学家林家翘回到清华。在理论计算机学科,杨振宁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姚期智。
当时,姚期智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在中国还是空白。在国际上,这早已成为理论计算机学科的主流方向。而在图灵奖得主中,这也是获奖人数最多的方向。
接到杨振宁的邀请,姚期智没有思考太久。杨振宁的决定和清华大学的决心,让姚期智非常感动。他说:“我的所学能在中国生根,为祖国培养人才,这非常有意义。”
他在普林斯顿上完最后一次课,向学生做了一个简短的告别,他说:“我要回国了,永远地。”
没有人想到,姚期智会如此干脆、迅速地做出行动。他很快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卖掉了美国的房子。
消息传出,一夜之间登上美国社会新闻的头条,《纽约时报》专门对此事作了报道。在美国街头,“姚期智回国”也成了普通工薪族谈论的焦点。
面对诸多猜测,姚期智只说了一句话:“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这件事就是:为国家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一年后,清华大学的学子中开始盛传一件事:学校要搞一个“精英班”。这个班里的学生必须有“三好”:英文好、数学好、计算机基础好。
这个“精英班”,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姚班”,创建人正是姚期智。
在姚期智回国前,国内的计算机学科重工程,轻理论。在姚期智看来,“世界知名 IT 企业和一流大学都非常注重理论基础,因为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这样,才能永不落伍。”
2005年,姚期智联合微软亚洲研究院创立了“姚班”,即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旨在培养顶尖的理论计算机人才。首届学生只有24人,都是从大一和大二理工科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优等生。
当“姚班”初成,社会上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这种精英教育,在中国真的可行吗?
面对质疑,姚期智说:“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已经落后了很多。时代不容我们慢慢来,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人才。”
“姚班”是一项从零开始的挑战,国内无先例可循。姚期智深入课堂,自己一点点地教,一点点地摸索。
没有教材,姚期智就亲自编写教材。
他根据在美国的教学经验,亲自制定教学计划,亲自授课。为了让学生尽快和国际接轨,“姚班”的课程全部是全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8门核心课程,他一个人教了4门,一教就是8年。
没有老师,姚期智就亲自去“请”。
“姚班”开班那年,姚期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世界著名的密码学专家王小云请到了课堂。此前,王小云短时间内连续破解了MD5和SHA-1密码算法。此举令美国闻风丧胆,因为这正是其最引以为傲的密码。
在姚期智的努力下,更多国际顶级学者相继走进“姚班”的课堂,其中不乏世界一流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也不乏美国两院院士和图灵奖得主。与此同时,姚期智还想办法让学生到世界各顶尖大学学习、交流。
姚期智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会知道,我们的学生有世界一流的知识,他们比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的学生还要优秀。”
除了给本科生上课、指导毕业设计,姚期智还要带博士生做研究。而他在普林斯顿时,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只上一学期的课。
顶级教员和精英学生强强组合,产生了惊人的成绩。“姚班”成立仅一年半,在理论计算机科学最顶级学术会议FOCS上,就有3篇论文入选。这是该会首次有中国学者的论文入选,其中一篇还获得年度 FOCS 最佳论文奖。
姚期智身受中西两种文化的浸染,又经历过国外飞速发展的科技,对计算机科学,他始终有前瞻性的视野。
理论计算机科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在许多应用领域,它都是重要的研究工具。多年前,姚期智就曾预见:未来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主流,一定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如果我们在这些交叉领域缺乏自己的人才,那么未来的市场将会被跨国公司和外国人才垄断。再想追赶,就很吃力了。”
2011年1月,姚期智成立了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将计算机科学与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结合,培养独具视角的人才。此举,在世界上首开先河。
在交叉信息研究院,姚期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
几十年前,中国在芯片领域错过了与世界同步的机会。这场“错过”带来的差距,一直让姚期智倍感心痛。
2010年前后,欧美科技大国都加大研发力度,“抢”着做出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对姚期智来说,他有一个决心:“这一次,中国必须跟上世界的步伐。”
万事俱备,量子信息中心独缺一个领头人。这个人,既要是理论计算机专家,又得是物理学家,还必须是精通量子计算的物理学家。深思熟虑后,姚期智拨出了一个越洋电话。
电话另一头的人,叫段路明。他是密歇根大学的终身教授,被称为“物理天才”。一通电话搞不定,,姚期智就飞赴美国,亲自去“请”人。
正如当年杨振宁打动了姚期智,姚期智也打动了段路明。
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于2011年成立,到如今,已成为世界级的尖端科研品牌,其量子计算机实验室成为业内的“领跑者”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的量子信息人才,2021年5月,以量子信息中心为依托,姚期智开办了清华大学量子信息班,当年就开始招生。而就在两年前,姚期智刚刚创办了“智班”,即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班。
说到成立“智班”的初衷,姚期智说:“十年、二十年之后,当人工智能会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国家有自己的人才。我希望,我们能跟别人同时起步,甚至更快一步。”
为此,姚期智特地前往美国,用长达月余时间,走遍美国多所高校,亲自面试、亲自谈话,给“智班”带回了一个教学团队。
2018年开始,在姚期智的推动下,交叉信息研究院与南京、西安、北京等多个城市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机构依托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科研优势,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金融科技等领域,促进知识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
至此,交叉信息研究院形成了以“姚班”、“智班”、“量子信息班”为人才基础,产学研一体的教研模式,走在了世界前沿。
身为交叉信息研究院的院长,除了繁忙的管理工作,姚期智每学期还有教学任务,常常令周围的人惊叹。因为,这样一个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愿意扎根在学科建设和教学上,实属不易。
对此,姚期智的回答掷地有声:“要培养人才,真正为国内计算机科学助益,就是要从最基础的事做起,从每一个领域建设起。这条路,没有捷径。”
至今,“姚班”已经办了14届,走出了446名学子。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
楼天城是“姚班”的首届学生,因强大的编程能力,被称为“楼教主”。他创立了小马智行公司,是自动驾驶领域的佼佼者。
旷世科技“三巨头”印奇、唐文斌和杨沐,经过8年创业,将公司打造成了“AI独角兽”,其人脸识别技术比Facebook的还要先进。
此外,还有“太极(Taichi)”编程语言的创立者胡渊鸣,仅用99行代码,就完成了电影《冰雪奇缘》的多种仿真特效;星药科技创始人李成涛,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推动新药研发,造福患者。
“姚班”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品牌,“姚班”的学生成为国外名校和研究院争相延揽的人才。在这一轮信息革命浪潮里,他们走在世界的前端。在不远的将来,相信“智班”和量子信息班还会有更多的人才,成为各自领域的拔尖人才。
对学生来说,姚期智不仅是一位师者,也是一面“旗帜”。
有一个学生曾说:“如果他(姚期智)不回来,我没有任何可能从事理论计算机研究。也许他没有具体帮你做什么,但是他回来了,很多人就会去做这件事。”
在交叉信息研究院,有4位教员都是“姚班”的学子。他们走出国门,完成学业,又不约而同地回到清华,回到中国,接过人才培养的使命。
姚期智曾有一位博士生,叫陆品燕。2010年,他毅然辞去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职位,来到上海财经大学,组建了该校的理论计算机中心。如今,这个中心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科研基地。
因为在清华的求学经历,陆品燕说:“我也想为学生提供同样的科研环境,这让我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如今,在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国已然掌握了部分话语权。图灵奖得主斯蒂芬·库克曾说:“我以前一直认为,以中国的实力,不可能和我们竞争,我想我错了,现在,我们有了对手。”
今年,姚期智75岁了,他有一个心愿:“我希望,我的学生中能出现图灵奖得主。当然,我也希望我能工作到那一天。”
对学生,姚期智有更大的期望:“温饱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标,把理想放得高远些,做一个有用之人。”何为“有用之人”,姚期智已经做了一个榜样。
人生有比荣华富贵更重要之事,于国有用,于世有济,方能此生不虚。
其实,这样的“榜样”又何止姚期智一个。前有钱学森、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后有杨振宁、林家翘等知名科学家。
此身虽远,宁移白首之心?当年,姚期智回国时,很多华人学者赶到普林斯顿与他告别。他们与姚期智热烈讨论的,只有一个话题:如何更好地帮助中国发展科学。
中国要从一个农业国,走向科技强国,这是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目标。邓稼先在1971年曾给在美国的杨振宁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话,是他对杨振宁的期望,杨振宁做到了。五十年已过,这句话放在这里,依然合适。
邓稼先写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 END .
【文| 南塘旧事】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