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万士兵的部队突然人间蒸发,36年后才重见天日,震惊世界


1966年,一支代号“8342”的解放军部队开进重庆涪陵区的崇山峻岭中,开始凿山挖洞。 附近的居民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其实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在挖山之前,他们接受了保密培训,签了保密协议,承诺“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所以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在干什么,就像消失了一样。
 
这6万士兵隐匿在深山之中,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一铁锨一铁锨的开山,昼夜不停。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是我国当时的最高机密——“816核工程”。 816工程,是上世纪,我国准备建造的核原料生产基地,是高度保密的工程。 所有参与设计的工程师都不知道全盘的计划,只拿到自己负责部分的图纸。同事之间不互相打听工作部门和工作内容。 招收民工挖山修洞,都要严格审查政治成分。所有参与人员,给家里写信或寄钱,只能写邮箱编号,不能写具体的地址。 当时有一个大学生,告诉厂外的人如何转送技术资料,被举报后,直接调去烧锅炉了。 816工程当时对外宣称是“国营建新化工厂”,厂区内,医院、学校、市场等一应俱全,基本不与当地的居民接触。 
如此严格的保密手段,可见当时中央对816工程的重视程度。然而,谁也没想到,1984年,国家宣布,816工程停建。 彼时,816工程已经进行了18年。完成建筑工程总量的85%,安装工程总量的60%。总投资7·4亿人民币,折合现在的币值超过千亿了。相当于三峡大坝工程。 内部面积10·4万平方米,放得下一个北京故宫,整座山的都被掏空,大型洞室18个,主洞高达79·6米,分为9层,包含中央控制室、反应堆大厅、反应堆锅底、仪表室等。 顶部覆盖最厚层有200米,可以预防100万吨氢弹爆炸的冲击,可以抵抗8级地震。 当时的816工程,技术人员云集,其中40%来自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很多人都有留日,留苏的留学背景。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816工程。 还有那些没日没夜,开山挖洞的士兵们。一个人能有多少个18年!然而工程说停就停了,他们的心血付诸东流。 
中央给出的停建理由是“建设周期太长,核技术已经落后”。这是国家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决定。 其实,816工程的开建和停建都与国际国内形势紧密相关。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苏交恶,苏联向美国示好,和美国一起向新中国施压。毛主席和中央政府顶住压力,绝不屈从。 苏联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单方面宣布撤走在我国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国建国初期,好多技术都是苏联援助建设的,苏联一翻脸,我国就毫无秘密可言了。就像404工厂。 404工厂是816工程的母胎。这个厂建在甘肃天水,1958年由苏联专家援建,它生产的六氟化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做出重大贡献,是我国的核原料生产基地。现在它就暴露在美苏的鼻子底下,想要摧毁它轻而易举。 

后来北部湾事件爆发,战火烧到我国南部地区。当时我国的经济命脉都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国家决定在大后方西南地区建一个核工厂。经过多番考察,最终选择了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 为了保密,从此白涛镇这个名字从我国地图上消失。 建立816核工厂,就是为了预防美国,尤其是苏联对我国的战略威胁。 而当时间走到1984年,尼克松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苏联被阿富汗战争拖住,无法对我国造成威胁。 更重要的是,经过18年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816核工厂的生产技术已经落后。所以停建816工程是及时止损。 1984年停建后,816工程一直被封存。直到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工程解密。2010年,工程部分区域对外开放,成为旅游景点。 
816工程虽然夭折,但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彰显了新中国伊始,我国政府和人民不畏强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那些为了祖国的振兴,为了人民的幸福,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人们,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正是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强大和幸福。这种精神,我们今人要继承和流传下去,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者:云编辑:青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