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王善勇谈研究生教育,一语点醒……



序言
一个人读到博士这个阶段,当回头走过的路,有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你的所有同学里面,有的同学小学学习很好,中学就不行了;有的中学时代学习很优秀,一上大学就泯然众人了;而有的同学大学里成绩很好,但一到研究生阶段就很普通;还有就是有的师兄弟硕士,博士期间成果很多,一旦自己独立了,就乏善可陈。当然人的成长历程完全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其中影响因素(边界条件)非常复杂,很难找到一个有规律的法则去描述(界定)这个历程。

人生教育两个阶段
然而有一点,至少在中国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硕士研究生之前的学习(教育)基本上是一个学习以往的(历史的)知识的阶段。对于一个日后的科研人员来讲,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那么研究生以后的阶段(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这个阶段其实是一个挑战(质疑)以往知识的阶段,这是一个创新的阶段。有的学生背书能力很强,那么在第一个阶段就很突出。然后到了第二个阶段,由于缺乏创新精神,光靠背书是不行的,所以也就变得很普通了。

创新潜质的变化
有的时候我体会中国的教育把这两个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区分的很清。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终还是按照第二个阶段的标准,也就是创新性人才为最优选择。在美国,据我的观察这两个阶段的区分其实并不明显。比如说这种质疑精神基本上贯穿于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的整个过程。而我们的学生即使你有个别阶段比如说小学,中学有过这种特质(质疑)精神也会因为中考,高考,考研的指挥棒所磨灭。可笑的是,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教授们又重新重视起我们已经很陌生的这个特质。然而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地强大的,是很难改的。所以有时侯我们研究生的创新“潜质”并不比中小学生强多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教育差异的原因
有时候我在想,在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的理解这仍然是由我国的文化传统决定的。研究生以前的教育其实跟中国几千年来的科举考试的精髓并没有本质区别-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考试是唯一的目的和结果。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提倡挑战权威的。君不见“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古训经常在我们耳边回响。这也是自然科学没能在中国萌芽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研究生创新的阶段其实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是一个被动的阶段,是被西方的坚船利炮给打醒了才懂的。

特质文化案例
07年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组里有个伊朗的哥们也做博士后,人非常聪明。刚来几天就开始抱怨说美国的电脑,网络,软件全是垃圾,太慢了,太落后了。这是事实,美国大学里分配的电脑真的都非常差。有时候也很感慨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明者竟然被伊朗人笑话的一无是处,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啊,老大不是这么当的!说起这位伊朗的老兄,不光脑瓜聪明,我发现他有一种强烈的反传统(质疑)的精神。大家都知道,伊朗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一年之中总要有那么几天是要不吃东西的(水还是要喝的),而且要天天膜拜他们信仰的神。当时学校里伊朗的学生不少,我经常见到这些伊朗学生非常虔诚地膜拜,祈祷。那种虔诚是认真的,是让人尊敬的。然而,对于我这个伊朗同事,我从来没见他膜拜过什么,更没见他“挨饿”过。有时我问他到底有没有信仰。他总是笑笑说,那都是形式,我心中信就行了,饿肚子有什么用?惊得我一愣一愣的!难道真得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后来我慢慢发现,在科研上伊朗哥们也有这种强烈的质疑精神,在他心中好像没有什么权威的概念,他的理念是科学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取精华,其糟粕,我们不宜迟
中学的时候喜欢读金庸的小说,喜欢《倚天屠龙记》。里面有一段是描述明教的的金毛狮王谢逊对波斯明教总教的两位护法的对话。当时总教护法要求谢逊交出屠龙宝刀,并要给他们行明教大礼。谢逊的回答是我中原明教虽然传于波斯,但在中土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教规,最然名义上是你们总教的一个分支,但实际上并不受你们约束,所以我不会给你们行总教大礼。当时年纪小,不太理解谢逊的这些解释。后来长大了,慢慢懂得其实很多宗教一旦传到中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也就是说这些宗教到中国以后已具有中国特色,甚至自成体系。可见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影响力之深远。
读施一公以前的博文,一句话印象很深刻:“我坚信文化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我们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所有文化里都有糟粕,以前曾经辉煌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已经不适应时代,也要有所扬弃。” 可哪些东西是糟粕,哪些是精华?如何扬弃?我们任重道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