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风物诗’,不该成为商家的‘垃圾袋’。
油管上的各种“福袋开封”视频,可以算是我每年元旦在家期间,最喜欢的视频类型之一。
一张桌子,一个写着“福袋”二字的喜庆包装袋(或者箱子),以及一双可以打开包装的手,极度简单的拍摄场景,只要你表演能力还行,基本上都能得到不错的视频效果。
内容从名牌服饰到“游戏王”卡牌,基本囊括了所有流行文化元素
不同于一般的“开箱验货”视频,在正式打开“福袋”之前,不管是视频主播,还是围观的吃瓜群众,对于将要打开的福袋的了解,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顶多也就是“在哪里买到的福袋”、“多少钱”以及“大致的商品类型”。为惊喜而惊喜,为失望而失望,和主播在认知上产生的共感,成为了此类视频最大的看点。
大部分的视频都是这样的画面构成
“多少钱”算是福袋视频吸引观众最大的招牌,越是价格昂贵的福袋,便越容易引起观众的遐想。因为这点,油管上福袋的价格,基本上可以和视频的播放量形成正比,而和往年的福袋价格对比后你更是可以发现,同类视频的拍摄成本,基本呈阶梯式上升。
由于平日视频阅览习惯的关系,被推荐到我首页上的视频类型,多以手办、电子游戏以及价值连城的实体卡牌为主。同时,也出于职业习惯,在众多视频中最先吸引我的,是好几个标题相似的“××万元古董游戏福袋”视频。
在二手行业发达的日本,珍贵的古董游戏在民间,被炒至几十甚至上百万日元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另一方面,能够随便放出高价的游戏收藏家,却也并非到处都是。游戏福袋,让不少苦于“粥多僧少”的店家看到了商机。
SNK主机“NEOGEO”上的《闪亮之星》,价格甚至一度被炒到了30万日元以上
一个名为“购买100万的游戏福袋能赚多少大检验”的视频,在放出的三天之内,迅速达成了100万以上的播放量,成为了同类视频的佼佼者。
“最高价的【100万元游戏福袋】能赚多少大检验”
在视频开头,主播对于古董游戏的认知,基本存在于FC、PS上等大众熟知的平台,但当打开了第一个包裹之后,不管是观众还是主播自己,都立即意识到了,“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万2千多元)”的真正分量。
除了大量始祖级游戏机“GAME&WATCH”之外,更有不少包括《奇奇怪界》《心灵咒杀师 太郎丸》《战斗玛利亚》等市场上极其罕见(许多游戏我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PC Engine”“SEGA SATURN”以及“NEOGEO”游戏。
即使是在价格弹性巨大的“雅虎拍卖”上,《心灵咒杀师太郎丸》的最低成交价,也达到66000日元(约合4150人民币)
最终经过计算,这个售价100万日元的福袋中,一共装有大约116万的商品,看起来确实是赚了不少。
不过不管结果如何,这位主播也坦言,这之中的许多游戏,就算想玩,手头也暂时没有合适的主机,比起实用性,可能这些游戏,还是收藏价值更大。
不少高价的“游戏王”福袋也是同样的道理
比起这些高成本高风险的视频,不少普通主播的“福袋开封”,就显得现实许多,“是否想要”,才是检验福袋是否能够回本的关键因素。
拥有这样内容的8000日元福袋虽然存在,但却只是极少数的个例
更多情况下,福袋里面会是这样的
“福袋”,本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种薄利多销的商法,其最早的原型,据说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当时的某家裁缝铺,为了处理一年下来多余的布料,会将布料装入口袋,再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这种口袋,也被冠以了日本“七福神”中,保佑商业繁盛的“惠比寿”之名,其中的寓意自然不用多说。
东京惠比寿站口的七福神“惠比寿”雕像
二十世纪后,市场上开始出现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福袋”,结合日本新年和“初卖(新年第一天的买卖)”的习俗,“福袋”,渐渐演变成为一种迎接新年的传统文化,商家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清理了存货还赚了口碑,百姓以更加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商品,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在八十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市场上一度出现了大量超高价值的“福袋”,其中甚至还存在过包含毕加索、雷阿诺两人画作的5亿日元福袋。
东京银座排队等待购买福袋的人们
现在,“福袋”贩卖已经成为了日本商家,开年必做的一种习俗。每年的一月一日,日本的各大商场,都会被前来抢购福袋的民众挤满,以位于东京银座的商场,“松屋”为例,因为福袋的内容太过诱人,屡屡遭到疯抢,在一分钟内就被抢光几乎是每年的惯例。
疯狂的场面丝毫不逊色于“黑色星期五”
不过,由于受到首都圈日渐严重的新冠疫情,以及避免“三密”政策的影响,大部分商场都停止了往年惯例的“初卖”策略,改为了人口流动更加可控的“网上预约,线下抽选”的方式,只有被系统抽选中的“幸运儿”,才能得到超值的福袋,让原本的随机性更上一层楼。
知道自己没被选中后,一名为妻子购买福袋的男士表示非常郁闷
除了高端的服装厂商,包括日本的肯德基、麦当劳在内的一批食品行业,也会在此时推出带有自己特色的超值福袋,除了特制的周边产品及商品卷外,不少商家也没忘了额外附上一些“运气要素”。
麦当劳的福袋中,就有十分之一的几率,开出价值500日元的特制金卡
对于日本的大型企业来说,“福袋”这一变相促销模式,比起经济上的回报,更多的,是为了在新年伊始,讨一个好的彩头,顺便攒攒人气,但某些小成本商户,就不一定那么老实了。
在社交网络中,价格和实际内容不符,甚至存在欺诈嫌疑的“福袋”,又被称为“郁袋”(让人忧郁的),或者“垃圾袋”,长期以来,被不少消费者所诟病。
因为瞄准了不少视频主播以“开袋”赚取眼球的机会,一些商家“玩梗”般地,以偏高的价格,和引人注目的标语吸引顾客前来“尝鲜”。
动画周边的“郁袋”
良心尚存的商家,会在其中塞入同等价值的库存商品,或是某些卖不出去的二手玩具,但也有不少过分的,直接把买家当成了“垃圾处理场”,每年关于“福袋欺诈”的问题反馈,在社交网络上层出不穷。
不过对于“福袋欺诈”,日本的法律也并非毫无作为,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商家的“诱骗”行为,早在昭和37年(1962),日本政府就出台了名为《不当景品类以及不当表示防治法》的法律,规定商家不得以“虚高”的回报吸引顾客。虽然这条法律碍于“福袋”的某些特殊性,无法完全发挥效力,但其存在,还是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商家在“福袋”上的自由发挥。
这个问题,也被日本艺人组合“三明治人”搬上了舞台
避开法律风险极高的实体经济,要说将福袋文化吃得最透的,可能还要当属日本的游戏行业了。
在科乐美发行的游戏,《桃太郎电铁》中,北海道的“岩见泽站”会售卖一种名叫“福袋卡片”的道具,使用之后,玩家有机会随机获得好几枚卡片,不过究竟能不能获得对当前局势有利的道具,也要看玩家自己的运气了。
在系列之前的作品中,玩家还会从福袋中开出具有负面效果的“恶魔卡片”,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郁袋”
除了作为元素融进游戏,更懂得“敛财”的手游厂商们,更是把福袋文化下,许多玩家的“消费心理”,摸得清清楚楚。
如果你是一名“FGO”玩家,那么说起“福袋”,你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每年新年的那发“保底一抽”了。在包括《Fate/Grand Order》在内的许多日本抽卡手游中,都会趁着新年之际,为玩家准备一次以“氪金”为前提的“福袋”,如果再花一笔小钱,之前怎么也抽不到的角色就会来到身边,有几个“非洲”玩家不会为此动心呢?
运营还十分“贴心”地将男女角色,分为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红白”两色
二十一世纪后,“福袋”这种“天才般”的商业文化,被传到了世界各地。
在欧美国家,这样未知的开箱体验,因为其独特的“神秘感”,还有着“幸运箱子(lucky box)”,或是“神秘箱子(mystery box)”的称呼。不过,在缺少了喜庆的“福”字后,这种商品的发展路线,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偏差。
由于近年来,“暗网(dark web)”,以及那些所谓的“暗网故事”的扩散与走红,激发了许多视频,以及短篇小说作者的创作欲望,许多关于“我在暗网买了个神秘箱子”的故事,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这些故事,大都以特殊渠道拍下“神秘箱子”开头,结构简单的只是收到了一些沾血的二手物品,而复杂的,甚至让自己都身处诡异的险境。不管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我都必须承认,其中不少都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你很难分清究竟只是单纯的恶作剧,还是真有什么故事
在地球的另一边,“福袋经济”也一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中国的消费市场,而且它的样子,也和传统意义上的福袋,多少有一些区别,虽然不像欧美的“神秘箱子”那么充满恐怖气息,却也有点日本“福袋欺诈”的味道(并无特指)。
当我在淘宝等许多线上购物网站,输入“福袋”二字以后,大量打着“网红”、“惊喜”、“幸运”,甚至是“梦想”等字眼的商品就会立刻映入我的眼中,而且,它们似乎也并不只在新春时间出现。
这些所谓的“福袋”,往往被配上精美的图片,价格高的上百,低的几十甚至几元,商品种类囊括了日用、服装、数码,以及近年来流行的手办和潮玩,似乎只要敢于花钱,你想要的东西,就会被以最实惠的价格送到手中。
在年轻人的圈子里,这种“花钱买心跳”的消费模式,有一个更加熟悉的名字,“盲盒”
顾名思义,盲盒是一种以消费者“看不见”商品为前提,带有“小赌”性质的消费模式,先通过“随机”封入的高价值商品吸引买家,再利用可控的变量,给买家造成“反正也不会亏”的错觉。
看起来买家是不会吃亏的
对于未知商品的好奇心理,以及“中大奖”的幻想,成了许多买家愿意付款的直接原因。
但“未知”自然也会伴有风险。在不少网络论坛中,都有关于购买福袋的讨论,其中虽然不乏一些正面反馈与入坑指南,但更多的,却是吃亏后的感叹。在知乎,一篇名为“淘宝上的‘福袋’带给你什么体验”的帖子中,就有不少网友购买福袋,所遭遇的奇妙体验。
一名买家从福袋中开出的书籍,编装精美、富含深度,但偏颇的主题,就让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知乎用户@王小南的体验,其实还算正常
另一位网友在购入服装类福袋的时候,更是最直接开出了极其罕见的“蓝胖子”同款衬衫,但由于自己穿不了,也只能大呼可惜。
知乎用户@W蛮恨海的回答
能穿这件衣服的人确实不多
不过就整体情况来说,这两位网友开出的东西还算是真正的惊喜,毕竟开福袋,玩的就是出乎意料,但也有许多买家开出的,只是单纯的“二手垃圾”。
知乎用户@莲花落下所购买的手办福袋
一旦售出概不退换,几乎是所有福袋的固有套路,因为行为本身,就是商家在清理库存和二手商品,即使卖方从中作梗,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极低,让“福袋”买卖,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网络交易的“灰色地带”。
由于缺少正常购物中,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等”,加上本身商品价格较低,更多没有得到心仪物品的买家,往往只能自认倒霉,并不会深入追究,顶多也就是抱怨两句,顺便给后人留点警示,介于福袋和其中物品的特殊性,从旁人的角度,究竟谁对谁错,实在也很难说清。
前几年,日本街头流行过一种名为“1000日元自贩机”的东西,根据自贩机上的描述,只要往机器中投入1000元,你就有机会获得包括PS4、NS在内的高价值奖品。尽管普通民众不会为此买单,但却成了外国游客,以及视频主播们的最爱。
对于大部分中产阶级的日本民众来说,1000日元也就是一两顿饭钱而已
“福袋经济”的存在,本身也许没有任何问题,但缺乏严密的监管体系,以及足够灵活高效的追责机制,却成为部分居心不良者的“财富密码”。在大部分情况下,脱离了“促销”和“迎新”概念后的福袋(或者所谓的幸运箱子),更不过是一场完全由买方控制的“赌局”。
而作为买家,客观理性的消费思维,也许才是不踩“陷阱”的最好手段。
至少,在更加严格的惯例规范形成之前,比起将运气和时间花在维权上,还不如打两局游戏,来的开心。
RECOMMEND
关注3DM游戏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内容即刻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