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男人想找我裸聊?



请男孩子在视频时挡住摄像头。
当互联网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人类和手机有了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深度绑定,关于辐射的古早谣言已经被辟除。如今,年轻人们逐渐习惯把工作、生活和娱乐的重心,都放在互联网上,手机也成了随身携带的“自闭工具”。
在即使近如邻里,也互不相识的大城市中,社畜年轻人们重复着三点一线的工作,阶级跃迁像赶驴用的胡萝卜,多挣点W改善伙食,才是真实可行的小目标。为了多挣点不费力的钱,有人成为法外狂徒铤而走险,开始在《刑法》里寻找挣钱的路子。
于是,就有了警察叔叔拉起的横幅——“男孩子,不要裸聊;女孩子,不要刷单。”

认识天南海北的人并结交朋友,如果有机会的话,还能顺带着解决终身大事——这是早期互联网冲浪者热衷聊天室侃大山的目的。今天上网冲浪的年轻人们,大多习惯在聊天群交流游戏秘诀,又或对喜欢的动画进行安利,愈加便捷的上网工具,“和天南海北的人沟通”已经不再新鲜。
但很多当代年轻人,依然和早期冲浪的前辈一样,对“裸聊”充满好奇并且跃跃欲试。于是,当有陌生的女号,主动添加我们为好友,还有一搭没一搭地主动打开话匣子,在看见对方动态中有“实拍”照片的前提下,我们很难不觉得,自己“被爱判处终生孤寂”的魔咒破了,开始珍惜这段从天而降的桃花运。
然后就被骗了。

当我们看着对方动态里,一张比一张漂亮的照片,自然而然地会忽略“盗图”的可能性。看着对面发来的文字,更是连对面打字时,纤纤玉手轻点屏幕的画面,都有可能脑补出来。

图源@爱青岛
有人因为冲浪时间早,有幸上过几次当,等闲盗图传动态的“妹妹”,已经入不了他的法眼。这时,那些不只打字交流,而是发过聊天语音,甚至打过语音电话互诉衷肠的“妹妹”,才有骗他的资格。

图源@北京时间
如果照片和声音,都没办法敲开我们闭锁的心门,那么直奔主题,主动开视频邀请我们聊天的人,显然真实度大增。至少,看着摄像头对面人温柔又精致的眉眼,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骗子的我们,不会怀疑这就是和我聊天的那个“Ta”。

图源@B站Up主“培根肉”
不好意思,图放错了,什么肌肉金轮,是这张。

在骗子通过盗图炮制个人动态,用变声器处理声音,甚至是穿上自带假胸的连体衣进行视频聊天,成功攻破受骗者的心理防线,成为受骗者自以为的灵魂伴侣后,他真正的目的随后便暴露出来——骗钱。

骗子的手法,不只有通过软件调用摄像头录制受害人“裸聊”的不雅视频。他们和“古早”打着擦边球的互联网茶商,千篇一律“我爷爷有个茶园,最近刚摘了不少茶叶”的开场白不同,骗子有时也会直接在口头献祭自己的亲朋好友,随机抽取“大爷”“姑妈”“爸”“妈”等亲友,编造出一场火烧眉毛的“事故”。

此时,在互联网上舌灿莲花,现实里却好似孤儿般举目无亲的骗子,只有受骗者这个唯一的依靠。而打小看着路边乞丐,不忍心施舍五毛辣条钱的受骗者,却也突然间顿悟了“世界会变成美好的明天”的真谛,开始献出“一点爱”。
当然,从第一次“献爱心”开始,受骗者已经输了。

随着“男扮女”的受骗案例,被越来越多警方曝光,广大老百姓也普遍提高了对“恋爱诈骗”的反诈素养,但时代日新月异,网上诈骗者的手法也越来越“与时俱进”。
在大数据时代,但凡有人不小心安装了来路不明的App,随着App在后台偷偷收集并上传用户的各种信息,隐私也就开始变得不再隐私。
于是就出现了大批伪装成“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的网上诈骗者。

装成女网友不仅要付出“做号”的成本,还要通过长期多线运营增加塘里的“鱼量”,万一长期钓了个什么豆瓣小组“抠门男性联合会”的组员,还有可能“血本无归”。
于是,直接伪装成对普通百姓天然具有威慑力的“公检法”人员,成为了骗子们更容易得手的身份。

伪装成“公检法”的骗子,通常会直接用我是当地警务工作人员,警号XXXXXX作为开场白,随后以“号码涉嫌电信诈骗”“涉嫌网贷纪录没有清空”“涉嫌境外洗钱”等理由,让受骗者陷入自我怀疑,然后用以非法手段收集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继而提出需要验证码,或办理银行卡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要求,最后命令受骗者将钱汇入XX账户走“流水”。
当然,这钱“流着流着”,就会无影无踪。

伪装成“公检法”进行诈骗,无疑是利用了“公检法”机构在普通老百姓眼中的信任,同时,也是明目张胆地“打脸”真正的“公检法”机构。
而为了应对类似“公检法诈骗”的电信诈骗形式,增加民众的防诈骗知识,“公检法”机构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浙江省瑞安市的民警,直接把受骗者因为刷单上当受骗的故事,制作成横幅还挂在树上,让来来回回的居民增加警惕。

湖北省武汉市的民警,为了宣传反诈骗,把各种骗局直截了当地编成顺口溜。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百丈街道派出所的95后民警,直接一波深入人心的“不会……吧”,成功让路过的群众对横幅留下印象。

如果贴横幅的方式,稍微有点老套,显得少了格调,也有民警直接把反诈骗宣传标语,做进了“螺蛳壳”里,让老百姓既能看,更能“用”。
甘肃省凉州市的民警,和当地的超市老板、商铺进行协商,把防诈骗标语直接印到了正常售卖的鸡蛋上。可以说对于经常去菜市场买菜,也容易陷入新型电信骗局的中老年群体,这种是一次成功的“精准投放”。

湖北省丹江口市的民警,则在高考期间执勤疏导道路交通的同时,忙里偷闲地为等候在考场外的家长,送上了一瓶瓶特供的“反诈矿泉水”。

广东省深圳市的民警,直接呼叫“外援”,给每个扫码下载“反诈骗App”的人,提供罕见的撸警犬机会。

随着反诈骗宣传的“内卷”,各地警方宣传反诈骗的方式,越来越“画风清奇”,也更加紧跟时事,比如前段时间端午节,陕西省西安市的民警“大出血”,为群众送上了免费的“反诈”粽子。

江西省顺德市的民警,直接“我献祭我自己”变装成为“女装大佬”,配合同事拍摄反诈短视频在网上宣传。

合肥警方直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请”因为电信诈骗被抓捕的犯罪者们,给广大网民上了一课。这则视频也被网民戏称为“网上最强反诈宣传片”。

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县的民警为了宣传反诈,直接学习自媒体的神技“蹭热点上”,一波“宝,我今天去输液了”“输的什么液”“想你不再被骗的日日夜夜”成功和热点“聪油饼”完成联动。

随着电信诈骗的形式愈加多样化,国家也适时地推出了反诈专用App“国家反诈中心”,不仅向广大民众推送各式各样的诈骗案例,还提供了便捷的线上举报功能。
只是,“诈骗”和“反诈骗”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赚快钱走上歪路,各种“私人订制”的骗局,也会愈发复杂化和套路化。

于是,当家里的亲朋好友成为诈骗团伙的受害者时,我们要做的,绝对不是先来一句“这样的骗子你也信”,进行也许出发点并不坏的质疑。
毕竟,就连玩鹰的,也有可能被鹰啄眼。
前段时间,江苏省常州市有个专门给企业宣传反诈骗知识的反诈宣传员,就被“以前有校园贷会影响征信”为理由,在短短两个小时里,被骗子转走了足足18万元。
这位反诈宣传员先是收到了自称是金融平台客服的私信,联想到大学曾把身份证借给同学刷单,将两件事自然联系到一起的她,十分顺畅地进入了这个骗局。

骗子发给她的各种伪造证件,打消了她最后的疑虑,伴随着“客服”的操作流程教学以及不断加紧地催促,她于是被骗子“牵着鼻子走”。等到她终于发觉陷入陷阱时,18万存款已经全数转移到了骗子的银行账户。
这位反诈宣传员,曾经多次与警方配合,写过反诈骗的标语、文案,策划过反诈骗的宣传活动,并参演过增强全民反诈骗知识的法普小品。
而如果遇到这种,拥有高明骗术的骗子,显然不是仅仅“多了解点反诈骗知识”就能抵抗的。

但那又能怎么办呢,像咱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最后还是只能谨记“国家反诈中心”的“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毕竟,谁都不知道,那个在屏幕那头的“知心人”,会不会是正为了诈骗你而“时刻准备着”。
RECOMMEND
关注3DM游戏网视频号,有趣内容即刻送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