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又在吃零食,不是告诉你了吗?零食没营养,不能吃零食!”
听到这一句话,相信很多人的脑海当中就想起了父母教训自己时的模样。
在很多父母眼中看来,让孩子吃零食是百害无一利的,零食又没有什么营养,如果说孩子吃多了零食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越来越挑食,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从小就不让孩子碰零食,这种行为真的正确吗?事实上却不然。
小时候有吃过零食和从来都不吃零食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差别其实是非常大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以下这几个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孩子的性格会有区别
成年人也会有满足感,比如说很多人都说自己非常喜欢在夏日的夜晚,吹吹风吃吃烧烤时的场景。其实很多小孩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会认为:
●零食就是自己满足感的来源。
如果是宝爸宝妈们从小就不满足孩子的这些小请求,导致孩子严重缺乏满足感的话,那这些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从小自己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会表现出严重的缺乏安全感的心理,他们的性格也可能会变得非常的敏感和偏激。
心中的不满情绪长期被压抑着,孩子很可能会变得有些怪癖,性格不稳定,一旦爆发,容易情绪失控。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有区别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
有些家长总说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却不知不觉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到最后甚至于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最后却闹成了这样的地步,其实也是因为有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被家长给破坏了。
像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不能够出去玩,不允许孩子有社交,也不允许孩子偶尔放肆吃零食糖果,这类食物基本上是不让孩子触碰的。事实上这种“武断”对孩子并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会导致有部分孩子因此而十分受伤。
等到孩子长大之后,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会越闹越僵,到最后这些孩子甚至于会永远都不想再见到父母。父母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却闹得如此之僵,想想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家长就会说了,自己其实也是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考虑,如果孩子吃多了零食的话,那当然是不好的,那么对待孩子吃零食这件事,家长到底应该要怎么去处理才是正确的呢?
偶尔满足
●偶尔满足一下孩子的小愿望,但不能够让孩子常吃零食
如果孩子是经常吃零食的话,那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的确是会有影响,由于大多数的零食当中其实都添加有添加剂。如果经常吃这类零食的话,可能会导致部分孩子出现肠胃问题,所以说当然不能够让孩子经常性的吃零食。
家长可以克制孩子吃零食的欲望,但是偶尔也应该要满足一下孩子想吃零食的小心愿,这样的话既照顾了孩子的心理愿望,同时又照顾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好好引导
●好好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吃太多零食对自己身体的影响
孩子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如果说家长是直接粗暴的拒绝了孩子吃零食的请求,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的受伤。但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的话,我们家长也可以对其好好的引导,让孩子知道吃太多的零食对自己的身体是不好的,这样的话大多数的孩子也都是能够理解的。
每个孩子的心里其实都藏了一个零食屋,对于每种零食都很好奇,而如果大人越阻止,孩子反而会越好奇,而越是得不到的零食,孩子就越想得到。
如果家长总是这样跟孩子“对立”,那么,很可能让自己和孩子的感情因为零食而一点点的被消磨殆尽,这就得不偿失了。
辣妈语录:
说到孩子吃零食这个事情,其实有很多家长也都是非常的纠结,觉得不让孩子吃零食才是对孩子身体发育最好的。如果说孩子从来都不吃零食的话,这其实也并不利。孩子在成年之后,他们可能会出现有心理问题,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大受影响。
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吃些零食,只要控制好了量,基本上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让孩子感受到零食所带来的快乐,那么,他们才不会被别人的糖果所哄骗走。
家长们,你会允许孩子吃零食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