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听报纸,天下风云掌中看。
日前,《参考消息》数字报的语音播报功能正式上线了。不管您是选择读,还是选择听,今日出版的《参考消息》数字报都有五大看点不容错过,其中就包括标题提及的内容。
1.“令人困惑的拜登。”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社论说,“白宫工作人员为何尽可能地保护拜登总统避开媒体?周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市政厅’栏目给出了原因。尽管现场有友好的观众和不具刁难性的问题,但拜登的表现揭示了为何这么多美国人会对他的总统任期失去信心。拜登似乎经常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是个大问题”。社论还提到了拜登近来作出的“誓言保护台湾”的表态。拜登最近还有什么糗事?他为何会在公开表态时接连“翻车”?这将对美国产生什么影响?(详见第1版>>)
2.没有了默克尔的欧盟峰会,就像“没有了埃菲尔铁塔的巴黎”。
德国总理默克尔22日在布鲁塞尔出席了她执政16年的第107次、也是最后一次欧盟峰会,欧盟领导人掌声雷动告别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作出了上述表态。欧盟峰会以什么特别的方式欢送默克尔?欧盟政要如何评价她?她临别之际发出了什么警告?(详见第3版>>)
3.“中国在研发最快导弹的竞赛中是如何领先的?”
英国《泰晤士报》的一篇文章试图回答上述问题。该报说,“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高超音速武器竞赛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戏剧性转折,令人担心会导致核门槛降低的危险情况”。按照《泰晤士报》的说法,中美俄各自的高超音速导弹有何区别?它为何会说中国“可能获得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美国又将如何应对?(详见第5版>>)
4.恒大付息让投资者“松了一口气”。
西班牙《国家报》说,“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成功避免了破产,至少目前是这样”。美国《华尔街日报》说,“中国恒大集团向国际债券持有人支付了一笔逾期利息,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让这家深陷泥潭的房地产巨头避免了违约”。一些外媒曾经炒作恒大危机恐成中国的“雷曼兄弟时刻”,如今外媒怎么看待恒大危机的前景?(详见第6版>>)
5.我们的大脑也有“指纹”。
美国《科学进展》杂志日前发表了一篇文章,揭示了人脑也存在一种类似指纹的东西,而这种大脑“指纹”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科学家是如何发现大脑“指纹”的?这一发现又有什么重大意义?(详见第7版>>)
即日起,凡订阅2022年《参考消息》数字报,立赠2021年9月至12月数字报阅读权限。
参考随时随地,消息尽在掌上。
监制 | 孙彦德
审核 | 姜涛
编辑 | 董磊
热文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参考消息》数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