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听报纸,天下风云掌中看。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参考消息》迎来了创刊90周年纪念日。90年一路走来,《参考消息》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高质量新闻,今天也不例外。小编从本期数字报挑选了五大看点,其中就包括标题提及的内容。
小编还要友情提醒一下您,要看到最后哦。今天压轴的第五条,是本期数字报的最大看点。
1.“美国人用疫苗当武器,中国人拿疫苗救世界。”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相当耿直。该媒体说,“在(新冠)疫苗无偿援助方面,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它还说,美方的有关举动“不只是宣传伎俩,更是赤裸裸的谎言”。中国在支援他国抗疫方面,都做了哪些贡献?美国又留下了什么劣迹?(详见第1版>>)
▲11月1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机场,工作人员搬运中国援助的新冠疫苗。 新华社发(赫曼·伊曼努尔摄)
2.国台办清单向“台独”发出清晰信号!
国台办发言人5日公开点名苏贞昌、游锡堃和吴钊燮为“台独”顽固分子,这一消息在岛内还在持续发酵。岛内媒体纷纷揣测,大陆此举旨在释放什么信号?台湾陆委会对国台办清单有何回应?还有专家开始分析,为何国台办这一次只点名上述3人为“台独”顽固分子?(详见第8版>>)
3.“对拜登来说,这是一个残酷的心理打击。”
西班牙《世界报》说,拜登的支持率正在经历“自由落体式跌落”。在该媒体看来,拜登支持率下降的原因何在?拜登政府在哪些方面饱受诟病?为何说“现在的白宫更加谨慎,但专业形象已经荡然无存”?(详见第2版>>)
4.“几代人之后,人们回过头来看看就会知道,这是美国赢得21世纪经济竞争的时刻。”
美国众议院5日通过高达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拜登在随后发表的书面声明中如此说。美联社说,这正是拜登和他所属的党急于取得的胜利。对拜登来说,这个基建法案为何如此重要?在该法案通过的当天,拜登又有什么希望破灭了?(详见第2版>>)
5.您为何爱看《参考消息》?我们总结了一下!
今天,我们推出了四个整版的《参考消息》创刊90周年特刊。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回望历史,并重新打量这份报纸所走过的路。我们为何会说“一分钟也没离开过党中央视野”?《参考消息》一纸风行数十年背后,有什么秘诀?在融媒时代,除了数字报,我们还向受众提供哪些特别的服务?(详见第3版>>)
除此之外,今天的特刊还包括重磅嘉宾的点评与寄语,以及遍布全球的“参考铁粉”表达的祝福和期待。您的厚望,是对我们最大鞭策与鼓励!我们希望,您能从阅读《参考消息》数字报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又或者,能获得一份单纯的享受和快乐!
即日起,凡订阅2022年《参考消息》数字报,立赠2021年9月至12月数字报阅读权限。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参考消息》数字版↓↓↓
参考随时随地,消息尽在掌上。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