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刘伯温为何要誓死阻止朱元璋灭日本?原因其实很简单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古代中国一直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处于一个强国的地位,当时周边诸多小国都向往这天朝圣地,纷纷前来寻求庇护。
日本朝拜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当时虽然日本还没形成统一的国家,但是已经有部分氏族大家前来中国敬献贡品。古代的日本被中国人称为“倭国”,此后他们便一直依附于中国。
无论中国这边朝代如何更迭,一旦换了新朝代之后,日本都是作为附属国而存在。但随着日本民族的渐渐壮大,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骨子里的自卑,于是开始反抗中国,有一次还把朱元璋气得差点把他们给灭掉。

外交受阻
朱元璋刚建立明朝的时候,整个国家经历过战乱已经生灵涂炭,可以说穷得叮当响。元朝遗留下来的诸多贪污腐败的风气依旧盛行,民众的生活也是看得见的疾苦。
作为贫苦农户出身的朱元璋见到这样的场景自然心里非常的难受,作为开国君主几乎每个人都要面临这样的境地。因此他只能学习前人的经验,励精图治的把国家的基建先搞好。
在朱元璋的执政期间,他也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铁腕政策”,诛杀了朝中许多大臣,给人留下冷血无情的印象。但是他在民间的作为却是可圈可点的。

首先废除了元朝时期许多不平等的制度,比如元朝时见蒙古人和汉人划分为“四等”。这种制度废除后,使得汉人的地位得以提升。同时还兴修水利、建设教育、恢复科举制度等。
虽然明朝初期百废待兴,但朱元璋也同时面临着很多隐患。那些被赶出中原的蒙古族依旧虎视眈眈,还有周边少数民族也都觊觎着这片江山领土。
打过硬仗的朱元璋深刻明白,只有加强军事建设,才能抵御外族的入侵。于是明朝时期修长城、兴建各类军事堡垒便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与此同时,明朝也要搞好外交关系才行。因此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就派使者到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去送文书,意在告诉他们中国已经换主人了,以后大家和睦相处不要搞事。
当时越南、老挝、朝鲜等国家都给足了朱元璋的面子,唯独日本不买他的账。不仅如此,还把朱元璋派去的使臣给杀掉了,只将一名文官给遣送回来给朱元璋带话。
这可把朱元璋给气得不行,于是他立即下令集结军队去征讨日本,让他们知道大明王朝不是好欺负的。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居然敢叫嚣朱元璋,他的底气在哪里呢?

日本境况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向他们朝贡的国家高达60多个,别人都是非常讲信用的,唯独日本反复无常。其实日本朝贡中国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但不知道为何后来他们渐渐不再跟中国往来。
在唐朝的时候,日本经常派“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和交流,但他们都是作为外交使臣来拜访,而不是作为藩属国。随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跟中国出现了“断交”的情况。
明朝时期,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内乱的状态,日本称之为“镰仓时代”。当时南朝的统治者是良怀亲王;而北朝的统治者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他们实际上也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为了一统日本,南北朝两大势力一直频繁交战,足利义满更是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华打退了南朝的势力,开创了幕府的新时代。后来国内局势定下来之后,足利义满其实有了想与中国交好的心思。
当时朱元璋并不认同他的地位,因为实际上持有天皇象征的三神器的是南朝的良怀亲王,这就相当于有着传国玉玺,因此他的地位一直被认为是正统的。
当时朱元璋派遣的使者前去日本,去见的就是良怀亲王,而不是足利义满。但是这个良怀亲王却不买朱元璋的账,气得他想发兵征讨日本,但最后还是被刘伯温给拦了下来。

中日关系
朱元璋要征讨日本被刘伯温阻止了,他给出了几点缘由。一种是自然条件的限制,中日两国毕竟隔着汪洋大海,如果朱元璋要去攻打日本的话,势必要劳师动众。
那么就会涉及士兵水土不服、粮草供应还有兵马疲累等诸多问题,对于还在重建时期的大明王朝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时机。
元朝的时候,忽必烈也曾派出千艘战船搭载这上万名将士前去讨伐日本,没想到途中遇到海上风暴,结果他们都葬身大海了。因此自然条件成为了不可抗力的因素。

而且现在的明朝不仅国库空虚,还要修建军事堡垒去应付元朝残余势力的负隅顽抗,如果出兵日本只会将国家给拖垮。
经过刘伯温的劝谏,朱元璋也觉得此刻实在不宜出兵,因此慢慢地放下了心中的怒气,开始将心思转向发展国家经济上来。
也许是朱元璋忍下了一时之气,让日本人以为他怕了自己,所以频繁入侵中国的边境对明朝实施侵扰。当朱元璋发文书去斥责日本方的时候,南朝两朝却互相推诿,在他面前踢起了皮球。

这下朱元璋决定不再忍让了,直接耗巨资在沿海地区新建了60多座“备倭城”,屯兵十万以抵抗倭寇。到他去世之前,“备倭城”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万,成为驻守沿海地区的一道抗倭防线。
日本的足利义满在统一国家之后,这种现象才开始好转。当时足利义满是倾向于明朝的,也曾多次派使臣于明朝交好,只是始终得不到朱元璋的承认。
直到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时期,足利义满以“日本国准三后源道义”之名接受了明朝的册封,正式成为明朝的藩属国之一。

朱棣登基之后,足利义满再次前来示好,于是他便册封其为“日本国王”,至此足利义满与朱棣之间的关系是为君臣。后来足利义满不仅每年派使者前来朝贡,而且还帮助明朝整顿倭寇动乱。
没想到当年忽必烈损失了上万将士、朱元璋差点出兵都未达到了效果,让朱棣轻轻松松就搞定的。也并不是说朱棣有多么厉害,只是当时日本依附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是当局者权衡利弊之后做的决定。
内容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顶部